毒贩所向披靡,墨西哥究竟是个什么鬼地方?
上世纪60年代,墨西哥锡那罗亚州。
年幼的华金-古兹曼-洛埃拉守着小车在街头卖水果,此时的他对于未来的渴望只是能吃饱肚子,最好隔三差五还能吃顿肉。

此时的他绝对想不到,几十年后,他会身价十亿美金,成为这个国家令人闻风丧胆的大毒枭。
时光荏苒,转眼到了2019年,已经年过花甲的古兹曼被送进了美国的监狱里。此前他曾经在墨西哥两度被捕,并送进了监狱,但本国的监狱在这位大毒枭面前可谓是聋子的耳朵——摆设,他两次成功从监狱出逃。
墨西哥政府发现事实上本国已经“没有捆古兹曼的绳索,也没有斩他的刀剑”。于是只能在第三次将其逮捕之后引渡到美国,这一次,古兹曼在美国被判终生监禁。

虽然老大被抓,但古兹曼打造的锡那罗亚毒品帝国依旧坚挺,甚至敢同政府直接对抗。
10月17日,古兹曼的儿子在街头被墨西哥警察逮捕,消息一经传出,就引爆了毒贩组织。他们打砸抢烧,焚毁汽车,设置路障,甚至向警察发起猛攻,各种重型武器直接招呼。警察虽然借调了200名士兵,以希望和毒贩对抗,但面对对方的凶猛火力,最后只能认怂。
最后的结果是墨西哥的安全部队答应放人,理由是不想造成更多的伤亡,而总统洛佩斯还大言不惭地说,这一决定非常明智,因为为了保护更多的市民,我们不能以暴制暴。
于是双方握手言和。一国元首向犯罪分子举白旗,这在任何正常国家都是匪夷所思的,不过发生在墨西哥,大家可能就见怪不怪了。
毕竟世界上最危险的事之一,就是在墨西哥禁毒。
2016年元旦,希赛拉-莫塔发表了就职演说,在演说中她表示,作为特米斯科的新市长,她要严厉整治这座城市的毒品问题。

这番就职演说有如催命符一般,第二天凌晨,莫塔的尸体就在家中被发现。此时距离她走马上任,仅仅过去了14个小时。
2008年,32岁的反毒明星格罗斯蒂塔当选了蒂基切奥市市长,比莫塔幸运的是,这位女英雄坚持到了三年后的卸任,但在上任第二年,她的丈夫被毒犯杀害,而她也身受重伤,下半生只能靠尿袋活着。
卸任后,毒犯并没有就此放过她,在她送女儿上学的路中将其绑走后残忍杀害,沉尸荒野。

从2007年到2014年,毒枭杀害了82名市长,64名政府官员,13名候选人,39名政坛大佬,其中仅2010年就有17名市长被害。
2018年,墨西哥大选开跑之后,几个月间,就有132名候选人被杀!这次大选也被称为历史上最血腥的一次大选。
遭殃的不仅是反对毒犯的政客和调查毒犯的记者,就连老百姓,如果对毒犯公开发表不敬的言论,也难道身首异处的惨剧。
2017年,小网红罗萨莱斯在直播的时候喝大了,直接在社交网站上大骂当地的毒枭塞万提斯。

和西班牙的同名文豪不同,这个塞万提斯可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两周后,小网红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了自己正在一家酒吧喝酒。仅仅20分钟后,一群持枪暴徒就冲进了酒吧,乱枪将罗萨莱斯打死。
在墨西哥,毒犯所向披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墨西哥政府并非没有对肆虐的毒品采取过措施,2006年,卡尔德隆当选总统后,宣布要铁腕重拳打击毒品,发动了浩浩荡荡的“毒品战争”。

说是战争,并不算夸张,截止到2019年1月,在这场战争中已经死亡了20万人。仅2016年一年,死亡人数就达到了23000人,超过了阿富汗和伊拉克。在墨西哥的某些州,成年男子的死亡率比美军在伊拉克的死亡率还要高出三倍之多。
尽管卡尔德隆政府调用了正规军参战,甚至后来动用了相对廉洁的海军陆战队,但血腥搏杀之后收效并不明显。政府部队对毒犯采用的是斩首行动,即逮捕其话事人,借以消灭毒贩集团。

但往往一个话事人被铲除之后,他手下的小弟们会纷纷自立为王,原来一个贩毒集团如同细胞分裂一样变成多个小集团,小集团之间或者火并,或者投向更大的集团。
所以开头提到的矮子古兹曼尽管多次被捕,但其所统治的锡那罗亚组织非但没有被动摇,反而在毒品战争中更加壮大!
今年一月,新上任的总统洛佩斯表示,如今的墨西哥更需要的是和平,毒品战争就此结束。

浴血13年之后,无数反毒英雄的死,换来的依旧是毒犯只手遮天的墨西哥。
其实以前墨西哥并非如此。单就自然条件来说,墨西哥不说能成为发达国家,起码在地球村混个中产,也不成问题。
世界第12大采矿国,拥有18种储量丰富的矿石,能生产世界11%的白银,可耕地有3560万公顷,已耕地有2500万公顷(世纪初我国的耕地面积是1.26亿公顷,但国土面积差不多是墨西哥的五倍)。
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的时候,墨西哥的小日子过得还算有声有色,94年他们的人均GDP将近6000美元,而中国还不到他们的十分之一。
那年一月,墨西哥以种植玉米为生的农民对未来充满期待,因为他们刚刚同美国还有加拿大签订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财大气粗的美国提供资金和技术,加拿大提供自然资源,而墨西哥提供劳动力,三国一起赚钱一起花。

但本以为抱到了大腿的墨西哥农民很快就被一棍子敲晕了。
美国可以按照地缘和自然资源来说可称得上是得天独厚,东西有大洋,南北无强敌不说,还拥有富饶的耕地和最先进的科技设备,所以美国人种玉米的效率那是相当的高,产量高了,价格自然也便宜了。
之前美国农民生产一吨玉米的成本是92美元,而墨西哥因为生产力落后,一吨要250多美元。所以从美国进口玉米时,墨西哥要征收200%多的关税,拉平两国玉米的成本,保护本国农民。

谁知自贸协定一签署,墨西哥的经济部门就干了件作死的事,他们直接把关税取消了。
于是质优价廉的美国玉米像潮水一样涌进了墨西哥,同样一斤玉米,美国的1美元,墨西哥的三美元,不是老百姓不爱国货,买国货实在是不划算,于是高价的墨西哥玉米很快就没了市场。
农民怎么办,破产呗。
毒贩集团的群众基础就此打下了。
现在要简介一个哥伦比亚人——帕博罗-埃斯科巴,曾经被《财富》杂志评选为全球七大富豪之一的他算得上是矮子古兹曼的老前辈,也是哥伦比亚赫赫有名的大毒枭。

常看足球的都知道,南美和欧洲基本就是足球人才的两大重要来源地。不过南美和欧洲不同,欧洲是即便踢不了职业足球,也可以找个其他的工作,踏踏实实过好下半生。
而南美则是,如果你成不了职业球员,那么你可能一辈子只能在底层为吃喝发愁,想要过好日子,只能加入贩毒大军。
书归正传,恶贯满盈的埃斯科巴丝毫不对此感到内疚,而是将自己标榜成了一个反美斗士。他曾经有名言:“哥伦比亚人民终于拿起了打击美帝国主义的有力武器,我们对美国社会上的2500万吸毒者不负任何责任!”
1993年12月,多次逃脱的埃斯科巴被哥伦比亚军方乱枪击毙,结束了自己罪恶的一生。
埃斯科巴的死宣告哥伦比亚的毒品战争取得了重大胜利,但同时祸水也流向了墨西哥。

美国是世界上毒品消费的第一大国,新世纪以来,有统计显示,美国的吸毒人口达到了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全球生产的毒品60%以上都销往美国。美国人消费的***占世界产量的三分之一。
北面有市场,南边的供应链又断了,再加上墨西哥国内的农民饥寒交迫,十分需要收入。
几大因素交织在一起,墨西哥的毒品贸易想不崛起都难。
如果说以上几点在几个月内连续发生,是墨西哥国运不济的话,墨西哥还有个长久的隐患。
那就是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
工业体系这事,可能很多人不好理解,我来做个比方。
完整的工业体系,就像是一个人从买菜开始,洗菜、切堆、调料、蒸炒炖炸、做主食都会,这就叫有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而墨西哥这种的,就是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对做菜一窍不通,只能天天吃外卖。
如果外卖便宜,自己工资又高的时候,这么干没什么毛病,而且看起来活得还比自己做饭的潇洒。
但经济危机一来,自己的收入降低,原来挣八千,现在只有四千,而外卖又涨价,原来20一份,现在50一份,那就容易吃不上饭了。
所以这种自身天然的缺陷决定了,一旦经济危机一来,墨西哥总成为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这也是我国在建国后,勒紧裤腰带,也要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的原因。

这时候毒贩们就出来了:老乡,过不下去了是吗?要不帮我们种毒品吧,旱涝保收,还有补贴,种玉米能几个钱,种毒品保你全家奔小康!
不想饿死的农民,纷纷加入了毒贩集团。
虽然在毒品战争中,很多墨西哥警察和军人也算是尽了全力,但每次交火,都很难占到便宜,反而自身死伤惨重。

最近十年,殉职的警察已经达到了上万人,而且有的死状十分凄惨。今年九月,一名叫亚马的警察局长在巡逻时被毒贩绑架,几天后毒贩残忍地肢解了他。
毒贩还曾经光天化日下冲进警局,将警局内的警察悉数杀害。
美墨边境小镇布拉沃全城的男警察集体跑路,仅存9名女警,警长数月无人敢接。后来一位20岁的年轻妈妈玛丽尔索-范勒斯勇敢担当重任,但最终因为担忧几个孩子遭殃,逃亡美国!
墨西哥警察的月收入只有375美元,所以也有不少警察干脆把良心夹在胳肢窝里,充当了毒贩的卧底,更可怕的是,有些毒贩就是警察出身(比如枪杀网红的塞万提斯),所以和警察内部盘根错节,打断骨头连着筋。

再加上墨西哥挨着世界第一大军火出口国——美国。所以在墨西哥就形成了一个很完整的产业链:毒贩们出售毒品给美国,赚来的钱收买警察、政要,补贴种毒品的农民,发展壮大队伍,再从美国购买先进武器,让美国的军火商赚钱。
一条互惠互利而又互相伤害的贸易链就此形成。
如今墨西哥毒贩集团大概有十万人,而墨西哥的常规部队也只有13万,人数上不虚你,装备和美军看齐,比你强得多,所以墨西哥毒贩自然嚣张。
年初宣布毒品战争的结束,到上个月“为了更多市民安全”释放毒贩之子,可以说墨西哥在禁毒事业上已经彻底溃败。
因为上述的各种原因,墨西哥的毒品战争看起来让人绝望。
2012年,卡尔德隆卸任的时候,曾经哀伤地说:墨西哥离上帝太远,离魔鬼太近。
或者说美国是魔鬼有些夸张,但与美国毗邻,确实是墨西哥极大的不幸。
文:丹尼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