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高敏感人群生存指南2.0

2023-01-24 14:29 作者:苏珞_SLC  | 我要投稿

1-容易捕捉他人的负面情绪,而自己无法消化


01:22



01:33

捕捉他人负面情绪后无法处理

Why:共情了别人而唯独不是自己

共情自己是发现自我的“锚点”


02:29

要为所有人的情绪负责

担心他人会不高兴——只是内心的担忧和害怕,实际上不一定发生 于是我们将负面情绪揽到了自己内心


03:52

只要对自己有心疼和同情,就会有力量解决


04:30

让所有人满意,喜欢本来就是一个不可能的事情——这是对自己的束缚


04:52

“这是属于ta的球,我有不接的权利”



04:55

2-被他人讨厌让我怀疑自己 与上面不同的是,这里是直接面对着负面情绪


06:18

这个时候一般将其换算成本能反应,在适时进行反击,而不是将其归类为自己的问题,这也是我们需要学会自我共情的原因。不要因为他人之过错惩罚自己



07:58

3-无限循环“是不是我的错”

Debuff:自责

有建设性的自省≠内耗式自我批评(本质不同)

建设性自省:从经验中学习,改进自身不足(对事不对己)

内耗式自我批评:陷入无限内耗之中(对己不对事)

这容易带入到情绪漩涡之中——沉溺于熟悉的痛苦之中,自己成为了等着被拯救的弱者


09:42

记录心情≠放大痛苦(这两者是有区别的 感到释然的时候点到为止便可,而不是陷入绝望)

我们需要做的是躲开那不断发球的“发球机”/搬走那“发球机”,而不是继续被打

如果问题陷入于“我是不是哪里错了”而不是“我是不是可以把这里改一下”,那便需要打住



10:25


“分清自己的事和别人的事”(即课题分离

个人负责处理自己的课题,不干涉他人,也不让他人干涉

因此我们需要弄清什么是“我的课题”

“我能共情自己,也能共情他人”可以在自己和他人之间选择情绪切换

这个过程是循序渐进的,不要操之过急

我们的交往方式是一个长期的“状态”

改变可能是一个瞬间,但瞬间的累计慢慢就可以变成独属于自己的生命图案











高敏感人群生存指南2.0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