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里的吃喝:那年中秋月圆,苏州中产之家最后的欢宴

人到中年,最幸福美好的事情大概就是衣食无忧,有钱有闲吧?如此岁月静好,夫复何求?
可这样的日子过久了,难免也会觉得空虚无聊,就会没事自己找点事,给心灵找个寄托,让自己有点成就感。
比如世居苏州的中产乡绅甄费,便是如此。
甄费字士隐,家住在苏州阊门外仁清巷葫芦庙旁。他在红楼开篇出场,此时已然年届半百,自然早就没了功名之念,“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生活过得十分悠然惬意。当然美中稍有不足,甄士隐没有儿子,只有一个爱如珍宝的女儿甄英莲,这年刚刚三岁。
甄士隐闲来无事,与寄居在葫芦庙中的落魄书生贾雨村相识,一来二去便熟了,常在一起喝茶聊天,很是投缘。看到贾雨村虽然穷困,却富有才华、胸有大志,便心生出了爱才之心,想要资助他成就一番事业,却苦于没有一个合适的机会。
这一年中秋月圆,甄士隐记挂着独自住在葫芦庙中的穷书生,便草草结束了家宴,亲自来到葫芦庙中,邀请贾雨村来家中饮酒赏月。

贾雨村欣然应允,与甄士隐“款斟漫饮”。二人言语投机,越说越开心。这时“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一派其乐融融的节日氛围。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更是无比美丽动人。
贾雨村顿时诗兴大发,借着酒意吟咏道: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
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这诗虽然诗味一般,但十分应景,且极有气魄。旁边的甄士隐不禁鼓掌称赞,并斟酒祝贺:贾兄这诗气魄非凡,将来必有大展宏图的一天。
贾雨村干了这杯酒,却深深叹息道,我空有一身才学抱负,可惜囊中羞涩,连进京赶考的路费都没有......
早就存心要帮助贾雨村的甄士隐不等他说完,便主动提出,自己愿意相助。随即便拿出了50两银子和两套冬衣,送给贾雨村。他还给贾雨村计划好了出行的日子:4天后的19日是黄道吉日,可以出发。等你一举高中,我们明年冬天再相会。

面对甄士隐的热情洋溢,贾雨村却是神情淡淡。他接了这份资助,“不过略谢一语,并不介意,依旧吃酒谈笑。”毫无感激在心的激动和开心。
如此,真不是受助者应该有的态度,是不是?无奈,甄士隐还就吃这套,他觉得这才文人清高的本色。嗯,贾雨村要是为了银子立刻就对自己感激涕零,让真让自己瞧不起呢。
这场两个人的中秋欢宴一直喝到半夜,才各自回去安歇。甄士隐了却一桩心事,回屋大睡去了。而贾雨村呢,他止不住内心的激动,回去后便收拾行装,第二天天刚亮,便动身前往京城去了——他才不愿意等到甄士隐给挑中的黄道吉日呢。对于骄傲的人来说,受人恩惠其实是一件很难为情的事,还是别见了吧!
贾雨村果然如甄士隐所期待,不久便一举得中。此后岁月,他又攀上了四大家族,一步步高升。而他记得甄士隐的,只是曾在他家中偶然一遇的丫头娇杏。曾经他就任应天府知府时,恰好遇到被拐卖的甄英莲。得知这个女孩就是恩人甄士隐的女儿后,他只不过叹息一声,就不再过问,一任英莲流落到薛家为婢为妾。

曾经的恩情抵不过现实的利益,贾雨村如此,大多数人也是这般。
贾雨村走了,甄士隐继续过他悠然自在的中产生活。他以为,这样的美好日子,他可以一直过下去。哪里料到,意外竟然来得无比迅猛。转过年元宵节时,女儿英莲意外走失,随后葫芦庙失火,甄家的房子都烧成了瓦砾。接着又遇到天灾人祸,加上甄士隐不善经营,家境迅速败了下来。在日复一日的贫病交加中,甄士隐终于心灰意冷,选择了出家逃避,留下妻子依靠父亲勉强度日。
岁月苍茫,谁能想到那场宾主尽欢的中秋夜宴后,一个中产之家风流云散,一个落魄书生却青云直上。两个人命运逆转,人生之变化莫测,白云苍狗,岂一声叹息可以概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