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中医虫药 揭开人体另一套运行系统》 第三章 追求身体阴阳平衡的稳态
《第三章 追求身体阴阳平衡的稳态》
9、西医化验单的盲区
现代医学在检测身体各项指标时,最弱的一个检测范围就是微生物菌群的种类与数量,因为微生物的检测非常容易受到污染,所以必须到一个无菌环境才能进行。但是在抽取样本的环节就非常的尴尬,因为无论是尿液检测还是排泄物检测,总不能让患者在一个无菌的环境下拉屎撒尿吧,而且血液中又无法检测到各个脏腑器官的微生物菌群情况,所以每个医生手上拿到的化验单里是完全不能体现微生物菌群的情况的。
这种窘境下,所有对于身体的信息获取只能停留在自身免疫细胞的观测上,著名中医倪海厦就说过,西医的监测只能看到人体的血液细胞和成分数据,无法监测到水的指标。如果再算上微生物菌群的盲区,那么目前医院的所有监测手段可以说只能检测到人体大概30%不到的有效数据。
然而,人体的各种疾病又跟微生物菌群脱不了干系,那么那些检测数据就极具迷惑性。例如,一个人如果是肾脏及泌尿系统微生物钙化后导致的脏腑运行不畅,那么在血液指标上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和各类免疫细胞增多的状态。这个人明明身体各种虚弱,但是西医还要给他用消炎药去消炎,那么这个人只会越来越严重。短期的降低免疫细胞只是自身免疫细胞被抗生素伤害后的一种假象,当人体回复了正气,再次提振免疫系统后,炎症还在,而微生物钙化越来越明显,逐步严重到造影监测都可以察觉到的地步。
如此被反复折磨持续几个月的人大有人在,光是来找我买蜈蚣袋产品的人中就有很多是这种情况的。而他们用后的反馈都是清一色的出奇的好,持续了数月的炎症,在用后不到1个月的时间就慢慢消退,尿液也不起泡了,尿频的症状也降低了。
这其实就是医学理论上和技术上的双层缺失导致的用药方向错误,所以指望目前医院去靠化验单解决微生物失衡导致的身体问题,那就是天方夜谭。
10、治病,追求平衡才是王道
从之前的各种举例,我们可以得出一些初步的结论,那就是人如果想要不生病,其实只要保证自己的器官组织与微生物系统达到稳定平衡就行。然而在目前的医学体系下,我们想要追求这点已经是相当艰难,3年的新冠疫情就是给我们敲响的警钟。
当我们无法正确认知微生物的作用和重要性时,我们就会对微生物产生刻板的排他印象,做出过分的医疗干预行为,而这些行为最终只能导致人体正常机能的失衡,给身体增加各种伤害。
其实,在对微生物菌群的认知层面,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还都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中医本身就不擅长观测微观世界,而西医的研究又需要把微生物从人体脱离出来研究,无法在人体内部去展开观测。
但是这也给人体医学的研究道路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方向,当我们将微生物菌群与人体器官组织的整体平衡态,作为我们的治病大原则的话,我们再审视医学上的疑难杂症与绝症时,我们就会发现,其实我们并不需要进行过分的医疗干预。小病我们不需要将它变成大病,大病我们也不需要再无奈得切除各个器官,也许我们还有另一条路可以走。
11、中医也可以“明明白白”的把病治好
在医学界有这么一句话,“西医让人死的明明白白,中医让人活的稀里糊涂”,这种现象的确存在,而且哪怕是已经治愈无数重症患者的中医名家,大家在看他的书时,也只能勉强得解释其中的道理,照葫芦画瓢得去学习几位特殊药物的使用。
而在于现代医学的发展过程和疾病的多样化演变中,我们已经发现,很多医学理论已经不足以解释目前的疾病发展,很多医院看到了各种疾病,但是却没有药物去干预,这种治愈率连30%都不到的医疗手段在我看来已经不足以称之为合格的医疗行为了,对于人体疾病的认知,我们急需一个全新的提升。
但是,当我们将微生物菌群平衡的观察考虑在内的话,我们就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这些药物进入人体可以消除肿瘤和结节,就是因为这些药物在药性上使得微生物松开了自身的钙化,从而让免疫细胞可以正常去管理他平衡他。好的微生物可以留在人体形成稳定的菌群,不听话的微生物,免疫细胞可以把它排出体外。
当然,中医调整平衡的手段不只是松开微生物的钙化,从实际疗效上,我们可以看到,至少有两种方向可以达到身体的平衡态。
12、调整免疫力的性格,俗称“调神”
首先,是从免疫力的亢奋度入手,我们平常很喜欢用免疫力的强弱来描述免疫系统的表现,但其实,但凡是有医学学习背景的人,都会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免疫力不是分强弱的,而是跟这个人的性格一样,应该称之为“敏感程度”。
就好像不同人对于外界的众多刺激,有些人就非常随和,有些人就非常亢奋,有些人则外部平静内心却憋气。免疫系统的对于身体环境变化和微生物菌群的反应也是如此,有些免疫力就非常亢奋敏感,身体的微生物菌群中如果出现捣乱份子,免疫力就会非常活跃,高烧,强烈咳嗽,想方设法把捣乱份子排出体外,而这个过程也会让这个人病起来看着非常严重。
哪怕是被人不断用抗生素折磨,免疫力依然会倔强的亢奋,最终演变成个小疯子,花粉过敏这种对于身体本身就没什么伤害的物质,免疫系统也会当做是需要防备的捣乱份子,产生过敏反应。再往严重了发展,甚至要无端引起自爆模式,变成红斑狼疮等免疫力自己攻击身体的病症。
而那种外部冷静内心憋气的人,他们的免疫系统就会跟他们的性格一样,表面上没有什么疾病,可能好几年都不会感冒发烧,但是身体内部却已经是积累了大量的战区。而战区也不会以强烈的反应告知身体,只是小小的不适感或是疼感,直到最后才演变成一个重大疾病,往往会以癌症的形态出现。相比于之前的那种疯狂外放型,这种就是强制内敛型。
而免疫力最好的状态是什么?最为理想化的状态可能我们还没有办法完全定义,但是根据我的亲身尝试,如果按照道家真正的“无为而治”,和目前中国的公平共处,互利共赢的发展观念,相互体量,消除彼此之间的成见。可能就是免疫力最好的一种状态。
这样,它可以非常平静得处理各种微生物之间的关系,协调人体这个多生物共生体的平衡,真正做到和平共处,互利共赢的生命状态。虽然这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不在治病的范畴,只是顺道插一句。
回到“调神”的话题,在学习中医的过程中,郝万山就提出过一个说法,他说中医经方的设计者就好像是调整免疫系统的大师,将不同的药物组合,就可以调整人体免疫系统的运行特性。
只要把经方学透彻的人都可以体会到这句话的深刻,其实中药方剂并不是从任何成分去影响身体的激素和病毒,而是通过药性去影响免疫系统的活动。真正好的经方家不会从化验单和肿瘤的大小去固定用药,而是根据患者当前的身体感受、身体所表现出的症候、甚至是病人的性格和生活习惯去对应用药。
其本质就是去调整这个人的免疫系统过于亢奋的运行,从病理的角度上看,我刚才说过,免疫系统的牢笼会困住微生物钙化后的碉堡,形成局部战区。但是仔细想来,其实短暂且微小的微生物钙化是不会对人体造成什么伤害的。
真正对于人体的各种伤害来自于牢笼和碉堡的不断仇化僵持,只要免疫系统降低敏感程度,不随便把他们当做仇敌,自身免疫力减少对于微生物钙化的刺激,那么微生物察觉环境改变后其实是有机会自己松开的。
所以张仲景会把人体不同层面免疫力的敏感程度划分为“六经”,每个经对应了几个主方,针对各种疾病的主症,就可以针对性去调整那个经所对应的免疫系统敏感程度,让其恢复到理智状态。
当免疫系统不再把微生物钙化当做是极度危险的对象,那么身体的炎症就会降低,人体的感受就会变好。随着身体内部环境的长期变化,微生物会察觉到生长环境已经改变,是会有机会松开钙化的,但这可能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这就是从免疫系统的角度去调神的一种方法,我把它称之为中医的“阳治法”。其实,虽然我说的简单,但是想要做到这点,已经需要一个中医耗尽多年的心血去深度学习了,而就目前的中医环境来说,能做到这个层次的医生已经是少之又少。但近两年,我明显感觉到,中医当中出现了很多具备资质优秀的医生,中医的确在国家的支持下焕发了一些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