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唐宋词十七讲》 叶嘉莹/著——第六讲 晏殊
特色:圆融的关照,理性的诗人,在锐感的基础上对于自己的情感有所反省和节制。
来源:内在的性格、教养与外在的生平经历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感发的兴起,永恒的陪衬,无常的悲哀
开头不像李后主那样入而不返,而是带有赏玩的性质,平淡的说法,带有蕴藉的伤感。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
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刘义庆《世说新语•任诞篇》)
——歌和酒都容易引起人情感的激动和内心的感动。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对于宇宙循环永恒的圆满整体的认识。“达人解其会,誓将不复疑”(陶渊明《饮酒》)
花落,但燕会归来,体现宇宙的循环往复
在小园的香径独自徘徊,有感伤、思索、哀悼、觉醒,具有思致的韵味。
浣溪沙·一向年光有限身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消魂。酒筵歌席莫辞频】
——认识到人生的短暂和苦难,并且寻找慰藉和排遣的方法
【一向年光有限身】
——时光短暂(春光、人生)
“向”:同“晌”,这里是短暂的意思。
【等闲离别易消魂】
——人生苦难(不仅短暂)
“等闲”:随便,轻易。
【酒筵歌席莫辞频】
——排遣慰藉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不如怜取眼前人】
【满目山河空念远】
“空”:白白的,徒劳。
“念远”:直接的感情。
“空念远”:反省,现实的限制使得不能相见。
【落花风雨更伤春】
——在念远上又加一层伤春,悲上加悲,与上句结合,形成对句,使得“空”“更”都指向两个对象,即“念远”“伤春”,形成两重悲哀,两重反省。
——总结:
落花风雨对应哀悼过去(未落的花)
登高念远对应梦想未来(与远人相聚)
说明哀悼过去与梦想将来都毫无用处
引出下文的解决方案——
【不如惜取眼前人】
——珍惜现在
【特例】哀伤感慨、激言烈响
山亭柳·赠歌者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词默认都是写给歌女唱,但是这首特别指出赠给歌者,欲盖弥彰,借他人酒杯,浇自己的块垒。
——殊途同归,将自己藏于歌者之后。
背景:晚年政治失意,被罢宰相。
【家住西秦,赌博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从前的才艺出众,知音众多,繁花着锦
“赌博艺随身”:赌,赌赛,竞赛。博艺,多才多艺。随身,本身真正的才艺。
“花柳”:地点,歌筵酒席风流浪漫的场合。
“尖”、“新”:出类拔萃且新颖,极言技艺高超。
“蜀锦缠头”:代指称颂赞美。
“不负辛勤”:有知音欣赏,不辜负练习的辛勤。“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古诗十九首》)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遍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来往咸阳道”:从前人流汇聚门前,今日自己去往各处。
“残杯冷炙”:语码,使人联想原诗描写的美好理想不得达成的悲凉现实。“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杜甫《奉赠韦左丞二十二韵》)
“谩”:徒然。
“衷肠事,托何人?”:自比美人,无人欣赏,不见知音,何人伏下两句让歌女甘愿唱遍最好曲子的知音。
“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用罗巾遮泪,不将悲伤显于人前,含蓄蕴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