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Meta分析的偏倚

2023-06-08 08:59 作者:尔云间meta分析  | 我要投稿

什么是偏倚?

所谓偏倚是指在资料的收集、分析、解释和发表过程中任何可能导致结论发生偏离真实结果的情况。通常来说,Meta分析的偏倚可以分为三类:文献检索偏倚、文献筛选偏倚、数据提取偏倚。


一 文献检索偏倚

1)发表偏倚

是指研究者在根据研究目的收集相关资料时,往往较易收集到有阳性结果的资料,或者说阳性结果的文章容易被发表,而阴性结果的文章不易被发表,从而造成的偏差。

我们可以通过漏斗图、Egger法等方法评估meta分析的纳入文献是否存在发表偏倚。对于Meta分析工作者来说,控制发表偏倚唯一的办法是尽可能全面收集符合纳入标准的所有研究。


2)语种偏倚

它是指将检索限定在某种语种所引起的偏倚,因为语言障碍和信息资源所限造成的系统评价结果偏倚十分常见。

许多非英语国家学者也愿意将其研究中的阳性结果发表在国际性英文期刊上,而将其阴性结论文章发表在本国期刊上。因此只利用英文文献进行系统评价,其结果很有可能发生偏倚。

克服语种偏倚的方法是在收集文献时对语种不加限制,尽可能地收集相关研究的所有语种文献。


3)文献数据库偏倚

当前没有一种数据库能全面收录所有已发表的医学文献,而各国文献收录的标准均有差异,可以通过检索尽量多的数据库来控制偏倚,例如PubMed、Embase、Cochrane联合检索。


4)重复发表偏倚

同一组研究对象的结果被作者分为2篇或多篇论文发表,可产生研究对象的重复发表偏倚,因此,对于重复发表的文献,只纳入信息最全或随访时间最长的一篇。


5)查找性偏倚

检索词不当或者检索策略失误导致的偏倚,可以通过完善检索策略来控制偏倚。


二 文献筛选偏倚

1)选择者偏倚

Meta分析工作者筛选文献时受主观意愿的影响,纳入研究不准确而产生的偏倚。可以选择两名研究者同时进行检索,如有不同意见需要与专家讨论来控制偏倚。


2)纳入标准偏倚

指因文献的选择标准不准确产生的偏倚。根据目的严格制定文献纳研究对象、研究设计类型、暴露或干预措施、研究结局、样本大小及随访年限、语种、纳入年限等标准来控制偏倚。


三 数据提取偏倚

1)提取者偏倚

指研究者提取数据不准确产生的偏倚,可以选择两名研究者同时进行数据提取,如有不同意见需要与专家讨论来控制偏倚。


2)质量评价偏倚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不恰当会导致偏倚,控制偏倚的方法与提取者偏倚一样。


3)报告偏倚

指纳入研究未按计划书报告研究数据及结果所导致的偏倚。特别是当研究有多个结局指标,但只报告了有统计学意义的结局时,应考察是否存在报告偏倚。可以通过与作者取得联系,以获得完整的数据来控制偏倚。


综上所述,Meta分析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都有可能产生偏倚,随着人们对Meta分析偏倚认识的提高,相信将会有更好的方法来发现和克服它。




Meta分析的偏倚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