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溯源 | 解决问题的四个历程
四圣谛
苦、集、灭、道
我想先提出“四圣谛”,四圣谛是四个颠扑不破的道理,在解决问题上提供了一个清晰明确的结构,相当好用。往下阅读时会发现这个结构对多数高效能工作者其实并不陌生,陌生的只是使用的语词不同。正念,就是在这大架构下的一环。明白整个大架构,将更能掌握正确学习正念的方向。既然是在解决问题,那么先以每个人都会有的感冒为例,基本上会经过以下历程:
(1)确认问题:感冒时有各种不舒服的症状,如打喷嚏、流鼻涕、头晕、头疼、发烧、咳嗽、四肢无力等。当我们去看医生时,能清楚地表述症状是非常重要的,这样医生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2)探究问题成因:看医生之前通常我们会思索,怎么会感冒呢?是哪天着凉了吗?还是被感染了?希望找到感冒的原因,下次才知道如何避免。
(3)问题最有效解决后的状态:我们希望尽快恢复到未感冒前体力与活力的最佳状态。
(4)有效处理问题的各种方法:医生开药,并提醒我们如何照顾自己,例如按时服药、睡眠要充足、不吃油炸刺激性食物或冰凉食物等。许多人也会自行探索如何能让自己更健康的方法并加以实践,例如运动健身、调整作息等。
再举一个例子,销售出去的货物被厂商退货:
(1)确认问题:搜集厂商的抱怨内容。
(2)探究问题成因:跨部门探究可能的种种原因,例如生产线出问题、人为疏忽、运送过程瑕疵、沟通不良等。
(3)问题最有效解决后的状态:问题获得解决会是什么样子,例如增加与厂商的信任、提升公司的信誉、增加销售量等。
(4)有效处理问题的各种方法:例如加强管理、生产线流程改善、加强人员的教育训练、改善产品设计、提升沟通效能等。
依这个模式我可以举出无数的例子,因为对任何有效能者而言,此问题解决模式是最有效的路径。坦白讲这个解决问题的架构并没有很特别,但功力的差别主要在于:
(1)确认问题时,对问题理解的程度是否足够完整与正确。
(2)探究问题成因时,对造成问题的原因是否能精准掌握而非自己乱编故事。
(3)问题最有效解决后的状态,解决问题的最高层次就是“不再犯”,也就是同样的问题以后都不会再发生。
(4)有效处理问题的各种方法,所提出的解决方法是否真正有效还是只是出于惯性或受私欲所引导。
其实,就时间发展的角度看,这个结构是两两互调的, A与B对调, c与D对调。因此依照时间发展流程,应该是B→A+D→C,亦即:B问题成因→A问题呈现样貌→D有效处理问题的各种方法→C问题最有效解决后的状态。
佛陀关注的主题是如何超脱人生无处可逃的各种痛苦,获得真正永恒且没有副作用的自在。因此他提出:
(1)生命中每个人都会遭遇的痛苦有哪些(苦);
(2)这些痛苦是如何造成的(集);
(3)当这些痛苦获得最有效的解决后会是什么状态(灭);
(4)永恒脱离痛苦的方法(道);
括弧里四个字集合起来就是“苦、集、灭、道”,这就是所谓的四圣谛,四个永久解决生命之苦的完整架构。所以四圣谛其实是相当科学的,一点儿神秘色彩都没有。
/////
文:《正念减压自学全书》胡君梅著
经授权使用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