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江户幕府末期的“倒幕四强藩”为什么都是关原之战的西军后代?

2022-11-17 14:38 作者:御鬼人  | 我要投稿

日本江户幕府后期,日本兴起了“倒幕运动”,而“倒幕运动”的主力军就是“倒幕四强藩(长州藩、萨摩藩、肥前藩、土佐藩)”。有意思的是,江户幕府实际创建于关原之战,而“倒幕四强藩”都是关原之战的西军后代。比如长州藩的藩主家就是西军总大将毛利辉元的后代子孙。

萨摩藩的藩主家是西军名将岛津义弘之后,肥前藩的先祖锅岛直茂当时也参加了西军。土佐藩的藩主山内家虽然当时属于德川家康统率的东军,但属下的很多藩士都是西军大名长宗我部盛亲的家臣之后。那么江户幕府末期的“倒幕四强藩”为什么都是关原之战的西军后代呢?

关原之战后,德川家康将对德川家有潜在威胁的原西军大名和亲丰臣大名都安置到了日本西部(主要是中国地方、九州岛、四国岛),将德川家的亲藩、谱代和亲德川的外样大名安置到了日本东部。最富庶的近畿和关东核心地区则由幕府直辖,幕府的都城江户就位于关东。

于是江户幕府对日本的统治格局就是依靠日本东部各藩,压制日本西部各藩,比如有名的“参觐交代”制度就是对日本西部各藩的伤害要大于对日本东部各藩的伤害。而祖上站错队的日本西部各藩对此也只能“哑巴吃黄连”。然而江户幕府“扶东压西”的统治却产生了两个“反效果”。

第一个反效果是:因为江户幕府“扶东压西”的统治,所以日本西部各藩的统治危机和经济压力要比日本东部各藩严重,迫使西部各藩不得不实行更为激进的改革(如萨摩藩)。再加上西部各藩在地理位置上更靠近国际航道,这导致西部各藩的“开国”和“维新”要早于东部各藩。

第二个反效果是:江户时代中期开始,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传统武家体系衰落,各藩的藩士逐渐演变为脱离领地的社会阶层。江户幕府“扶东压西”则加快了西部各藩的传统武家体系解体的速度,导致西部各藩的主导权逐渐落入藩士手中。而藩士是日本最支持“倒幕”的群体。

江户时代后期,日本西部各藩因为更早地实行有效改革而快速崛起,西部各藩的主导权还落入对幕府不满的藩士群体手中,江户幕府的“扶东压西”失败了。而在崛起的西部各藩中,实力最强的就是藩主先祖加入西军的长州藩、萨摩藩、肥前藩和藩士多为西军后代的土佐藩。

可以说实力最强的长州藩、萨摩藩、肥前藩、土佐藩也是最希望“倒幕”的。正因如此,长州藩、萨摩藩、肥前藩、土佐藩最后成为“倒幕四强藩”。由于长州藩、萨摩藩、肥前藩、土佐藩的倒幕人士多是关原之战的西军后代,这也让“倒幕运动”多了一份宿命色彩。

江户幕府末期的“倒幕四强藩”为什么都是关原之战的西军后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