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诺奖开始公布,网友:有突出防疫贡献的中国,为何没获医学奖
2021年的诺贝尔奖,将会从4号开始,一直到11号开始,各类奖项分别公布。
就在刚刚,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戴维·朱利叶斯(David Julius)和阿登·帕塔普蒂安(Ardem Patapoutian),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作出的贡献,两位获奖者将分享1000万瑞典克朗奖金(约合736万元人民币)。

也就是说,每个人能拿到370万人民币左右,是不是发财了呢?可是一般来说,科学家都不是看重金钱!
你知道他们发明了什么吗?一个是利用辣椒素来识别皮肤神经末梢上对热做出反应的传感器。
一个利用压力敏感细胞发现了一种对皮肤和内部器官的机械刺激作出反应的新型传感器。

有些人觉得这个很简单,也就是一个传感器罢了,其实真正用外部工具来连接生命体,这本身就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以后说不定,可以利用这个来制作出“人体机器人”,那就比较厉害了,可以说潜力很大。
而有人说,这次又没有中国,确实,这一点也许值得反思,作为现在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每次在诺奖上面,都有点“力不从心”,还需努力!

是的,这一点,一直以来,都是国人不太理解的,我国人口那么多,从事各行各业的高科技人才也是数不胜数,尤其近些年我国的尖端科技并没有落后国际太多,为什么就没有几个人能够获奖呢?
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并不能一言以蔽之。总之在西方的评选制度之下,我们确实不太占优势。
这也导致,在国内,其实很多人对于诺奖关心程度并没有那么大,因为感觉确实离我们有些远了。

往年如此也就罢了,可是今年的诺奖出来之后,大家还是非常关心的,因为这两年全世界都饱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哪怕是现在到了2021年底,前段时间还在报道,全世界每天确诊新冠超过43万例,累计确诊2.29亿例。
但是具体落到国家头上,中国14亿人口,现如今每天的确诊人数最多也就是几十人而已!
为什么中国的确诊患者这么少了呢?或者说为什么这一两年中国的疫情控制这么到位呢?

那是因为,从一开始的武汉,选择封城牺牲一个城市,换取全世界的安全。之后我们严格把关,全民佩戴口罩,全民接受检测,全民开始接种。
这一切,是以牺牲经济效益为代价换来的。
有很多人质疑,这种做法,对于全人类的贡献,难道比一个科学家发明出先进东西对于人类的贡献大吗?

而且我们科学家研制的疫苗,也是目前防疫效果最好的,至今已经出口到了全世界。
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中国白衣天使,难道在这种生物和医学领域的最高奖,不应该被提及吗?

如果是贡献还不够,那么诺奖的评选标准依据又是什么呢?
又或者,等着颁给他们的,是诺贝尔和平奖?
...
对于诺奖,你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