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近来众多事件的舆论的一点思考与景愿
近来瓜实在有些多,而且仿佛串成一线的链条,一环套一环,每一个也都或多或少的与我有些关系。当一件事发生,我或许并不在意,但当众多事件接连发生,而且能感受到一种暗线时,就不得不佩服现实的波诡云谲了。新年伊始,郑爽事件,华晨宇事件,防护林事件。三件事情接连发生与酝酿时,我并无意投入太多关注,最多是惊讶而已。自此后,一些瓜如风暴般铺展开来。lex事件,韩国东东事件(借由河南团了解),沈逸对线肖战粉(观察者网),纳豆事件,凉风lex往事,泛式原神事件………
每一个事件都有着核心的问题,而如何看待它们,如何在这些嘈杂环境里保持冷静,便成了我的试炼之一了,于此这也是我直视与思考这些问题之时了。这里边许多事件是一边倒,如代孕的错误,否定文化的归属即“偷”文化,这些大都是显而易见地扭曲事实的问题。但最该令人深思的是那些能够令人对线的问题是什么。肖战事件的起因是关于对自由限制的问题,本是内部事件,但争论的双方就自由与限制这些概念装添的事物不同而对线。于是就有了这样滑稽的一幕,双方都同意自由要有限制,但一者说要举报封禁,另一者不能这样举报封禁。在这样的争论中得到结果是困难的,但在争斗中失去理性是容易的,而失去理性的人在网络这一自由而隐秘的环境里又会变得怎样呢?我们倡导创作自由,这个自由是应受到限制的,但它依旧要有自己存在的空间,可能很小,但总要有,因为创作的本质是热爱,并不能只因为个人厌恶它便将它消灭且不留丝毫宽松。那么总结一下,对线的理由便是自由要受限制,本质则是对异于己之人缺乏宽容与同理心。至于资本背景什么的,对于我们这些个体而言,洁身自好才是我们能避免这些事物(现象)出现(发生)的最好做法。
在这些对线中,常常出现浑水摸鱼之辈,或者该说墙倒众人推的现象。许多在无脑的护,许多在无脑的喷,护的同时固化自己的认知,喷的时候夹带私货。无脑的护将受崇拜者所具的优点与这个人的概念等同了,因为通常这些崇拜者相对遥远,更易将这些受崇拜者与那些没有实体的概念连接等同,因此他们护的时候自然是为了守护美好。这在无脑喷的那一方亦是同样道理,只不过反了一下。个体人的概念被抽象的已不知真实模样了,仿佛个体人概念能等同那些真善美的概念。当然,资本挺乐意的,不过那亦不是我们作为个体能处理的。关于喷的时候夹带私货,我举个例子。当有些人发现王尔德的私生活很乱,那么便大肆宣称他的那些文学作品一文不值,甚而嘲讽欣赏那些文学作品的人。
所以如果没有足够的理性能力,还是不要参与这些可能招致网暴的对线中。语言是最脆弱的防具,语言也是最锋利的武器。
关于lex的问题,可以讨论的有二次元文化的问题与偏见,也可以说是亚文化的问题与偏见。以及他说的不必共情底层人民而是所谓体恤的问题,即最根本的阶级的问题。前者是由亚文化与主流文化碰撞产生的,他们会在不断接触与否定中成长,而对于个人而言,能做到的是偏见的消除。他身为前二次元圈里人,我认为他有义务来澄清人们对于二次元的偏见,或者至少不抹黑,而不是说“来看看二次元战士们看的是什么”,这代表指向性与代表性的话。而后者对于阶级的认知则是大错,当然这或许有代指男主的意思,但他的语式是抽象化的,是将具体化一般的方式,而后面在提到“美少女”时则是这一抽象句式的运用,因此这样一个一般(抽象)句式就是代表他对阶级的认知了。而这种思想是背叛了他的出身的,无产者将权力给予无产者,但被授予权力的“无产者”又将刀举向无产者,这总是令人寒心的。总结,德不配位
在另一方面,也要知道他也是人,而人都会犯错,那么没必要对其网暴,这并非是不允许批评,做错事必然要接受批评。批评到网暴是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也是事物辩证的统一的两面,总之要掌握好力度,程序正义很重要。我希望他能为他所说出的话付出相应代价,即希望他因他的德而失去他的位,但我也同样希望这个过程是和平的。(我清楚这些太理想,但这总该是我们该趋近的方向。)
归底,种种事件都是人性恶与善,恶与恶,善与善间的对抗,彼与此间的辩证关系被拆解成独立的彼与此冲突的关系。按照经济学思想,或许也能说是利益与利益间的对抗。共勉吧,为了更好的网络环境。
ps.关于肖战事件起因的资料是二手资料,难知其准确性,判断可能因此有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