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要有充足的时间备考

2023-06-08 23:51 作者:bili_61254786443  | 我要投稿

一建考试和二建考试存在那么一句话说:“成也实务,败也实务!”,还有一句话是考生们的口头禅:“三年磨一建,两年磨二建”,这些都是在描述众考生对实务的“恐惧”。

2021年快进入4月份了,备考正是如火如荼的时候,今年哪些题材会成为今年案例的考试重点?

童鞋们,做好以下4点就比较稳了:

一、要有充足的时间备考

考友们都比较清楚了,实务一考就是三四个小时,考卷由单选题20道,多选题10道,一建案例题5道,二建4道组成。总分一建160分(及格96分),二建120分及格线各省各划,其中案例题一建占了120分,二建占了80分,这个比重可以说是相当之大。

所以建议你起码花2-3个月准备实务(二建的考生要注意了,时间紧迫)。

二、学会抓重点(三个方法) 

1、排除法

细心一点的童鞋都知道了,实务近5年的案例题基本是不重复的,那怎么办?

那当然是花时间华经理,把近5年的真题找出来。将过去考到的知识点在教材上标示出来,根据出题规律,用排除法,将2021年的考试重点圈出来。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对于一级建造师考生而言,想要轻松备考,考生需要高质量完成一建的老大难—实务案例题。一建实务案例题做题技巧有哪些?往下看↓↓↓


  1 )审题、理解问题的含义和考核内容。由于有些一建实务案例题目比较长,花费了很长时间审题,导致考生来不及答题。或者浏览一建实务案例题较快,结果导致不能真正确定命题者的考核要求,不能吃透模拟场景或业务活动背景材料中内涵的因果关系、逻辑关系、法定关系、表因顺序等内容,答题出现漏项、判断失误、答非所问等情况。

  建议:考生至少仔细审核两遍题目,第一遍审完后,仔细看一下要回答的问题;第二遍要带着回答的问题审题,对重要的、关键地方可以用笔画一下作为提示,或给题干适当分段已达到真正理解题意和考核内容。

  2 )分析背景材料中内涵的因果关系、逻辑关系、法定关系、表因、质序等各种关系和相关性。

  3 )思考、确定解答该问题的若干重点及可能运用的相关知识点。
  一、一建市政实务考试内容复杂

  一建市政这个专业的内容高度浓缩,涵盖给水排水、供热供气、垃圾填埋、桥梁、道路、地铁等多个专业,对毫无实际工作经验的考生来说难以消化和运用。

  二、一建市政实务***低

  虽然市政工程的考试热度一再上升,但是因其知识点密度大、考点遍布等特点,其***仍不高,市政实务科目考试***只有3%。

  三、一建出现改革,一建市政考试难度提升

  尤其是现在一建出现改革,市政专业人员执业要求本专业人员,导致市政专业在市场越发稀疏,从而提升了市政的含金量;

  这两年市政考生人数不断上涨,考试难度依旧很大,***平均分75分,***能通过考试的只有1万人左右。

  一建市政考试技巧经验分享

  1、一建考了这么多年,重复率是很高的,考的知识点就是那些,只是换了一个场景接着考。

  轻者恒轻,重者恒重,多研究真题,把真题弄的滚瓜烂熟,通过肯定时没问题。

  2、一建市政专业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各个章节的考点复杂,建议考生可以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绘制思维导图,帮助自己梳理各章节知识架构及核心考点。

  3、一建市政实务课程涉及到的专业多达7个,但是实际考试的时候主要以考试辅导用书当中的内容为主,不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理解一个专业术语,因为不太划算。

  4、建议分块系统学习,主要以习题练习+错题为主。
  4 )充分利用背景材料中的条件,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分层次的解答问题,并注意问题的问法。比如问你”某某事件是否正确?说明理由,并写出正确的做法”,你在答题时应该首先回答正确或不正确,在回答理由或原因;最后把正确的做法写出来,答题要严谨,层次清晰,内容完整。

  5 )解答问题针对性要强、内容要完善、重点要突出、逐层分析、逐步表达、依据充分合理、结论明确,有分析过程的尽量写出分析过程,有计算要求的要写出计算过程,有相关的知识点联系内容的可以点缀一下,尤其是要注意与考试用书的内容紧密结合。答案的评分标准一般以准确性、完整性、分析步骤、计算过程、关键问题的判别方法、概念原理的运用等为判别核心,标准一般按要点给分,只要答出要点基本含义一般给分,不恰当的错误语句一般不扣分,要点分值最少一般为0.5分。
2、找热点

无论高考中考,从热点出题都是近来出题人的套路了,所以你所选的实务专业,这几年有没有出现大的政策改革、大的社会热点,必须要重点掌握,因为概率性极高。

3、把2021年本专业主要实务老师的押题找出来

三、多写案例练感觉

初高中我们都知道了,啥方法都不如题海战术靠谱,很多同学长期不写字,有些到了考试现场字都写不出来,怎么办?

要有充足的时间备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