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盘点之"自主三强":吉利、长城、比亚迪都打起了"技术牌"
2020年已过半,“自主三强”都交出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
6月,在自主阵营份额32%创出近年新低时,“自主三强”作为领军者,均表现出了很强的恢复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其中,吉利、长城6月销量增幅均超两成,强势提拉上半年整体成绩;而尽管“后补贴时代”下的新能源市场正经历“硬着陆”,比亚迪一方面积极发展燃油车板块以平衡行业大周期的负面影响,一方面稳步推进新产品与技术的落地。
而从近期动作的核心意义来看,无论是吉利的架构,长城汽车的三大技术品牌,还是比亚迪的集成众多顶尖技术的汉上市,三强不约而同地打起了“技术牌”。
领克暴涨吸睛 吉利4.0时代全面开启
6月,吉利汽车总销量为110,129辆,环比增长约1%,同比增长约21%。分类来看,轿车销量为37154辆;SUV销量为70167辆。
前6个月,吉利汽车显示出稳步回暖的态势,累计销量为530,446辆,完成今年全年141万辆销量目标的38%,蝉联自主品牌销冠,并持续跑赢大盘:1-5月市占率提升至6.88%,较去年提升0.53个百分点。
与往年类似地,博越家族和帝豪家族上半年累计销量均超过了10万辆,依旧是吉利的压舱石。
而今年上半年的领克品牌更加吸睛,6月总销量为13,214辆,环比上涨约2%、同比上涨约53%,连续三个月保持双位数增长(分别为12%、41%、53%),并创下过去七个月以来最高月销量表现。截止目前,领克品牌销量累计突破30万辆。

领克品牌的“增值效应”是显而易见的。数据显示,在增换购用户中,合资品牌换购领克的用户达65%以上,品牌换购达5%以上,领克平均售价达到15.6万元,成功突破自主品牌天花板,成为中国品牌高端化的成功案例。
回顾上半年,吉利汽车推出ICON、豪越两款全新车型,持续推动产品结构向高价值方向调整。
而展望下半年,吉利将推出两款全新一代CMA架构旗舰产品,A+级轿车Preface与中型SUV KX11,正是其从“3.0精品车时代”迈入“4.0全面架构体系造车时代”的最好证据。科技4.0时代,CMA架构将是吉利赢得“价值竞争”的核心武器。

此外,吉利在6月发布公告拟于上交所科创板上市,成为首批回归A股的大型行业龙头企业。业内人士认为,吉利打通境内A股资本市场融资渠道,有利于进一步多元化融资方式,补充公司未来布局“新四化”等战略发展所需资金。
长城“命悬一线”? 三大技术品牌加持转型
7月11日,长城汽车站在30年的新起点上,魏建军却设问“长城汽车挺得过明年吗?”而他自己的答案:“依我看命悬一线!”一时间刷屏了朋友圈。

从业绩上看,6月,长城汽车共销售新车82036辆,同比大幅增长29.6%,环比增长0.2%;上半年累计销售新车395097辆,同比下滑19.95%,跌幅继续收窄,且跑赢大盘。
总结长城汽车的上半年,可用两个关键词:“品类优势”与“产品攻势”。
“品类优势”看哈弗SUV和皮卡。哈弗品牌6月销量达46998辆,同比增长3.8%,上半年累计销量达262216辆,持续领跑SUV市场;而皮卡板块同样稳坐头把交椅,6月销售新车26680辆,同比大涨272.3%,环比增长18.4%。1-6月总销量达95854辆,同比增长47.7%,市场占有率近50%。

“产品攻势”则包含了长城汽车的新产品为其带来的声量。哈弗大狗、欧拉白猫、第三代哈弗H6重拳出击,一来延续其SUV领导者攻势,二来进一步拓宽其产品谱系,品牌元素更加多样化。
在业内看来,长城汽车的“命悬一线”更多不是“危”,而是“机”。日前,长城汽车公布了三大技术品牌,“柠檬”、“坦克”、“咖啡智能”,作为其在三十周年的新起点上,向全球化科技出行公司转型的利器。
对抗新能源大周期 比亚迪技术储备渐次发力
不同于乘用车大盘,新能源市场并没有如愿迎来春天。最新数据显示,2020年1-6月新能源乘用车上险量298597辆,同比下滑44%,连续12个月出现同比下滑。有机构分析称,受宏观经济下滑、疫情防控叠加影响,2020年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出现负增长已成定局。
那么,国内新能源龙头比亚迪过得怎么样?
6月,比亚迪销售新车33725辆,新能源车型售出了14165辆,而燃油车则售出了19560辆;今年上半年,比亚迪共售出新能源车型为60677辆,而燃油车总销量则达到了97951辆。
应该注意的是,新能源板块被燃油板块反超,并不是比亚迪的“玩世不恭”。当前,国内新能源市场已经进入了新一轮的下行周期,自去年7月份受补贴退坡影响至今未能恢复元气。
此时,积极发展燃油车板块,不仅能整体提振集团业绩,更能在为集团带来更大的现金流支撑,同时,更代表了比亚迪的造车能力与新能源技术能力同样获得了市场认可。

而尽管在大环境恶劣之下,比亚迪上半年的脚步显得不慌不忙。
今年3月,比亚迪开放战略升级,“弗迪系”从内供全面转向市场化;同月,刀片电池如期上市,将动力电池的安全性与续航能力提高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高度;4月份,装备了刀片电池的汉首次亮相,成为自主品牌已具备“豪华”资质的有力诠释;6月,比亚迪发布了全新的平台战略DM-p技术,夯实了其自上一代DM技术至今的插混技术佼佼者的地位。
分析机构认为,得益于新车上市的刺激与核心技术的持续发力,比亚迪新能源板块在下半年有望迎来拐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