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2021-04-03 23:40 作者:Froideuretmois  | 我要投稿

“朋友”?

上学的时候很少说朋友,都是称呼为同学,觉得朋友是个社会的词,只有同学,同学亲近一些。

初中复习的那一年认识她,记得那天的事情。在网吧通宵打游戏,被陌生的女孩子加了好友,因为另一个同学的事情。有了交集之后,可能有些说不上是投机还是其他的什么,总之一来二去也就互相熟识了。尽管不在一个班里。

有个朋友当时评价说:她是我见过最好的女孩子。很同意这个看法,当时。

高中的时候像个哲学家,总是说一些听起来就很厉害的话,空间的留言板经常留有写下的文字。做日历整理文字材料,还特意翻了翻,虽然没有能用的,但是依然感受到那些文字的力量。它们不适合放在日历上让很多人看到。

大学去了云南,河南,云南,一字之差千里之遥。不知道她是怀着怎样的心情去了那么远的地方。但是很羡慕,要是自己也离这里远远的就好了,大学的时候这样想着。

去年疫情,四五月份大概,去镇上拿快递,一个女孩子牵着一条白色的小狗在快递店。听到了熟悉的声音,看过去,那只小狗冲我吠了两声。店里的人都戴着口罩,虽然可以确定是曾经的熟人,可是并不想出声。走在大街上,不想遇见认识的人,寒暄什么的太麻烦了。

话是如此,还是发了消息,简单的说了两句。

大二暑假,电车路上突然没电,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没个近点的能修车的地方。问了她,就骑着电车来了,带了绳子,拉到了修车铺,还帮忙垫了换电瓶的钱。

高中毕业后,正儿八经见过的面,就是这一次了。只有这一次了。

今天下午去书店,给妹妹写完信,看《冰菓》,看到千反田说想要炫耀一下自己的和服那一节。心情大好,都想仰天长啸,肆无忌惮地大笑起来。拍了那一段,发了朋友圈。

晚上突然收到消息说:你不用打工吗?就像许久不见的不联系的朋友一样,问问工作,问问住处。其实知道她在郑州的,很多同学都在,只是我缺少对他人的探究。说在郑州,然后她想看看位置,可能是想看看距离多远吧。

位置发过去,应该是有被惊到。

因为,我们在同一个小区。

然后电话就打了过来,两个同乡人在异乡的同一个小区用电话说着普通话。

算哪门子同学?

不在一个班,没有一起上过课,高中都不在一个学校,大学更是八竿子打不着,就这样毕业后租到了同一个小区里。一时的兴起,稀松平常的问答,发现了这样一个事实。

的确称不上什么同学,反倒愿意称之为朋友了。

人和人的缘分确实奇妙,这一生来来往往的,有的人停下,有的人陪着走了一段,更多人擦个肩就过去了。能这样遇见也挺不容易,也实在是幸运。

记得原来她QQ的昵称是半旧,所以标题就用“旧”。也说不上来什么意义。

《冰菓》


旧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