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终于想起我了:富士X-E4使用体验


富士推出X-E4的目的在我看来简单而明确,X-E产品线已经长时间没有更新,X-E3依旧使用着X-Trans III的CMOS和处理器,而X-T,X-P,X100产线已经全部布局完毕,可换镜头的中端类旁轴体系还缺一口气,2021年,富士终于把这口气给补上了,由于是可换镜头设计,X-E4针对的人群是喜欢日常或是出游携带类旁轴外观与紧凑便携,同时觉得X100V的价格与可扩充性不适合自己的人群。

我入手的是带手柄与指柄的套装,手柄的用处在于增加握持面积,避免头重脚轻的握持感,对于较长的镜头搭载更为友好(例如XF56,XF16-80,XF90之类的较长镜头),而可以装在热靴的指柄则是全天候适合,无论是什么镜头,这个小玩意都能减少握持疲劳度。



手柄做工与贴合度都很不错,不会阻碍电池替换,也留出了机身底部收音孔的位置,由于卡槽的兼容设计,能节省一个快装板,直接上脚架。
指柄的细节设计很不错,无论是贴合机身还是手指的部位都有软橡胶垫片覆盖,保护机身的同时也增加手指摩擦力。


总的来说这次的原厂附件品质还是挺到位的,质感色泽的一致度都OK,对于手头已经有变焦镜头或是大光圈定焦的用户来说足够实用。
以下只是个人观点仅供参考:X-E4的外观精髓还是机顶与机底那两条银色相互呼应的边框感,上了手柄就会遮住底部银色,少了一分灵气,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装XF16-55或是XF50)是不会上手柄的。

下面再简单说说二代XF27这枚饼干头,这枚镜头被追加了WR三防以及带标识的光圈档后成为了二代镜头,相比之前更加适合全天候运作(雨天扫街,生活记录)。



镜头附带有复古的内收式遮光罩,最后一枚镜片很靠近卡口处,光圈环的档为感明晰,以1/3档为步进,对焦速度以及噪音与一代并没有明显区别,并伴有较为明显的呼吸效应(毕竟饼干头),当然,没有多人会用这枚镜头拍摄视频,它的紧凑轻便与三防是为扫街与抓拍照片而生。
差点忘了说,这次X-E4用了新的铰链,追加了延长壁之后,触控屏幕可以向上翻折后自拍了:


当然,追加了一段摆臂的好处不仅仅是自拍,也能让触控屏拥有了更为自由的翻折角度,尤其是居高向下拍摄时,屏幕可以做出更大的翻转保证取景便利性:


软排线被固定在支架中央,以避免在自拍时因为遮挡EVF激活光线感应器而关闭机背LCD取景。
最后说下实战感受,为了外观简洁与指柄,X-E4把后拨轮和D-Pad取消了,使用上虽略有不便,但对于扫街来说,实现做好预设就OK了。
电池是祖传小电池,目前大电池还是X-T4和GFX100S独一档,储存卡槽与电池仓在一起,至于续航嘛,我外拍时都是接着外衣袋子里的超薄充电宝的(个人的使用习惯),所以这一点倒是不担心,一天的外拍,电池满电,充电包掉了两格电量(10000mAh)。

下面的片子都是X-E4配合XF27二代饼干头,使用Pro Neg Hi胶片模拟拍摄,对焦速度很不错,只是略有咔咔的对焦噪音,我是带着耳机边听音乐边扫街的(物理降噪开启):












对我来说,这个口袋小机器给我的体验很好,虽然没有10bit色深的视频与机内防抖,但以此为代价换来了可以装进口袋的便携,对于日常携带更为友好,同时有着比前辈(X-E3)更丰富的胶片模拟,是个很得体的通勤机,换句话说,X-E4是台能够大部分融入生活的机器。
如果一台机器能够被大家乐于每天带着,仅这一点,就足够吸引了。

纵观市场,能把紧凑+可换镜头这两点吃透的厂家真的已经很少了。
X-E4适合你吗?
不一定,但对于喜欢拍照喜欢带着小机器扫街的那部分朋友来说,这是个值得考虑的新机器。
(下图为官网截图,参数为机身+电池+储存卡后的数据,不含镜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