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羽孝希纯木,V15S,敏冲和雷神软

丹羽孝希纯木可以说是最契合代言人的球拍,因为这支底板的控制和旋转堪称天下一绝。虽然绝对速度和绝对单板质量很难超过纤维板,但你要侧切的是,你很难找到那支底板比它更能抓住球。就算张本智和alc标榜拥有良好的抓球的感觉,但它还是不如丹羽孝希纯木。当然了,张本智和alc确实比波尔alc更抓球,尤其是拧拉堪称一绝。
斯蒂卡在纯木时代是绝对的王者,但今时不同往日,当今最佳最顶级的纯木应该是丹羽孝希纯木。为什么呢?因为斯蒂卡在塑料球时代其实已经不怎么开发新品纯木了,它算是放弃了高端纯木,或者说也很难做出高端纯木。如果斯蒂卡没有高端纯木,那么别人会有么?唯有victas了,它把七夹丹羽孝希纯木做到了极致,通体炭烧,而且炭烧工艺和结构是结合得很好的。不只是如此,丹羽孝希纯木之所以能成功,我觉得有一半得归功于v15系列的成功。单纯底板好,你配套的套胶上不去,最后的效果可能就七七八八。丹羽孝希纯木做到了最佳纯木的水平,v15做到了顶级德套的水准,二者合一,就是满分的水准了。丹羽孝希纯木配两面v15,综合水准是媲美蝴蝶的。
丹羽孝希纯木正手配v15e是绝配,比v20de更舒服,更有裹球的感觉,有更好的旋转和控制。这里倒不是说v20de不好,v20de更适合纤维板,尤其是更适合内置。丹羽孝希纯木贴v20de显得有点发硬,虽然不闷,但整体的支撑力感觉过于强大了,甚至是影响反手的通透性。
丹羽孝希纯木这板子有点类似蝴蝶,蝴蝶的底板就是不适合贴太硬的反手,很容易影响通透性和控制性。最开始贴的尤拉敏冲,它是40度的,虽然速度不是极快,但裹球是真的好,反手随便反撕,随便反拉,都是稳中有快。如果要求不是很高,反手配尤拉敏冲,丹羽孝希纯木就很好打了,无论是拧拉,还是摆短,或者反撕,都很好控制。随后我试了尤拉雷神软42.5度,拧依然是不难,但裹球感就下降了!按道理说雷神软其实不硬,但因为它是旧款套胶,是40+塑料球之前的产物,所以它对塑料球的兼容性不是很高。虽然雷神软不难用,但裹球感觉差点意思,手感上不太畅快,还不如用尤拉敏冲。虽然敏冲和雷神软都是旧时代的产物,但敏冲更软,所以就更裹球一些。
再接着,我反手换了v15s,我的预期其实是比较高的。但略显尴尬的是,v15s虽然是45度,但很明显的配丹羽孝希纯木就不是那么裹球。虽然不难用,但它们的组合就像是波尔alc反手配elp。elp其实也是45度,而v15s同样是45度,感觉都类似,略硬,胶面不易裹住球,弹其实不算弹。但无论是借力还是发力,都感觉球难以陷入海绵里面去,打球的感觉就是在胶皮击球,海绵的参与度都偏低,底板的反馈感也是比较生硬的。
说老实话,v15s配丹羽孝希纯木很像elp配波尔alc,一开始我是没想到的,但确实是都不好打。反手配胶,丹羽孝希纯木还是得往软一点的配,否则胶面难以裹球,反手建议用v15L,不建议用v15s;反手建议用尤拉敏冲,不建议用尤拉雷神软。估计硬度类似v15L的龙吟是适合丹羽孝希纯木反手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