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儿科学-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毛细支气管炎

2023-03-19 15:44 作者:在痛苦中卓绝  | 我要投稿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一、定义

1.病理:累及75-300μm小气道,导致小气道的痉挛(spasm),上皮细胞的水肿(swelling)、黏液分泌(secretion)增加和坏死。最终导致气道阻塞和狭窄

2.病原: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最常见

3.流行病学:2岁以内,尤其是6个月左右最多见

 

二、临床表现

1.最突出表现:气促、喘息、呼吸困难;三凹征;呼气相延长,闻及哮鸣音、湿啰音。中低热或无热。

2.成因:

RSV感染呼吸道上皮细胞→细胞水肿,分泌增加→小气道狭窄

→吸气时随肺泡扩张,毛细支气管扩张;呼气时小气道进一步缩短变窄→呼气性呼吸困难

3.高危因素:

1)年龄<12w

2)早产

3)合并基础心肺疾病

4)存在免疫缺陷

5)症状影响进食、导致脱水、对治疗的反应差、难以及时复诊

4.病情严重程度判定:

1)一般状况:喂养量、精神状况

2)缺氧程度:呼吸频率、三凹征、鼻翼扇动或呻吟、血氧饱和度

三、辅助检查

1.病原学:抗原检测呼吸道分泌物

2.X线:

1)早期:肺纹理增粗,小的肺泡炎症(整个胸片朦朦胧胧),但无肺炎斑片影

2)后期:在早期基础上加上肺气肿(胸片下部出现黑色透亮区,有肺纹理)

3.经皮血氧饱和度

4.血气分析:病程从呼吸性酸中毒发展至代谢性酸中毒(从Ⅰ型呼衰发展至Ⅱ型呼衰)

 

四、鉴别诊断

1.婴幼儿哮喘:无发热;季节性(花粉)、接触史(尘螨)、家族史

2.支气管肺炎:X线片影明显,哮鸣音不严重(毛细支气管炎因为喘憋而导致哮鸣音严重)

3.闭塞性细支气管炎:持续性喘息咳嗽呼吸困难,病情长,可有杵状指;高分别率CT可见马赛克灌注征(CT上黑白颜色不均分布,像马赛克一样)

4.气管异物:多为吸气性呼吸困难,有吞食食物史

5.结核:结核中毒症状、病程长,X线哑铃状原发病灶

 

五、治疗

1.一般治疗

1)保持气道通畅,吸氧

2)补液

2.药物治疗

1)干扰素雾化吸入

2)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不推荐全身使用

3)不推荐常规使用利巴韦林

 

六、预防尚无疫苗,注意手卫生。

 

参考:

[1]儿科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儿科呼吸工作委员会, 等.  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诊断、治疗和预防专家共识 [J] .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0, 35(4) : 241-250. DOI: 10.3760/cma.j.cn101070-20200225-00243.

 

本文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儿科学-儿童呼吸系统疾病-毛细支气管炎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