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记《烟火》
※剧透提醒。简单谈一下想法。
假如非要用几个词简单概括我对这游戏文案的感想,我觉得是“克制”和“点到为止”。
角色之间的互动写得非常克制,哪怕是被大家戏称为“官配”的一对——林理洵和陈青穗老师,在他们身上也没有那些过多甜腻或不合时宜的恋爱刻画,作者显然非常明白过犹不及,没有给大家沉溺于“吃糖”而无暇顾及剧情主线的机会,没有耽误剧情节奏,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与牵绊,有时候点到为止就足够了。
身为作者,一些东西可以、也应该留给读者,留给同人去补完。
关于叶敬山和赵小娟,其实我想这两人身上并没有明显的恋爱倾向刻画。值得庆幸的是,赵小娟这个形象更多的是具备作为一个“人”和一位“母亲”的光辉,而不是靠着在某段感情中的付出和牺牲来换取玩家/观众的青睐,所以这两个人之间没有恋爱刻画反而是加分项。当赵小娟拿出船票,有弹幕提到《花样年华》的梗,让我顿时惊觉。角色之间这种所有似无的感觉,可以说是我一直以来都非常向往的处理方式。
在这里要单独说说我对陈老师和赵女士的一些感想。陈青穗真的是一名温柔又不失可爱的老师,赵小娟是一位坚强又不失坚韧的母亲。作为两位主要刻画的女性角色,她们都非常善良,没有矫揉造作的卖萌,没有无理取闹的“可爱”,没有失去自我的“为爱痴狂”,她们都心如明镜,身在井底却都向往天空、更大的世界。比起许多作品里被放大的女性性别特征和属性刻画,我更喜欢这种作为“人”的刻画。
虽然剧情本身有反转再反转,我却不觉得突兀和生硬。以往也见过不少剧本,为了追求演出效果,在设定黑幕这一点上往往无所不用其极(?)。看惯了那些剑走偏锋的剧情,疲惫之余,早已经对各种角色阴谋论的猜测见怪不怪,无论主谋是谁都已经不会再感到意外。中途有弹幕怀疑陈老师是主谋,最后陈老师真的就是一个善良的好人,这点反而让我非常惊喜,作者没有刻意为了追求意外效果而颠覆这位好老师的形象,让她得以以一名好老师的形象出现在玩家面前直至完成退场,同时刻画得并不无趣乏味。
尾声的留白,既是留白,也是句号,我个人偏好理解为陈老师已经去世。距离扑朔迷离的真相仅有一步之遥,选择在终点之前止步,在即将立刻触碰果实之前收回手,包括叶敬山没有登上的那班车、1900没有下的那艘船……这样的残缺美实在是有着难以言喻的致命吸引力。
我想,游戏的作者是一名兼备理性和温情的作者,既懂得点到为止又懂得大刀阔斧,是我欣赏的作者。跟着实况看到最后,无法不被这部作品中的角色们还有包括演出和转场在内的各种细节打动,正因为有不完美的结局,才更让人刻骨铭心,烟火人间,他们正是照耀这人间一闪而过的璀璨烟火。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