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苏格兰高地的风(13)

2023-02-13 03:48 作者:草莓味小酒窝  | 我要投稿

很多人对英国有一个刻板印象,守旧传统。相比美国人,英国人确实很老派。在这个信息时代,纸媒在英国依然还很有市场。每个地铁站门口都有报纸栏,放着每天的新报纸,这份叫metro的报纸完全免费,而且是真正的写着每天新闻的报纸,不是广告传单,有头版头条,有娱乐和体育板块,经济板块很小,有拼词游戏和星座运势预测。我常常疑惑这份报纸是怎么运营下去的,毕竟是不用花钱订阅的。坐在已经有一百二十多年历史的地铁里,手机信号自然是完全没有的,但是我觉得这不仅仅是英国人爱读书的理由,因为车厢非常摇晃,而且在公交车上也有人读书。除了信号的限制,英国人似乎也不会晕车。从中国到英国,光在坐地铁这件事上就有很多让我疑惑的事。格拉斯哥的地铁只有一条线,还是环线,这个恐怕全世界独有,比起伦敦,北京,上海错综复杂宛如迷宫的地铁地图,格拉斯哥的线路图就是一个椭圆。站台没有围栏,而且站台也很窄,时常让我很没有安全感。列车到站后,车门开关和停站时间完全由司机定夺。司机会把头从窗户里伸出来,看站台上还有没有人要上车。到站也不会有任何提示,全靠你自己数,当然站台有标识,但是车厢里人多的时候就很难看到。这个问题一直让我疑惑,难道从来没有人坐过站吗?感觉应该挺多人的,但是为什么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加上这个简单的功能呢?

从街上的商店也可以看出老派的地方,除了超市,耐克,HM,英国街上有很多中国很少见的店。就说服装这一块,英国有一种叫古着的服装一直很火,卖古着的店可以在任何一条街上看到。古着说白了就是复古服装,而且很多都是二手的。还有一个全国都有很多分店的card factory。这个店顾名思义,就是卖贺卡的。专门卖贺卡的店,能开遍全国,足以说明英国人民有多喜欢送贺卡。在这个信息时代,线上听音乐已经非常方便,除了国内的网易云之类的,外国这边人们也普遍用Spotify和Apple music。也因为这种原因,国内已经基本没有什么音像店了,CD也很少有人买,黑胶唱片已经成为发烧友收藏的玩意。但是在英国这边依然有很多卖cd和唱片的店,这一种听音乐的形式还有生命力。而且很多店都像矿藏,乱七八糟摆了很多唱片和CD, 卖的也很便宜,如果是懂行的,可以淘到宝藏。比如说我上个月就在一家慈善商店(这也是在英国很常见的,一般都是二手商品,什么都卖,价格便宜)找到了一张披头士的CD《1》,只卖不到一磅。这周我还在街头巷尾的深处,找到一家卖乐谱的店。店里面放着轻柔的古典音乐,店主还开着广播。像卖唱片cd一样,一份份乐谱按照作者名字放在箱子里,全靠你自己一篇篇找。有小提琴,钢琴,管风琴等等。很多乐谱还有前任主人留下的笔记。有的乐谱甚至只有一张纸,加上封面。店主藏在柜台后面,整个店都摆满了书,像是一个文物店,或者哈利波特里奥利范德的魔杖店。拉开店门,门上铃铛一响,门的外面阳光明媚,蓝天澄澈,我好像刚去两个世纪之前旅游了一趟。


苏格兰高地的风(13)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