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基础理论和模块化创作法

在没有参考的情况下,原创对于小白来说是不现实的。
绘画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无法脱离生活的。找大量的素材是普通人应该会的技能,并组合这此素材,高于生活的部分,处理素材。进而有自己的艺术表达,思想领悟。
零基础临摹
练习方法:用大师的长处来补自己的不足,明确目的,不贪多,找尖锐的特点的画家。找风格典型地去临摹。
(画师本人并不在意表面,而是从核心处开始推敲,而不色素堆积、形的位置,理解的部分则学不到)不建议复合型,不能泛泛地去学习,要选对画师。否则只能锻炼到手,技巧,熟练度,而不能锻炼到脑子,不会分析自己或其他作品的问题,是因为需要完善个人的绘画体系。
有目的地去练习,几张后,找照片运同所临摹学到的东西,将照片画下来。
⭐️创作模块锁定法
前提:有一定基本功
例:学习斯契米德
注意:画家的构图形式,绘画技法,用色模式,独特性,边缘空白空间,边缘松动,干/油笔刷,饱包合度高且协调
整合画面的能力:提炼并做测试
表现技巧:笔刷,配色
练习:去找琐碎细节、归纳感。
练习习作:记住锁定的技巧,并发展自己的绘画语言。
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是逐渐将学习其他大师的绘画语言并熟悉锁定的创作语言后,降低某些学习的比例,发展出个人的比例。
零基础色彩练习
练什么?
1阶
临摹:带目的性,锁定目标
例:针对性练习某张画作的笔刷、氛围等。
注意:能力弱(单项✔多项✖ 目标性要强)
色彩:准度
训练目的:对色彩的敏感程度(要求:临摹对象-画师画稿✔无压力的颜色✔选有边界感的笔刷✔照片✖)
要求:1.仔细的选色观察状态 2.色相-色环、饱和度-左右值、明度-上下值
2阶
色彩写生(颜色的判断能力)1.造型 2.上一阶是画师的画稿,只是色彩的准度练习。
色彩兼容:即概括,可以眯着眼观察图片感觉
初学者:需要反向练习,因为复杂是建立在简单之上的,我们看到的只是最后的画面,需要倒推艺术家最开始看到了什么。
步骤:1.类似的颜色做大块分割.眯着眼观察
2.细分-有压力的笔刷,形状稍分即可
3.肌理✖好看✖画对颜色关系✔
4.仔细观察并概括,笔刷要大一些
5.抽象化,兼容
3阶
光色理论(熟练与客观逻辑)
一个球:1.亮部 2.灰部 3.暗部
亮部:光分为:1.强:固有色被大幅度改变 2.弱:固有色还原清晰,与亮度无关
灰部.光弱,固有色还原清晰
暗部.光分为:1.室内:环境光、漫反射 2.室外:天光(原理:1.平衡原理-互补色*-视觉适应 2.漫反射原理-反射的区域 )*区分漫反射与互补色原理,互补色为光色流动原理,例灰色在不同背景下的视觉感受不同,我们需要主观加上这个互补色。漫反射与之无关。
总结:1.感知2.兼容3.光色理论、大脑思考
这就是客观色的使命,为后面的半主观色,主观色做铺垫。
学习色彩的心路历程(线条与色彩的不同训练方式)
颜色来源:1.客观色:视觉逻辑,预判不同色光重的固有色变化,真实感比较强
2.半主观色:修正色彩参数,设计色彩节奏,色调平衡与色彩倾向,增加一些主观的颜色
3.主观色:色彩心理,感知协同,高阶审美,美学观念,完全根据主观来主导画面颜色
写生创作(审美宽度)
心理颜色,主观感受、并不盲目追求写实。
(可以在创作中注入自已的想法、感和协同一音乐、心理颜色,韵律感觉用来作画,看着音乐作画出的颜色,应用到画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