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周武王的登基大典是如何进行的?为何在商都举行?

2021-09-14 22:45 作者:鸣说历史  | 我要投稿

@本文提示:1、武王登天子位2、斩首示众3、承受天命

武王伐纣完成后,为宣示取代商朝的合法性、正统性,天子登位的典礼仪式迫切需要举行,商纣众叛亲离最后自焚而死,武王手持大白旗指挥诸侯,大白旗的意思是指打仗的正义性。诸侯都向武王行拜礼,武王作揖回礼,诸侯都跟随武王进入商的都城,商城的老百姓都在城外郊野迎候武王,于是武王使群臣告诉老百姓天下要降福了,就是说老百姓以后可以过上安稳的日子了,老百姓皆拜服。武王及诸侯们进入商城以后就开始了武王的登基典礼,分为两步:第一步斩首示众,第二部承受天命。

斩首示众武王一进城就来到了商纣自焚的鹿台,在战车上亲自用箭射向商纣的尸体,下了战车又斩下商纣的头颅,悬挂在大白旗上。然后又来到商纣的两个宠妃自杀的地方射了三箭斩下头颅悬挂在小白旗上。斩首公示于天下就是让那些商的附属国,商的臣民看的,宣誓周朝取代商朝是大势所趋,武王做完斩首的仪式后回到了军营中。

承受天命武王在斩首示众完成以后的第二天,商城的道路清扫一新,祭祀的社稷以及宫室整修一番,一百名强壮士兵扛着大旗为武王开道,叔振铎摆好常车(一张车,上面有日月大旗),周公旦手持大斧/毕公手持小斧站在武王两旁,还有其他的能臣武将手持宝剑护卫着武王,进城来到举行仪式的社坛,武王站在军队、群臣的前面并面对社坛,毛叔郑捧着明月夜取得露水,卫康叔铺好草编的席子,召公奭献上彩帛,姜尚迁来祭祀的牲畜,太史尹佚朗读祝文,大致的意思是商纣废先王明德昏庸荒淫,残暴百姓,这些事上天都知道。读完祝文以后武王再拜扣头,承受上天之名,登天子位。至此武王的登基典礼圆满结束,也标志着周朝的正式建立,这一年是公元前1046年。                   我们都知道牧野之战胜利后,武王登基典礼为什么不在周的国都举行呢?而是在商都而且在战争胜利立即进行登基典礼呢?我想有2个原因

1、在商都典礼能够震慑商的残余势力。

2、回到周的国都举行典礼势必夜长梦多,从牧野到镐京(今西安)500多公里班师回朝路途遥远,很可能引起商的反扑。

3、趁热打铁,牧野之战胜利周武王在各诸侯的威信空前,商的一部分臣民也被臣服,快速登基是不二之选。

周朝正式建立但是政局瞬息万变并没有稳定的迹象,商朝的贵族、遗民如何处置?有功之臣如何安置?各诸侯又如何管理?这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摆在了周武王的面前,周武王是怎样应对的呢?期待下文

周武王的登基大典是如何进行的?为何在商都举行?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