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galgame翻译见解]语境与翻译中的平衡问题

2020-08-30 18:02 作者:Shinki_Sakura  | 我要投稿

写在前面

本人为业余翻译爱好者,本文为个人在galgame翻译过程中的产生一些感想见解,主要写来给本日语翻译交流社团内部作为参考,如与您接受的专业翻译教育有所出入欢迎交流指正,本系列会持续更新(包括汉语中的欧化\日化问题,语言的视觉歧义问题,galgame翻译的原型与意象问题,新手翻译容易出现的语法问题等),后续会结合galgame文字特点,艺术特点,附上一些galgame文本翻译以作例证。

正文

对于一个句子翻的过少,甚至有成分没有翻出来,这是很多初学者难免会犯的问题。有些是因为自身日语水平不够而模棱两可,或是直接回避,这是翻译的大忌。随着翻译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个问题很大程度上会消失,但是却有可能出现另一个极端——翻的太多。有些句子语境不明,的确应当将其进行适当补充,但是许多人却容易引申过度以致穿凿。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在确定的语境中,言语是不可能产生歧义的,除非你想人为制造歧义。我们也可以反过来想想,为什么日文文本中要把这些东西省掉?而为什么你在这些词语被省掉之后还能正确的理解句意?问完这两个问题之后,再看看为什么自己一定要把这些东西补出来?事实上,之所以会出现你不得不补充大段大段原文本并没有出现的成分,大多是你没能在上下文成功建立起语境,而不得不通过这些补充说明来掩盖自己的蹩脚。


孔子说:“《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汉语本就是一种含蓄,尚简的语言(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文言文能少写字绝不多费墨水)。在这一点上日本人可能并没有那么尚简(敬语地狱),但是就含蓄而言,日本人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没说出口的东西往往比说出口的更重要,更摄人心魄。“月色真美”的潜台词是“我爱你”,但不意味着一定要把那三个字说出口,为什么先把爱说出口的人就输了,因为言语的力量不在于说出口的话本身,而在于其后不可言说的语言重荷(语境)中,所谓看破不说破,大抵如此。


说回翻译,我想首先抛出这样一句话“翻译的越详细恰恰离原意越远”,这话看起来很矛盾,但是如果理解了我上面说的那段话,大概就能理解我说的是什么意思了。一来,冗长的句子破坏了汉语简洁的美感,二来,补充的太多(而且补充也是一种个人的理解)也容易扼杀掉原句会有的弦外之音。但是如何在控制好翻译的同时,又想尽量的保留弦外之音?这绝非易事,而且可以说,如果能熟练地做到这一地步,那就已经臻于翻译的佳境了。但是我希望大家可以在平时翻译的时候,有意识地去思考一下,或许会给你的翻译带来不同的思路。


说的这些大家可能感觉也都很抽象,可能看完了也不知道在讲什么。在这里我给大家讲一个实际一点,也是比较基础的方法,在审视自己翻的句子时(特别是长句),可以思考下,我补充的这个成分是不是必须的?如果删掉会不会影响读者的理解?如果不会,那我建议你删掉,而且大家在书写长句时也更容易产生句式糅杂的问题,所以审视审视自己的文本,问问自己,我翻译的每一个字都是必需的吗?试着删节自己翻译中不必要的词语,我相信初学者的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的。


最后我想强调一点,我并非一味排斥翻的太多,而且对于文本翻译来说,我翻的多一点,把意思讲的清楚一点,总比造成意味缺漏、混淆的结果来的好,保留弦外之音也不是说要你故弄玄虚整个谜语人出来,翻译必须做出决断,必须有所侧重,希望大家不要剑走偏锋。就像玲奈亲说的那样,平衡才是最重要的。


[galgame翻译见解]语境与翻译中的平衡问题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