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夏日记忆|绍兴一人游

2022-07-29 19:52 作者:七凉八暖  | 我要投稿

    到绍兴时已是中午十一点半。

    我刚出地铁,便看见了湿漉漉的树叶,柏油路的颜色也比正常时要深重几分,应该是刚下过一场雨,但空气还是很沉闷,扑面的热浪连绵不绝。

    按理说这个时间点应该先去吃饭,休整好了再按计划出行。

    可我又想,既然大多数人都是这个思路,那现在才正正是避开人海的最好时机。虽然也很饿,但因为久违的一人游,我的精神很亢奋,随身带的物品也简单:装着钱包的书包、水杯和雨伞,没什么好休整的,而且鲁迅故居距离我所在的位置并不远,八九百米的样子。

    于是我果断迈开脚步,远离饭香,并为自己的“机智”抉择沾沾自喜。


    入眼的绍兴给我的感觉和杭州很不一样,这里的生活气息更浓厚,更闲适一些,我很欣喜,脚步也跟着变得轻快许多。 

出地铁口直走就看见了鲁迅西路的标识牌

    沿着鲁迅西路向东,过了十字路口就是鲁迅中路。

    从这里开始,柏油换成了表面凹凸的石板,往前走上几步就能看到咸亨酒店。

匆匆而过

    白墙黑瓦,现代简约,驱车前往入住的人络绎不绝。我只是经过,咸亨酒店的消费并不在预算内,又觉得好笑,时移事迁,我恐怕也是数茴香豆的。

    戴着口罩继续向前,我在售票处排队领到了免费的门票。


鲁迅故居

    大门入口悬挂翰林匾,进去之后便见德寿堂。

    或许对于台门三千的绍兴来说,周家台门并无甚奇,但这却是我第一次领略南方古居,只觉得七拐八拐,房屋交错,精致小巧,弄堂狭长,各堂各院又皆有相应功用,引得心中联想不断,生出一丝宅邸深深之感。可惜我对各地建筑形制只得欣赏之情,并无探究之意,所以个中说法讲究,难以道出。

    看着物件简朴的鲁迅卧室,我刚要继续抬步,却望见一队人在导游的解说声中浩浩荡荡向这边走来,男女老少,衣着各异,再加上其它零散游客,一下就变得拥挤不堪。

    好嘛,大晌午的,看来大家精神都很充沛啊......

    我一边哀悼着我已然稀碎的“机智”,一边移步到了百草园。这是周家族人的菜园,曾荒芜了很久,也被卖出去一部分,普通寻常,却在鲁迅先生笔下别有一番趣味。所谓童年玩乐,时光悠长,从逼仄的院径走来,看见豁然宽阔的园地,百年古木,树荫水井,胸中烦闷顿时消散,我随意坐在地上,草木爬墙,微风阵阵,说不出的惬意。

    此时离开,亦无遗憾。

    念头再起,鲁迅先生应该也从未想过,后世竟会有如此多人来他家里“做客”。


黄酒奶茶

    从鲁迅故居出来时,我的上衣已经被汗水湿透了好几处,口干舌燥,便想起黄酒奶茶。我其实并不怎么喜欢喝奶茶,但既是当地特色,又好奇黄酒和奶茶碰撞的滋味,自然要尝一下。

    黄酒奶茶很多店铺都卖,我随意找了一家(哭)。

    “你好,我要一杯黄酒奶茶。”我单刀直入。

    店员小姐姐却微笑回答:“我们这里有黄酒奶茶和黄酒鲜奶茶,你要哪种?”

    我心里隐隐不安:“有什么区别?”

    “鲜奶茶用的是牛奶。”

    啊?不然呢......我又问:“那奶茶呢?”

    “用的是奶粉。”店员小姐姐依然微笑。

    这......这竟然是可以说出来的吗?

    我愣住了:“那,我要鲜奶茶吧。”

    “好的,请付款。”

    机器声响起:支付宝收款,二十八元。

    我看着手里的黄酒奶茶陷入了沉思,没想到,黄酒奶茶的重点居然不是黄酒,而是牛奶与奶粉...... 

一般般

    直到喝完,我也没觉得滋味特殊,和其它奶茶感觉没什么区别,期待落空。至于鲜奶茶和奶茶,我明白,自己是败给了店员小姐姐略带心理学的话术和职业微笑。

    另外,黄酒棒冰的味道比黄酒奶茶好多了! 

哪里都有卖的


沈园

    吃过午饭后,我就近前往沈园。

    这原是沈氏富商建造的私家园林,如今复建,石碑游廊、楼堂亭桥、池塘古树、古人诗词,种种元素皆有。 

有学生在园内各处写生

    但我向来对园林之地并不怎么感兴趣,来此只是因为陆游。

    “似盖微云才障日,如丝细雨不成泥。”

    八百多年前,他曾多次游至沈园,而沈园也因其诗词留名史料至今。我也因此得以有幸与陆先生在空间上的行迹有所重合。

    园林内有一面墙壁,墙壁上有两个石碑,叫钗头凤碑。

    中学时代,我曾抄录多次,如今来此,倒是有些朝圣的感觉。

    陆游与唐婉的故事是真是假,还是半真半假,对我来说并不重要,因为那首词,那首陆游写下的钗头凤,其中所蕴含的情感意境,真真切切,却是做不得假,这便够了。 

    离开碑文,顺着小路行进,树木葱郁,流水潺潺,有古琴声响起,乐曲悠扬。

    我心里高兴,觉得很符合想象中的古典韵味,于是脚步放缓,好好欣赏景色,却忽然看到碎石路边有一个镂空的“石头”,仔细一看,哈哈,原来是音响。

    石头非石头,古琴非古琴。

    我笑的更开心了,才得真意,又见表象,不由想起陆游的半句诗来:

    “沈园非复旧池台。”


徐渭艺术馆

    有明一人,距今已五百年。

随手拍

    艺术馆风格简约,典雅纯粹,分为两层,包括数字展馆。前来参观的基本上都是年轻人,而且大多数妆造精致,无论男女——这有点出乎我的意料。

    我从一楼左边的展馆开始,这里整理总结了他的人生转折节点,从始至终。 

徐渭

    徐渭是真正的才华横溢,备受后人推崇,诗歌散文,著书立言;书法绘画,开宗立派;戏曲军事,颇有建树。

    一间间展馆看过去,他的博学与成就让人惊叹,无须累述。

    我更在意的是他坎坷的一生。

    出生不久,父亲便去世了,十岁的时候,母亲又被赶出家门,只得寄人篱下;

    虽然文思敏捷,博采众长,但是不喜欢八股文,从十七岁至二十岁,接连两次童试都没通过,复试破格才得到一个秀才的名头。从二十三岁到四十一岁,七次乡试,虽然初试有过第一或第二,但复试没有一次中举,渴求仕途,却以布衣终身;

    二十一岁入赘潘家,二十六岁妻子病逝;

    二十七岁开设学堂,以此赚钱养家;

    三十七岁,因多次参加战役,对于兵法有独到见解,成为胡宗宪的幕僚四年(四十一岁结束),抗击倭寇,但明朝当时的局势,党争激烈,嘉靖“千古一帝”,几起几伏,可以想象;

    仕途失望,不再科举,精神癫狂,自杀未果;

    四十六岁,杀妻下狱,七年监牢;

    五十三岁至七十三岁,愈发狂放不羁,最烦传统礼教的束缚,潦倒穷困,精神有病,死时只有一狗相伴。

    如此传奇,如此争议,如此跌宕,复看那些画作和书法,真是令人恍惚叹息。

    人生不顺,人生不顺!

    陆游、徐渭、鲁迅,皆生于家国动荡之时,宋朝、明朝、民国,八百年、五百年、一百年,何其不同,何其相似。

     凡大才者,人生必定坎坷?

     不同,不同,不对,不对。

     凡大才者,人生必定坎坷。

     如苏轼所说,除却超世之才外,当有坚忍不拔之志。此三人者,皆有坚忍不拔之志,可此志不同,又有何相似?各人各志,又何须相同?

    所以三人各有结局。

    所以无论古今,各人有各人的坎坷,大才者如此,其余人亦如此,若困于坎坷二字,有志者,无志者,皆是庸人,皆是自扰。

    “你往这边一点,再往前一点。”

    我正想得的脑袋有些昏沉,要转去二楼的时候,听到一声轻语,扭头一看,看到了一张涂抹白粉异常明显的俊脸,这哥们正在女摄影师的指挥下找位置。

    我又恍然大悟,上了二楼,在长枪短炮下摆姿势找位置的更多了,脂粉味和香水味很浓郁,男女皆是,在那些字画摆件的背景下显得有些滑稽。

    馆内没有禁止拍照,这是每个人的自由,只不过有趣的是,正对着我的墙壁上有一句徐渭的诗,讲的是水墨牡丹。 

水墨牡丹


绍兴的夜

    吃过晚饭,我一边散步消食一边往地铁口走去,准备返程回杭。

    晚上的车流声很清晰,街上各店铺的霓虹也都亮了起来,空气里飘着饭香,但依旧闷热,上下班的行人和沿途的树在夜色里看不太清楚。

    白天去哪看了什么好像也记不大清了,我只觉得小腿酸痛,太酸痛了...... 


夏日记忆|绍兴一人游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