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星星的你】阳光教师文集
用快乐治疗蜗居的天使,在这份特殊的职业里,我目前从事仅有短短的四个月,看到了各种样式的小星星们。
刚来这里的时候,中心决定开办幼儿班。那个时候办公室讨论着,谁会去带班?我心里想,肯定不是我这个刚入职的新人,临近九月一日开班的时候,中心通知由我带班。
记忆犹新,那天推开教室门,家长和星星们在教室里坐好。由此可见,他们的积极性,可是接下来,我面临了体力与精神的疲惫。星星们第一次长时间,没有家长的陪伴,有些孩子的不适应,情绪上也伴有小小的失控;有哭声、尖叫声......那一刻,我也想大哭。但是,我知道其实家长就在外面的其他空教室,静坐默默地陪伴着;也担心孩子的不适应,老师目前还没有了解到每个孩子的性格特点,怕有疏忽。想到这里,家长都没有退下场,作为老师的我,不能退缩。
一个偶然的鬼脸,缓解了我全身的疲惫。下课休息,有一个幼儿给我扮鬼脸;一瞬间,让我有了越挫越勇的精神。
第一次,觉得安排座位是个伤脑筋的事,要去避免孩子课堂上小动作的情况,又要合理。这个时候就需要了解他们的个别性。半个月的相处时间,我与星星们的朝夕相处地过招,掌握了他们的小秘诀。光阴似箭,他们的逐渐适应,小星星们上课时间,不再有哭声,而是多了几分活跃,这是一个好的征兆。
时间久了,发现星星们相互的主动性弱,为了让幼儿之间相互认识,我们安排幼儿上台做自我介绍。一轮自我介绍做完后,让他们去找朋友,礼仪问好。时间久后,发现这节课少了谁没有来,同桌的小伙伴会提问:“谁没有来?是不是请假啦?”看到他们,留意周边的人和事物,有了关心他人事物的主动性。看到同学,热情地挥手打招呼。有时,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的笑脸,瞬间就把他们把我气得跺脚的事抛在脑后。同时,也发现他们离开时刻陪伴的父母,学会与他人相处,这也体现出幼儿班的初衷。
在面临家长的时候,他们对幼儿班的认识与了解不是很多,中心开设幼儿班,是让幼儿提前感受融合教育,为他们提供能更好地融入普通学校为出发点。美国研究者派克及其同事在一项关于125名正常儿童家长对学前融合教育项目态度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家长报告说孩子比他们自己更能接受人的差异性,对障碍者和一些外貌或行为不同的人也更容易适应。
风雨后天空彩虹高挂,红蜻蜓飞过夕阳西下,萤火虫点亮童话,小小梦想会长大。彩朵白云寄天涯,山多高路多远都不怕,带上爱一起出发,爱让我们是一家。
End
来源:阳光康复巴中校区
排版:阳光康复新闻部
作者:敖汪洋
校对:蒲静
审核: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