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冷战结束前的各国军力5—中国篇

2021-05-16 10:04 作者:大连贾半仙  | 我要投稿

资料来源:英国《1988~1989年度军事力量对比》、英国《飞行国际》1990年8月刊、日本《空战》1990年14期,另外作者根据已知进行了修正,数据截止至1989年,数据仅供参考。

总兵力:约320万人 

陆军:239万人,编为7个大军区、1个副大军区级省军区、3个卫戍司令部、29个省军区、22个集团军,下辖:80个步兵师、10个坦克师、6个炮兵师、50个独立工兵团、若干个独立炮兵团和高炮团、1个直升机大队。装备如下:

主战坦克:59式(6000辆)、69式(150辆)、79式(700辆)、T-34若干辆,合计约有8000辆。

轻型坦克:62式(1200辆)、63式(800辆),合计2000辆。

装甲输送车:63式、77式合计约2800辆。

牵引式火炮:54式122mm、83式122mm、52式152mm榴弹炮,66式152mm加榴炮,59式130mm、60式122mm、83式152mm加农炮,美制M1式57mm、55式57mm、54式76mm、56式85mm、73式100mm反坦克炮合计约14500门。

自行火炮:70、70-1式122mm自行榴弹炮、83式152mm自行榴弹炮合计约400门。

火箭炮:63式107mm、81式122mm、63式130mm、70式130mm、82式130mm、71式180mm、83式273mm火箭炮合计约1250门。

高射炮与高射机枪:14.5mm高射机枪,37mm、57mm、85mm、100mm高射炮合计1.5万门。

防空导弹:HQ-61(12部)。

迫击炮、无后坐力炮、反坦克导弹、便携式防空导弹数量不明。


海军:30万人,装备如下:

弹道导弹核潜艇:夏级(1艘)

攻击核潜艇:汉级(4艘)

常规弹道导弹潜艇:G级(1艘)

常规巡航导弹潜艇:033G级(1艘)

常规攻击潜艇:W级(20艘)、R级(84艘)、明级(3艘),合计106艘。

导弹驱逐舰:旅大I级(13艘)、旅大II级(1艘)、鞍山级(2艘)合计16艘。

导弹护卫舰:成都级(4艘)、江东级(1艘)、江湖I级(13艘)、江湖II级(9艘)、江湖III级(3艘)、江湖IV级(1艘),合计28艘。

火炮护卫舰:江南级(5艘)

轻型护卫舰:各种杂式火炮轻护卫舰10艘。

导弹艇:黄蜂级(125艘)、蚊子\河谷\河马级(110艘),合计235艘。

鱼雷艇:湖川级(105艘)、P-6级(60艘)、P-4级(20艘),合计185艘。

猎潜艇:海鸠级(1艘)、海南级(70艘)、喀琅施塔得级(18艘),合计89艘。

巡逻艇:上海级(290艘)、其他型号90艘,合计380艘。

扫雷舰:T-43\抚顺级(38艘)

扫雷艇:连云级(4艘)、7102级(1艘)、057K级、涡扫级合计约80艘。

遥控扫雷艇:约60艘。

坦克登陆舰:玉康级(5艘)、“山”字级(即美国二战时的LST级,13艘),合计18艘。

中型登陆舰:玉连级(31艘)、“华”字级(二战美国产中型登陆舰,14艘),合计45艘。

登陆艇:各种坦克、人员、通用、气垫登陆艇合计约400艘。

后勤船只:战斗补给舰(1艘)、补给油船(3艘)、油船(25艘)、潜艇支援舰(8艘)、修理船(2艘)、调查、测量船(35艘)、运输船(11艘)、破冰船(2艘)、拖轮(17艘)。

岸防部队:3.8万人,编为35个炮兵团和岸舰导弹团。

海军陆战队:约4500人,编为1个旅和1个特战大队。

海军航空兵:3万人,编为6个师,装备如下:

中程轰炸机:轰-6(50架)

鱼雷轰炸机:轰-5(130至150架)

战斗机:歼-6(300架)、歼-5(100架),另有少量歼-7,合计400架以上。

攻击机:强-5(100架)

水上飞机:别-6(12架)、水轰-5(4架),合计16架。

运输机:运-5(40架)、里-2(20架),合计60架。

直升机:直-5(50架),海豚(12架),合计62架。

 

空军:22万人,装备如下:(内含陆军航空兵的装备)

中程轰炸机:轰-6(120架)、图-4(15架),合计135架。

战术轰炸机:轰-5(450架)

战斗机:歼-5(400架)、歼-6(1800架以上)、歼-7(500架)、歼-8I(130架)、歼-8II(55架),合计2885架以上。

攻击机:强-5(500架)、歼-6(1100架)、米格-17F(250架,存疑,应该已退役或封存)、米格-15Bis(100架、存疑,,应该已退役或封存),合计1950架。

侦察机:歼侦-6(90架)、轰侦-5(40架),合计130架。

武装直升机:小羚羊(8架)

运输机:运-5(300架)、运-7(20架)、运-8(25架)、运-11(15架)、运-12(2架)、IL-18(10架)、IL-12\14(50架)、里-2(50架)、三叉戟(18架),合计490架。

运输\勤务直升机:超黄蜂(13架)、黑鹰(24架)、超美洲豹(6架)、直-5\-6(350架)、直-9(25架)、云雀III(12架),合计420架。

教练机:米格-15UTI(100架)、初教-5(1000架)、初教-6(1500架),合计2600架。

空军地面防空部队:编有16个高炮师,28个防空导弹团,装备如下:

高射炮:37mm、57mm、85mm、100mm高炮合计1.6万门。

防空导弹:红旗-2、红旗-61防空导弹合计约600部。

 

第二炮兵:9万人,编为6个导弹师,装备如下:

洲际导弹:东风-5(2枚)、东风-4(4枚),合计6枚。

远程导弹:东风-3(60枚)

中程导弹:东风-2(50枚)


冷战结束前的各国军力5—中国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