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种族歧视的敏感动画,就为了给观众喂口狗粮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情报姬
转载事宜请后台询问哦
文丨菜包 审核丨春辞
排版丨络牙


《86 - 不存在的战区》自诞生至今,一直是一部争议相当大的作品。
不仅是因为它曾拿下了2018年“这本轻小说真厉害”第二位,更因为作品题材的敏感性——
——它试图探讨一些关乎政治与战争的宏观内容,而且还相当直白地在最为敏感的“种族歧视”这条红线上左右横跳。
毕竟我们都知道,日本人一旦写政治,写意识形态,十有八九猪脑过载。

原本大家都期待这部动画如何在敏感题材上跳舞,有没有暴论和乐子拿来笑一笑,或者期待这部拿下众多奖项的轻小说会怎么“惨遭A1动画化”——
——然而,
当观众一集一集,一路看到最终话,
全部失忆。

战争?乐子?
关我屁事!
我只想看男女主角亲亲!只想吃狗粮啊!
汪!

为什么这部本该在政治红线反复横跳且被大家唱衰的作品,到了最后,反而一举拿下爆炸好评,观众直呼吃狗粮吃饱,甚至还成为了和《无职转生》齐名的“轻小说改编动画的业界标杆”?
这玩意到底什么来头?
想了解清楚,那就必须要先向各位介绍一下本作那充满扭曲恶意的世界观了。

首先,日本人讲奇幻故事最喜欢编的桥段:这世界里有一个“帝国”和一个“共和国”。帝国是一个多肤色多民族组合而成的国家,共和国是一个白人为主的国家。
有一天帝国突然对包括共和国在内的邻国宣战,并在战争中投入了最新研发的无人操纵的昆虫形高达群。仅仅半个月,共和国便溃不成军。
共和国被迫逐步放弃国土,后撤阵线,并且颁布了两项政策。

第一,让所有共和国居民紧急迁入全国八十五个行政区划内避难,毕竟百姓生命第一,可以理解。
但是这第二项政策,就有点邪门了。
由于大部分国民都对祖国瞬间溃败感到无法接受,动乱频发,而且八十五个行政区无法容纳如此数量庞大的国民——为了缩减人口压力并安抚民心,这邪门的第二项政策规定:将共和国境内居住的全部“有色人种”,直接认定为与敌国同伙的间谍,剥夺公民权,并动用国家武力将他们全部抓起来收监,唯独白种没事。
这么做,一方面缓解了人口压力,另一方面也将国家溃败的理由全都归于“有色种通敌”,转移百姓的矛盾焦点,让如今被敌军团团包围的国民的所有的愤慨情绪,都向有色人种发泄。

这项把种族歧视彻底正当化的政策颁布后,很快“白人至上”的优等人思潮便在国民间流传开了,在白种人眼里,那些依然采取封建制度的帝国有色种,和国内那些“通敌的有色种”,都是些“没有进化干净的猪猡”罢了。
内忧得到缓解,但外患仍在。共和国倾尽举国之力想要研发出与帝国无人高达对等的无人兵器,但就是没这个技术,怎么都搞不出来。
「区区劣等族的帝国人都能够制造出无人机,那身为优等种族的我等白系种又怎么可能造不出来?」
然后,白种们想到了一个比现实历史还魔幻又过激的点子——
「既然有色种们是没有净化干净的猪猡,那他们就不算人类。非人的猪猡搭乘的机甲,不就能算得上是『无人机』了嘛!」

于是,逻辑鬼才共和国,把被剥夺了人权的有色种们从监狱中拉出来,一批一批地塞进所谓的“无人机”,然后送上前线『第86区』和帝国无人机交战,这也就是标题《86-不存在的战区》的由来。
有了有色种大量战力垫背,战况终于不再一边倒,开始了数年的僵持。仍在高墙内养尊处优的白种统治者通过媒体洗脑国民,让民众真的以为我国的“无人机”真的是“无人机”。他们每天都能听到广播新闻里的战场捷报——今日战况,我共和国无人机大显神威,击毁敌军XXX架,我军阵亡人数为零。
毕竟阵亡的那些不是人,是猪猡。


以上就是本作极度激进、尖锐且让人浮想联翩的世界观。在如此沉重且压抑的世界观下,人种之间血海深仇,别说爱情了,就连友情与同情都显得伪善。在这种情况下,男主是一个被迫害的有色种,女主是一个身为迫害者的白种。你说,这片到底要怎么演,才能让这两位罗密欧朱丽叶演成让观众磕爆的狗粮?这真的可能吗?
结果,真他妈的可能。本作动画改编强就强悍在——他真能在这种用绝望都难以形容的世界观里,改出一个浪漫的BOY MEETS GIRL狗粮。
所以,我们来聊聊,这是怎么做到的?

动画和小说不同,贯彻了一个做法:聚焦角色的微观故事,尽量让观众“懒得去管”那些国家设定,甚至为此原创了不少情节。
第一步,动画试图让观众先喜欢上身为白种人阵营的女主角。
动画给了女主角极为大量、甚至原作都没有的可爱特写,以及不少含有展现“女人味”的X暗示镜头。包括女主角广为人传的吊带袜白丝绝对领域、或者撩头发又或是害羞等等富有生活感二次元女性萌点小动作等等。动画似乎想借此地告诉你,这位“白种人大小姐”有多漂亮。毕竟我们臭看动画的,哪个不是以貌取人?



第二步,塑造落差,尽快让观众了解并记住女主角与众不同的“高洁”人格,确立站队,以便快速把主要角色都剥离出残酷宏观政治设定的框架。
在让观众记住女主角的可爱后,动画再用一个与小说不同的“先抑后扬”的方式来塑造女主角高洁的人格,旨在告诉观众,女主角和其他愚蠢的白种人有多不一样。
而这里所谓“先抑后扬”的具体措施,那就不得不提去年本作第2话里被当时的众多观众喷出屎的“魔改”剧情了——为了在此时突出女主角耿直认真的个性,动画原创了一段让女主角在一堆白种人前公开演讲“歧视是不对的!”大道理的剧情。

这段原创,当初差评如潮,被喷上天。因为在原作小说中,女主角一开始就是一位智商情商都很高的角色,她虽然怀抱理想但不会做蠢事,自然也不会搞什么“大道理演讲”。
而在动画中,本该聪慧高洁的女主角,活脱脱被刻画成一个套路傻白甜圣母。

虽然当时觉得这样改编很蠢,但其实完结后回过头来看,我们似乎就能明白动画如此改编的用意——这其实是为了让“先抑后扬”的“抑”的部分,再更“抑”一些。因为按照设定,此时女主角对待有色种的态度并不是作者想要的“正确答案”,她还要成长。
而男主角那边,86生活每日与死亡相伴,甚至还要亲手“处决”同伴,苦中作乐。男女主角两边阵营的情绪落差实在是夸张得太过头了,很难衔接上。小说里这段前后转变展现得非常隐晦且矫情,如果原样改编的话,观众很难了解道前期的女主角对待种族歧视的看法是略显“幼稚”的。
把女主角的这份“无知”尽快暴露出来,有益于让观众更直白了解女主角目前对有色种的“同情”仅仅是位居高位者的伪善同情,是一种“错误”的善良,以便下一集女主角悔改洗心革面并正式加入男主角阵营的剧情打好基础。


于是,经过前面刻意拉低女主角逼格的刻画,接下来女主角痛定思痛,痛改前非,这次用正确的态度重新和86们相处的情节,才更让观众信服“大家终于构建起真正的信赖关系”,在这个时候,实际上本作前述的“残酷的世界观”基本就已经和故事主线的关系不大了,观众也基本可以把那些极端的设定全忘了,剩下的情节就是各种故事都常见的起承转合框架。
至此,女主角这个“身为白种却和有色男主站在同一战线”的讨喜女形象,塑造就完成了。
在完成了角色的阵线统一后,男女主角的剧情都会围绕前线的战争展开,已经全都是微观场景了,再和黑暗的世界观关系不大,只剩下几个刻在人设里的动机驱动剧情前进。帝国共和国打仗?种族歧视?关我啥事,观众现在只想看黑化男主用学习机炫技打爆巨大机器人。


于是剥离世界观后,接下来,第三步,也是目前本片好评如潮的最显眼的原因——那就是加入大量原创的极度花里胡哨、油而不腻的文戏演出。
而让观众大为感动的演出基本都是动画原创,主要有四个。
第一是第8集86们脱离国境赴死且与女主告别时的彼岸花海场景;

第二是第9集ED后,刻意用复古4:3画幅展现的、通过机器人菲多的录像视角记录下来的86们回忆杀的拼凑;

第三是第22集,刻画男主角第一次寻找到活下去意义的心路纠葛时,大量极为意识流的蒙太奇连发;

第四是结局男女主第一次见面时两人表情的细微变化,和彩蛋一般的86手势点题收尾。

由于小说原作对角色一些细腻情感的转变写得比较笼统,且要用半年番的篇幅仅仅改编非常薄的三卷小说,于是专门选取了几个剧情中关键的角色情绪变化的场景,大幅抽象化扩充甚至原创,展现了监督非常浓厚的个人风格。
本作相当别出心裁的一点就是,非常善于利用配乐和镜头的化学反应将原作中一笔带过的某些细腻情感大规模扩张、并当做承载整部作品核心主题的线索级场景。例如第一季结尾,经过殊死战争后86们终于跨越国境消失在地平线与雷达的另一端,而女主角也在无尽的彼岸花中放声哭泣,配上山本康太那磅礴大气的管弦,仿佛刻意把这生离死别塑造得太过壮烈,拉起观众情绪的效果,作为一季结尾来说再适合不过了。

而第二季结尾,男主角见到女主角真人后第一次萌发了杀死哥哥以外的活下去的目标,那一段大量采用宽屏窄屏黑条跨屏的意识流演出,实际上并无太多技法,都是老监督纯粹的学院派演出堆料,让许多观众“莫名其妙地”就觉得——“这里情绪传达得好到位!”

然而实际上,男主角的情绪转变根本没有那么复杂,全都是动画“刻意小题大做”,才造就了如此强悍且浓稠的演出。
最终配合泽野弘之温柔的新ED让男女主角真正意义上见面,演出重点把镜头聚焦在女主角的表情上,尤其是她泪崩的表情转变,这样才极具感染力(且满足观众的良性虚荣心)。两人见证彼此依然活着的事实,跨越无数生死未曾见面的两人成为了彼此心灵支柱并不断存活下去,早已心灵相通的两人此时此刻第一次见到对方,交互切换的表情特写让仪式感拉满。


回想一下,前22集的所有剧情全都是为了这次见面的伏笔,曾经出现的意象全部对应,这是多么浪漫无比的BOY MEETS GIRL啊。把这样一个场景的氛围感通过脸部大特写人物泪目细节拉满,一下就让人忘掉了之前机器人战争中死人头嚷嚷发疯的尴尬演出。
最后再来一个彩蛋性质的男女主角手势86闪现点题,一代神回就这么完成了。

这些演出一个一个单拎出来都不是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东西,都是教科书上都有写的基本技巧,但纯熟组合叠加堆料地用起来,就能给观众制造出一种“演出非常强悍”的朦胧感觉。
最后,就连作者本人也想早点抛弃掉种族歧视的世界观,赶紧把共和国灭国了,大家一起在新世界里奋斗,这下子之前沉重的政治主题也全都没了,只剩下狗粮。

一言蔽之,86成功地用“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让观众爱上人物”的方法,先抑后扬确立女主角的立场甩开沉重的政治要素,再拿男女主角的情感和激烈的战斗场面做引子,最后靠油而不腻的文戏演出堆起重逢浪漫氛围,让观众逐渐忘掉了沉重的世界观的丑陋,最后目光只留在两人重逢的喜悦上。
于是,86就变成了一部狗粮番。

对于A1能做出这样一部堪称轻改教科书级别的作品,相信无论是A1粉还是86粉都是非常惊喜的。因为本作在播放过程中经历了数度延期、数次万策尽和档期冲突,连总集篇的数量也超过了同期几乎所有新番,似乎一直都在暴露其背后窘迫的制作工期和相当悲惨的工序。
然而,最终A1交出来的,是这样一篇华丽又充满诚意的答卷。
它扬长避短,规避了对愚蠢政治见解的过度抒发,发扬了用演出刻画细腻情绪的技法,抓准了观众最希望看到的东西,同时让动画党和原著党都看得非常满意。在这个原作动辄惨遭改编、不同平台受众动辄爆发冲突的年代,能有这样一部让所有人都其乐融融作品,岂不美哉?

hi,这里是情报姬~
想更早看到编辑们的文章,可以wx关注下我的公号
这对我来说很重要,笔芯~

往期精彩,点击可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