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党去工业化?不,3V和航空的执着是戴高乐永远追赶不了的高度

英国皇家海军的转折点——CVA-01航空母舰取消:
1966年2月,CVA-01项目正式中止;旋即海军部长,第一海务大臣辞职。1972年1月,鹰号航空母舰退役,1979年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退役,自此英国失去了大型舰队航母,也失去了舰队远洋打击能力,而这一切要直到42年后才逐步恢复。
1976年的皇家方舟号
新型航母研究始于50年代
早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海军部就已经提出了多种新型航空母舰方案,其涵盖2-3万吨级的轻型航母,3-4万吨级的舰队航母甚至5万吨级+的舰队航母,其中“1952年航母方案”已经提出了具有现代航母特征的5.3万吨方案。 但这个时期海军并未对航母排水量大小做出最终决定,虽然事实上英国二战末期的马耳他级航空母舰计划满载排水量已经接近6万吨,同时舰载机也越来越大。
英马耳他级航空母舰,被取消
回过头来看看,整个50年代,英国主要精力则是放在胜利号航空母舰(光辉级航空母舰三号舰)的改装,鹰号的完工和改装以及皇家方舟号的完工上。
同时因为高昂的改装费用和漫长的改装时间(注:1950 年至 1958 年间,胜利号进行了持续8年多的改装,耗资达到3000万英镑),英国海军退役了三艘
光辉级航空母舰
,两艘仇怨级航空母舰共计五艘当时的大型舰队航母。
胜利号航空母舰与皇家方舟号、赫尔墨斯号
CVA-01正式起步
这种种事情或许的确让英国海军没有太多精力去设计建造新型航空母舰,但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断档期”,让英国人迟迟没有从头到尾完整进行过新时代航空母舰的建造全工程。 当然到了50年代末,英国人发现随着航空工业的迅猛发展,航空母舰舰载机的重量和尺寸不断增大,未来的新式战机恐怕连最新改装完的胜利号航空母舰都很难进行操作。于是在1960年,舰队需求委员会开始进行研究,最后进入终选的共有六种方案。
1963年首飞的,S2B(掠夺者攻击机)最大起飞重量已经达到28吨
这6种方案的排水量位于4.2万吨到6.8万吨区间,其中排水量最类似日后CVA-01的5.5万吨方案预计成本为4艘2.4亿英镑,可以携带49架类似掠夺者攻击机大小的战机。 61年海军委员会最终确定,下一代航空母舰排水量应该不小于48000吨,可以用以操作运营下一代舰载战斗机/攻击机,并根据最新需求拟定了35号方案。当时预计首艘新航母将于65年开工,67年下水,70年开始试航,71年形成初始作战能力。
6.8万吨方案,对标的是福莱斯特号航空母舰
62年,英国海军用35号方案与上至美国福莱斯特号航空母舰和下至法国福煦级航空母舰进行了对比,并从五种方案中最终确定了53号排水量5.3万吨的方案。其可以搭载36架战斗机/攻击机,4架预警机和8架直升机。但就在同年海军大臣又要求再研究4万吨级方案,出现了一定变数,但未造成太大影响。
CVA-01
核威慑打击能力与英国海军
很长一段时间,英国的核威慑力量都只有轰炸机携带的自由落体核弹(注:蓝钢准备时间太长,也太不靠谱,故不计入在内)和租借美国的雷神弹道导弹(1958年开始部署,射程2400km)。
雷神弹道导弹
但很明显,亚音速轰炸机携带自由落体核弹高空突防无力而雷神弹道导弹准备时间过长、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都难以满足需求,这导致势必要开发新的核威慑打击武器。
而随着1955年开始蓝光弹道导弹计划因为耗资预计超过5亿英镑而被取消,英国人的努力宣告失败,转而天弩空射弹道导弹开始在1960年走进英国人的视野。
天弩空射弹道导弹
英国曾经计划购买100枚该
空射弹道导弹
作为空基核威慑力量,甚至还准备专门开发专职的轰炸机。该导弹长11.66 m,翼展1.68 m,弹体直径89厘米,弹重5吨,最大速度12.5马赫,最大射程1850公里,装备W-59热核弹头。
英国准备专门开发的轰炸机模型
但最终以项目被
麦克纳马拉
砍掉,英国无力单独支付而告终。最后英国人选择了
决心级战略核潜艇
+北极星潜射弹道导弹这对组合。
平心而论,决心级战略核潜艇+北极星潜射弹道导弹的项目组合非常成功,4艘决心级战略核潜艇造价约为1.6亿英镑,并于1968年开始执行核威慑任务,空军失去了一项专属任务。
决心级战略核潜艇
虽然说,
战略核潜艇
是“国家重器”,执行着核打击威慑任务,但其实其对海军没什么增益作用,甚至还要瓜分军费预算,同时还要分出一定的护航部队。历史上,就在决心级战略核潜艇+北极星潜射弹道导弹的项目敲定的1963年,新航母数量被削减到3艘。
同时为了快速推进决心级战略核潜艇建设导致人手紧缺,无法及时对CVA-01号进行详尽的设计,使得完成设计又延后了一段时间,到了66年方才完成。
CVA-01想象图
工党
上台,项目取消
1963年,内阁终于同意建造一艘CVA-01航母,这艘新型航母将取代胜利号和皇家方舟号航空母舰,而鹰号和赫尔墨斯号(竞技神号)则会继续服役到1980年前后,新型航母预计将在65年下达订单,但实际
招标
因为财政问题被延后到66年。
CVA-01
1964年10月,
哈罗德·威尔逊
领导的工党执政,其旋即提出了军费削减计划(69-70军费削减到20亿英镑,比原先预计减少4亿英镑),在空军的TSR-2,P1154,HS681被取消后,再经过了二选一的抉择,1966年,CVA-01也被正式取消,取而代之的是50架F-111K。
当然,F-111K也取消了
从这以后,英国海军叱咤风云,横纵大洋的时代结束了。
假如CAV-01成了真
这次我们就根据遗留下来的资料,大概还原一下CAV-01最终确定方案,大概长什么样子。
CAV-01预计全长282米,全宽56米,标准排水量55400吨,满载排水量64000吨,可以搭载36架F-4鬼怪 II战斗机(注:后面确定为F-4K)和布莱克本掠夺者攻击机、四架预警机、五架
反潜直升机
和两架搜索--救援直升机。
CVA-01最终方案设想图
在动力系统方面,CVA-01将采用6台Admiralty锅炉,配备3台帕森斯船用汽轮机公司的
蒸汽轮机
,采用三轴推进(德国:?),总推进功率表为135,000马力(101MW),据部分资料称其锅炉蒸汽温度达到538℃,压力6.89MPa,发电功率可达20.2MW,采用3.3KV输电系统,预计最大航速为30节,最大航程7000海里。
CVA-01
CVA-01的甲板布局也比较奇特,其装备两台升降机(21.95*9.41米),其中一具布置在舰体前部、舰体建筑前方,另一部则布置在舰尾右舷,升降机单台承重重量为34吨。
而舰体建筑右侧则是被称为“阿拉斯加高速公路”的通道(10.4米宽),可以用于战机滑行,用于进行飞机流转,而其飞行甲板承重为31.75吨,适应F-4K和掠夺者S2的操作需求。
CVA-01甲板布置
另外一个奇特点在于CVA-01的
斜角甲板
角度只有3.5°,其设计采用降落甲板左移(以舰尾方向),形成所谓“平行甲板”,据称增加了停机面积,使飞机着舰和回收更便利,至于实际操作怎么样就没人清楚了,但也不失为一个有趣的尝试。
CVA-01模型
CVA-01预计装备2台BS-6弹射器, 其弹射行程为76.2 米,能将6万磅(约27.22吨)战机加速至120 节(注:不同来源为25吨/115节),最大弹射能力为7万磅(约31.75 吨)。而
拦阻索
则配备了4根,拦阻索可以制动重18.14吨,速度112节的战机。
而其机库尺寸为200米* 24米,飞行甲板的尺寸为269.4米*58.2 米。在传感器方面则是配备了984型雷达,并装备两套“海标枪”区域防空导弹系统(中远程、中高舰载防空导弹武器系统)作为自卫手段。
舰尾还布置了两套“海标枪”舰对空导弹系统
而在舰载机方面,如无意外在一开始服役的70年代,CVA-01会如历史上一样装备F-4K战斗机和掠夺者S2攻击机以及塘鹅AEW3预警机,并配备海王 HAS2和威塞克斯直升机(英国版H-34)。
F-4K战斗机
而在下一代航母尚未服役,当前作战飞机寿命濒临耗尽之时,根据CVA-01相关性能参数,则或许会学习美国海军采用超级大黄蜂战斗机和E-2D进行过渡,并可能配备
EH-101直升机
。直到本世纪初,开始建造新航母接替其使命。
超级大黄蜂战斗机
而历史上经过与王室沟通,三艘CVA-01拟定被命名为伊丽莎白女王号、爱丁堡公爵号和
威尔士亲王号
,可惜在1966年烟消云散。
CVA-01航空母取消的背后
英国政府战略重心倾向错位
虽然英国是个传统意义上的海洋国家,但是在二战结束以后海军军种地位反而逐步削弱。步入后二战年代,英国各届政府沉迷于远程空基力量和核投送能力,同时由于对欧陆的承诺与责任,在陆军的投入也水涨船高;相对来说海军并不受到重视,处于“三等人”地位。
美国合众国号航空母舰既是战略的产物,也是战略斗争的牺牲品
1960年前后,英国海军在国防预算中的份额大致保持在25%左右。以59-60财年为例,英国海军部预算为3.7+亿英镑,约占国防预算的比例为24.5%。
作为对比,59-60财年。陆军部预算为4.41+英镑,约占国防预算的比例为29.1%。空军部预算约为4.93亿英镑,约占国防预算的比例为32.5%。从预算上,海军是名副其实的“三等人”。
以火神(Vulcan)为代表的三V轰炸机共生产了329架,体现了英国对空中远程打击力量的重视
在60-61财年,英国海军的请款为3.975亿英镑,而其中用于采购的预算为1.21 亿英镑,细分下来用于新船、飞机和相关设备的净估计值仅仅略高于1亿英镑。
根据英国下议院的数据,最初六艘“郡”级驱逐舰(前6艘为61年及之前财年采购)的总成本约为 9000 万英镑,每艘为 1500 万英镑;而CVA-01成本国防部预计为6000-6500万英镑,财政部预计为1亿英镑。对比不小的军舰需求,英国海军预算可谓捉襟见肘。
82型驱逐舰/布里斯托尔级驱逐舰
我们之前也提到过,战略核潜艇是“国家重器”,执行着核打击威慑任务,但其实其对海军没什么增益作用。事实上也是如此,在决心级核潜艇拨款建造如火如荼的63-64,64-65这两个财年,海军的预算占比并没有明显的上升,反而导致CVA-01拨款和设计一拖再拖。
而5艘全新的战略核潜艇则是瞬间无异议的被通过(注:被工党政府取消一艘)。可以说英国海军自身的需求得不到相应的重视,反而不得不为政治让路。
决心级战略核潜艇占用了海军本身的采购经费,而英国海军并没有获得什么
事实上,英国在
冷战
、70年代前先后参与了
朝鲜战争
,苏伊士危机(
第二次中东战争
),东南亚冲突(马来、印尼冲突),
中东
等数十场战争冲突,以航空母舰为首的海军编队都发挥了不错的效果。
如果说美国从朝鲜战争中重新意识到航母的重要性的话,那英国的醒悟则要到CVA-01取消16年后了。
英国航空母舰在苏伊士冲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空军/航空产业的盲目投入,混乱无序的管理
虽然我们一般认为邓肯·桑迪斯(注:
保守党
,1957年1月-1959年10月任国防大臣)的1957 年国防白皮书对英国航空产业产生了毁灭性的打击。但其实裁撤SR.53、SR.177、Avro 730等飞机研发计划是完全正确的,英国并无能力去维持这么多的杂乱无章的项目。
真正对航空产业产生了打击的,则是对航空公司进行重组并削减支持,更深层次则是工党在45-80年间开启的两次大规模国有化了的浪潮,但这些都是后话了。
被1957 年国防白皮书砍掉的几个项目
其实1957 年国防白皮书最失败的地方是留下了TSR-2这种极其愚蠢的计划。
在1957年,航空部乐观的预计GOR.339研发仅需花费3500万英镑,并能在1965年量产。根据1959年签订的合同,TSR-2研发将耗资6170万英镑,并制造9架原型机。
TSR-2
但在 1960 年 10 月,TSR-2进行了第一次成本详细估算(当时与 BAC 签订了全面开发的合同)。在那个时候,飞机的研发成本预估计已经达到了9000万英镑,估计每架生产成本至少为 150 万英镑(采购至少150架)。
时任保守党政府预计将采购150 架飞机,据此所估计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的总成本约为 3.3 亿英镑,当时预计TSR-2将于1965 年底服役。
TSR-2
而到了1964年末工党上台的时候,TSR-2研究、开发和生产的估计总费用已经提升到了约为 7.5 亿英镑(注:当CVA-01被取消时,国防部预计其包括舰载机、后勤设施改建成本为5亿英镑),服役时间推迟到了1968年。到了1965年4月TSR-2项目取消时,已经消耗了1.25亿英镑的研发成本。
同一时期,TSR-2的研制现实可谓十分残酷。1964 年 9 月 27 日,TSR-2方才首飞。到了65年4月项目取消的时候,BAC仅仅只制造了3架原型机,也仅仅开展了24次试飞(长时期高速试飞、规定任务剖面试飞还远未开始)。大量问题方才显露,而尚未开始修改,
发动机
也极其不可靠,需要修改;制造商BAC也承认起飞距离和作战半径不能满足原定合同需求。
TSR-2
作为一项节省成本的措施,TSR-2的标准任务作战半径降低到 650 海里(原计划1000海里),超音速巡航段最大速度降至1.75 马赫(原定2马赫)。
从实际的试飞研发进度和规定性能的修改来看,TSR-2定于1968年服役的时间节点是非常困难的,将150架TSR-2的研究、开发和生产的结算控制在7.5亿英镑更是难上加难。
TSR-2
考虑到屡次延期、性能降低以及高昂的成本。TSR-2被取消毫无疑问是正确的,但一个如此疯狂而愚蠢的项目竟然存活了8年了,才是最让人意外的。
最终TSR-2于1965年4月正式取消,算上给BAC的7000 万英镑的取消补偿,TSR-2项目共耗资1.95亿英镑(相当于可以用于完成2-3艘CVA-01航空母舰)。最终只留下了3架原型机和一个疯狂、愚蠢而不切实际的梦。
同时期的达索幻影 IV,虽然性能不是很突出,但契合了法国的定位和需求,算是十分成功的机种。
同时期英国政府还十分重视对已经“国有”的民用航空产业的投入,在1945年到1974年共参与投资协和、彗星、三叉戟约27种民航客机,奥林匹斯593、斯贝、埃文等约14种民用发动机,但收入/投入不足百分之10。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协和式中程超音速客机项目,计划最终耗资 13 亿英镑,英国在该项目上(协和+奥林匹斯593)分摊投入约7亿英镑,但该项目最终只制造了20架,只有英航和法航购买,其中英航当时是家国有公司,最后英国政府只获得了不到600万英镑的收入。
协和式飞机
对空军/航空产业的盲目投入以及混乱无序的管理,构成了英国50-70年代的主要特征,不是没有钱,而是钱用在了错误的地方,也间接导致了CVA-01乃至英国造船业的悲剧。
折腾半个世纪后,直至21世纪初英国皇家海军才再次圆了大型“航母梦”——“
伊丽莎白女王级航空母舰
”。可见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战略轰炸机
、航空母舰、战略核潜艇、潜射洲际弹道导弹英国只能四选三……
火神轰炸机
随着寿命将至加上
苏联解体
的原因而退役,
前卫级战略核潜艇
九十年代服役;航空母舰“伊丽莎白女王号”、“威尔士亲王号”相继在2017年12月7日、2019年12月10日服役,战略核打击投送力量购买自美国的“三叉戟”II D5潜射洲际弹道导弹。
英国火神轰炸机(左下)与美国B52轰炸机(右上)
45型驱逐舰与伊丽莎白女王级航母
前卫级战略核潜艇
“三叉戟”II D5潜射洲际弹道导弹
总结:带嘤还是带嘤,战后还是挣扎的,千方百计地整活,尽力形成航空科技——美、苏、英三足鼎立局面,没错就是三剑客战略轰炸机:(美轰B52、B1B、B2;苏轰图22、图95、图160;英轰3V-勇士、火神、胜利者);奈何英雄老暮,苏没了3V也跟着说拜拜了!
隔壁的还用幻影当轰炸机呢,没错说的就是你法棍,还有那个26个字母的6爷……
其实工党疯狂整活才有今天BAE和罗尔斯·罗伊斯
坚实的基础,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工党去工业化有根据吗?直至今天带嘤的工业产值依然高过隔壁的法棍,只是带嘤的强项金融强国地位覆盖了工业强国的光芒而已(G7)。
带嘤表示我的航空实力:可是我走过的路不止于此,有过泥泞,有过困难,有过崎岖,有过不过,每一条路我都是脚踏实地的,一步一个脚印走过。
然而3V和航发功底的厚度依然是戴高乐之流的法吹高不可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