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想努力爱上倒映在电铃上的那个自己——浅谈《吹响吧!上低音号》中久美子与丽奈的关系

2022-10-02 10:39 作者:汉志_TaNa  | 我要投稿

    什么是《吹响吧!上低音号》(下简称“京吹”,本文指的是由武田绫乃原作小说改编,京都动画制作的TV动画及其剧场动画中最吸引人的部分?不同的观众一定会给出一个自己的答案,或许是主角的成长过程,或许是北宇治高校吹奏部的部员们一起冲击全国大赛金奖的奋斗,也或许是那一个又一个充满魅力的人物形象。但我相信,不论如何,所有热爱京吹这部动画的观众一定在自己的心中为黄前久美子与高坂丽奈这两人那梦幻一般的关系留出了一席之地。从主线剧情上来看,久美子和丽奈的关系便是动画第一季最主要的人物关系,久美子和丽奈从普通的同一个社团成员关系转变为心心相印的至交,象征并促进了久美子对吹奏的热爱的觉醒,更指向了本季的主题——自我热爱层次上的为什么要吹奏。所以她们两人的关系是所有观众在观看京吹时无法绕开的关隘,正所谓“言于京吹,必谈及高黄”,也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这关于久美子和丽奈关系的一些问题浅谈一二。

    首先,我想为自己对高黄关系的态度定一个基调。正如上文所言: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在这谈论的高黄关系的问题一定需要建立在我自己的一些基本态度上面,否则就会如同地球对面的一部分人在阐释婚姻时,将概念无限地扩大化。

    我们经常能看见一些地方有着久美子和丽奈被京都动画拿来“直女营业”的说法,这个说法的潜台词便是高黄关系与百合毫无关联,两人之间的亲密互动都是商业动画中为了取悦观众而添加的桥段,对于故事整体并没有什么建树。也有一些人认为高黄关系是高于友情但是不同于爱情的“灵魂伴侣”关系、“知音”关系,高黄之间的关系恰好是整部动画中最值得让人羡慕和热爱的关系。同时也有人通过动画中与原作中的台词,觉得高黄的关系已经是板上钉钉的百合关系,而久美子和秀一的感情线则是在面对大众社会时候的低头,是对于BG观众的讨好。各种各样的说法可谓是让人眼花缭乱,我又该如何认定高黄的关系呢?那自然是不去固定她俩的关系好了,完完全全根据动画中的剧情就事论事即可。事实上,无论是哪一个观点都有自己的依据——对于丽奈,久美子不仅和她关系“亲密过度”,引得旁人连连吐槽,而且黄大叔还会用粉色的眼光去看待丽奈的打扮和身体;对于秀一,久美子对他在心理上近乎完全不设防,同时丽奈不时拿两人进行调侃,在剧场版《誓言的终章》里两人也成为情侣,虽然后分手,但是在原作的最后又自然复合。正因为你能在动画中看到这两对关系都有比较完整的情节,所以对于我而言,我并不是十分纠结两人之间的关系定论,我更愿意将此认为这是久美子自己的一个选择问题,至于为什么久美子会做出这样那样的选择也就不是我在这想要讨论的。不过既然要探讨久美子与丽奈的关系,其实我的潜台词就已经确定——两人的关系是特殊的、有值得探讨的价值的,因此在本文的语境中会更多地关注后面两种视角,也就是认为久美子与丽奈的关系属于“灵魂伴侣”或者是“百合”的视角(不过还是强调一下,我并不认为哪一种观点是绝对的。)



一、久美子与丽奈关系的模糊化

    在整个动画中,久美子和丽奈的关系呈现出一种模糊化的态势,你能通过许多地方看到久美子与丽奈的近似百合关系的互动,但是两人却各自在剧情中有一条BG感情线,也就是久美子和秀一的感情,以及丽奈和泷的感情线。虽然在我们普通观众的意识中,久美子和丽奈的感情线与两条BG感情线产生了很大的矛盾,但是我们也能看到这种矛盾也造成了久美子和丽奈的关系呈现出模糊的态势,你把她们两人的感情看作是爱情还是友情都有一定的道理。

    我们在认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往往需要为其赋予一个“意义”。例如我们会判断伞木希美和铠冢霙的关系时会认为这个关系是“爱情”,两人不仅彼此渴望着与对方相伴,而且互为理想、互相拯救,两人的节拍越来越接近。而在赋予人物关系的时候,我们会进行不断的思考,就像观看《莉兹与青鸟》时思考伞哥哥和小天使各自的小动作有何意义、思考两人的脚步节奏有何意义;思考谁为莉兹、谁为青鸟,甚至思考什么是爱情。

    正如我们不知道迷雾背后是精灵还是恶魔,久美子和丽奈关系模糊化以后人物关系呈现出多义性,也就是说人物关系有了多种阐释的可能,这个多义性使得观众的情感感受得到了极大的增加,每个人会根据自己的经历、知识等个人因素,对剧情进行自己的一个思考与解读。拿丽奈对泷老师的感情线来说,丽奈一直向久美子提及秀一是在通过久美子和秀一的感情来确认自己对于泷的喜爱之情的合理性、是向久美子寻求恋爱上的支持;丽奈对于泷的爱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丽奈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使得平时动画对于丽奈形象简化更加合理,使得丽奈整体呈现的为了梦想而不断奋斗的人物形象更加突出、作品赞扬这份梦想和热情的主题得到了凸显。丽奈对泷的爱让我们看到了丽奈不成熟的部分,少女般纯净的内心使得她憧憬比自己年龄大许多的、成熟的泷(从小说上,更多地可能也和丽奈对与父亲的崇拜有关),丽奈因为泷的给予自己乐谱的无意之举而更加爱泷,说明了她迫切想要得到他人认同的潜意识。丽奈在大庭广众下对于泷的告白,不仅可以说是她感情上面的冲动与相对的空白而导致的激情之举;也可以说是丽奈对于泷的感情并不是想要交往和结婚的爱情,更多的则是一种憧憬。剧情上丽奈也是因为对泷的感情而不断经历与成长:正是因为久美子和秀一对泷的讨论,丽奈才会和久美子搭上话;久美子对泷的的吐槽,让丽奈更清楚地看到了久美子性格糟糕的一面,而越来越想要和久美子一起出去玩;同时泷对亡妻的思念更是让丽奈第一次明白了“想要为谁而吹奏”的心情。(以上只是一种解读)


    丽奈对于泷老师的感情线看起来只能算让久美子与丽奈关系变模糊的一个剧情上的外在影响因素,但是正是因为其使得久美子和丽奈的关系不会是必定的百合感情,所以才能有着丽奈这个人物形象更多的解读。那么久美子与丽奈关系本身的模糊化呢?

    在久美子和丽奈的关系模糊化以后,观众会面临一个问题:她们之间的关系既不是明确的爱情,又让人觉得与普通的友情不同。这时,就会有人下意识的去思考:两人的关系究竟是什么?这时,原本对于动画中角色关系的争论就会变为每个观众对自己的意识形态的反思——每个人对爱情、知音之情、友情的定义的不同,甚至在于每个人对爱情、知音之情、以及友情地位的不同思考。从定义上来说,有的人认为爱情是一种共享彼此生活的关系,也就是说如果两个人之间的感情是爱情,那么他们会将彼此的生活建构成拥有更多的共同时间的生活,各自的隐私、关系、时间都会进行共享。而有的人则认为爱情是一种具有自发性意识的感情,会不由自主地用粉色眼光看待对方。但无疑的是,久美子和丽奈之间的关系能体现出人与人之间最真挚的交往关系——心心相印。对于持有百合论的人来说,久美子和丽奈的关系正是爱情的真正模样:找到自己灵魂的另一半,同时也含有一个潜台词:爱情比起友情有着更高的价值,更能确立自我。持有知音论的人,则看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理想的便是成为知音,你懂我,而我也懂你,互相扶持互相存在,同时和百合论的人一样,也有潜台词:爱情一定有两人在一起要素,换而言之彼此之间的生活会比知音有着更高的共享程度,而高黄的灵魂伴侣关系则高于爱情关系,因为她们即使不会彼此共享生活、即使生活于两个世界也能成为另一个自己,这背后的信任和共同的观念更为可贵。(这里难免会有以偏概全的情况,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会存在这种意识现象)

    关系模糊化后能让观众有了如此之多的思考,增加了观众的感受,更加充分地调动了观众的情感——既然久美子和丽奈的关系不是单纯的我们所常看到的百合之情和友情,那么这份感情是什么?带着这份思考观众会思考爱情、友情的本质以及交错的关系,带领观众思考这些通往人类观念深处的问题无疑对于一部商业动画是伟大的。


二、久美子与丽奈关系的真实性

    有时候,我总能在论坛上面看见针对京吹的一个批评——太假了,一些对于京吹不太感冒的观众认为京吹中的角色一根筋地将自己的高中生活都用来投入到吹奏部的社团活动中,这非常的不合理与不现实。他们认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日本,高中生大多都面临着很严重的升学问题,从现实的角度来讲,如果不是以成为职业乐手为目标的话,高中生根本不可能花费如此多的时间和精力在吹奏这件事情上面。同理,一些人也对于久美子和丽奈的关系有着真实性方面的质疑:一方面是质疑两人的关系是被京都和武田拿来进行百合营业的商业安排,现实中不会存在这样一种既可以说是爱情,也可以说是友情的感情;另外一方面则是在质疑两人关系上的不对等,即整体看上去久美子就像高坂的一个小迷妹,将两人中的久美子换成京吹中的其他角色却并不会影响整体观感。

    首先我想先来谈谈对久美子和丽奈关系不对等的质疑,丽奈的独特性、对吹奏的热爱是大多数观众都能一眼看到的,这也是丽奈从动画一开始便拥有的特征。反而作为主角的久美子却在一开始忘却了对于吹奏的热爱,直到丽奈的演奏才让久美子逐渐觉醒,也因此,我们能明显地看到丽奈对于久美子的影响。一些人认为久美子对于丽奈的作用仅仅是在于支持丽奈和包容丽奈,这种观点明显带有很强的功利性思维,也就是以吹奏实力的强弱作为判断角色价值的标准。我们得回过头来看看久美子的特性,从明日香的评价中我们能有所思考:“黄前你啊,真的和上低音号很像呢。”久美子就如同上低音号一般,朴实大方、平和直率,和她说话就如同两人面对面地在谈论心里话。久美子对丽奈的认同、对于丽奈的憧憬并不是所谓的依附关系和主体的异化,因为与此同时丽奈也对于久美子产生了认同:丽奈认同了久美子的“坏心眼”,她发现久美子和自己一样会去抵触“自然而然在那里的人群”;同时久美子的温柔让她能真正的、安心地活出自己样子,如果没有久美子的支持,丽奈可能就会在独奏争议中将独奏让给香织,这样丽奈的自我才是无疑被异化的结果。丽奈和久美子构建了类似于马丁·布伯所说的“我—你”关系,她们俩都在相互影响着、相互认同着,主体与主体之间形成了真正的共在。

    如果要继续谈论久美子和丽奈关系的真实性,我们就得结合本章最开头所说的一众人对于京吹这部作品的真实性的质疑来一起谈论。我们常常在夸奖一些日常系和社团系的动画作品时,会说这部作品非常的“真实”,巴尔扎克也曾言:“获得全世界闻名的不朽的成功的秘密在于真实”,可见我们对于作品中真实的重视和认同。但是一部作品越真实就是越好的吗?答案显然不是,事实上我们一般所强调的作品中的真实,并不是完全和生活一样的意思,而是要求作品能有一个“真实感”。例如小学低年级我们写作文时,你在作文中写到父母在大雨中来学校为你送伞而让你很感动,或者你扶了一名老奶奶过马路让你很自豪,这时就会有一些同学和老师认为你写的“很不真实”,认为这是你套模板所写出来的东西。可见,就算是真实发生的事情写出来也会面临没有真实感的问题。

    那么京吹这部作品能给人带来真实感吗?无疑是肯定的,这就涉及到京吹的一系列艺术手法(或许这个词能更具有概括性和浅显易懂)。例如,在画面背景上,京都动画大量采用对现实背景的描绘,有时候你将动画与现实照片进行对比,你都会分不清两者谁是真实的,同时演奏时演奏者的指法也完全对应音乐;京吹对于每个人的小动作刻画也可以说是出神入化了,例如几次久美子在遇见秀一搭话时,用余光瞥一眼秀一而装作没听见的样子,或者是当明日香听到久美子被取消一起演奏一个小节时一瞬间的错愕停顿;在配音上,京吹也是细节拉满,例如在大赛前,久美子的声音会因为紧张而从一早就带有一种哆嗦的感觉。如此多的小细节使得许多人们会感叹这部作品非常具有真实感。也正是因为京吹有着让人惊叹的真实感,才使得许多观众在观看时会将自己的经历带入作品之中,产生一种“移情”的情感。而当一些观众回忆起自己的现实经历时,往往就会因为和文艺作品剧情之间的差异而感到不真实,这不仅与观众的“现实过于残酷有关”,而且也和观众的审美经历与能力有关。类似于京吹的“不真实”,其实有着非常重要的审美价值——将观众从现实生活中的庸常状态中摆脱出来,或者说从现实中的种种纷纷扰扰的利益关系中解救出来,从而去感受一些超越生活的情感和经验体验。

    亚里士多德曾对文学有一个重要的理论:“诗人的职责不在于描述已经发生的事,而在于描述可能发生的事,即根据可然或必然的原则可能发生的事”。用我们熟知的动画《CLANND》来举例,为什么我们会因为对朋也的遭遇如此伤心和同情?因为朋也的经历虽然看起来只是他一个人的经历,但是更是我们每个人的人生的缩影——即使我们每个人不会都经历朋也这样悲痛的经历,但是他的经历向我们昭示一个道理:我们面对命运、面对生活的某种无力感,有时候我们拼尽全力也无法阻拦苦难的到来。京吹也是同理,这部作品的剧情向我们展示着热爱、奋斗与友爱的魅力,我们每个人都有热爱的人和事物,我们都会为了这些事物而努力地进行奋斗。

    同样的,久美子与丽奈的关系的真实也应当是一种审美的真实、艺术的真实,我们不应该聚焦于“现实中会不会有这样的关系”,她们之间的关系同样有着超越现实的一些意义。我们在讨论久美子和丽奈关系的时候,事实上能看见一个完整的情感逻辑在里面:一开始,久美子的叛逆吸引着丽奈,同时丽奈的专注也吸引着久美子。在两人不断地尝试和机缘巧合下,先是久美子在校园内对丽奈进行告白:你的吹奏鼓舞了我,我非常喜欢你的吹奏。丽奈因此而发现久美子的确是能接受自己的人,自己也越来越想要和久美子更加亲密,所以之后丽奈在大吉山上爱的告白:果然久美子的性格很糟糕呢,以及丽奈在此对久美子的坦白:我想成为特殊的人。两人在情感上都有着很明确的变亲密的理由,我们应当注意到在许多的时候推动人物关系和情节发展的,不仅有情节本身的发展,更多的时候其实是情感在推动。在《莉兹与青鸟》中,这一点格外的明显,但是我们却不会对小天使和伞哥哥的变化而倍感意外,因为在这部影片中我们能更明显地通过各种演出体会到人物那细腻的情感,本质上久美子和丽奈也是一样的。


    那么久美子和丽奈的关系又呈现出一种什么样的艺术真实?作为主角的久美子和作为第一季的第二主角的丽奈,以其鲜活的人物形象在观众的心中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许多观众在论坛中都有谈及到感觉久美子和丽奈就像自己生活中遇到的某个人。事实上,久美子和丽奈也成为了“典型”论中的“典型”。“典型”概念简单而言就是作品中的人或事物,既能反映现实生活某些方面的本质规律又具有鲜活生动的个性特征,用别林斯基的话来说就是一个“熟悉的陌生人”,这个观念和前文提到的亚里士多德关于诗的理论非常相近。让我们抛开一些特征来看看久美子和丽奈的人物形象,久美子在作品是一个典型的普通吹奏爱好者的形象,她在遇到丽奈前因为姐姐不再吹奏的原因而对吹奏一事开始得过且过,不会拼命去努力也不会为失败感到伤心,但是因为丽奈的鼓舞而回忆起了对吹奏的热爱,拼尽全力地去想要吹得更好,对于自己的失败会落下不甘心的眼泪;丽奈在作品中则是一个典型的对吹奏有着强烈热爱且有着吹奏才能的人,她会为了吹奏而拼尽全力,一登场便是吹奏部的王牌以及天才形象,放在现实中也就常常是邻居家的孩子。从特定的视野上来看,两人的身份和实力其实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但是两人依然根据自己内心对于互相憧憬结成了一个亲密无比又特殊的关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其实昭示了我们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一种渴望:人与人不是从阶级、金钱、外貌、权力上的物以类聚,而是以内心的惺惺相惜而在一起。现在的社会说是以逐利为主也毫不为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愿望、人的幸福完完全全与利绑在一起,正如前文谈论到一部分对于京吹的质疑:高中生应当以学业为主,所以我觉得描绘如此一帮纯粹地为了梦想奋斗的人让人非常难以共情。久美子和丽奈的关系与京吹描绘的这一幅奋斗的社团画卷一样,都是对于完全逐利的意识的一个反抗,让人燃起对于这种心心相印的友情和爱情的渴望,让人拥有了再次相信“人文”的力量。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会说自己看不下去京吹的原因:这部作品实在是太美好了,如梦如幻,让人仅仅是直视便已经热泪盈眶。

    感动了之后,我们也需要同时注意艺术概括是从个别到一般。也就是需要关注久美子和丽奈两人特殊的一个方面,丽奈在剧情中会在祭典的时候夜登大吉山,可以看到丽奈想要反抗随波逐流的想法,也能说明她的特性——孤独、反抗权威。而久美子总是在无意之中吐露的恶趣味真话,也能说明久美子对于权威、常态的一种反抗心态,同时也是一种隐性的孤独。正因为两人都有孤独的特性,所以同上文两人身份的差异造成的效果一致:两人的如此亲密和信赖的关系会更加具有典型性——象征着现代社会中人们渴望得到的心心相印的关系的满足。相对的,我们可以看到叶月和小绿两人的关系:叶月在表白失败、以及演奏落选的时候,小绿都会前来安慰和鼓励叶月,同时小绿自责的时候叶月也会想方设法让小绿走出困扰。虽然两人的友情也是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但是两人在人物塑造上因为没有“孤独”的特殊性,缺少了对于两人共在的特殊性的描绘,所以比起久美子与丽奈就显得更像常见的温暖的友情。可以说,脱离身份的性格特性使得久美子和丽奈那既似爱情又像友情的关系更加真实。



三、久美子与丽奈关系中的“他人认同”

    在我看来,京吹对久美子和丽奈关系的塑造(事实上,肯定有坏有好,久三年动画的实际效果我们看不到,所以先抛开久三年在原作中的一系列事件),成功拔高了京吹作为一部商业动画的艺术价值。有时候我会觉得及京吹必言高黄,这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我认为她们两人的关系在整部作品中已经成为了作品中人际关系的一个样板模式以及作品中人物情感和剧情发展的一个逻辑。

    久美子和丽奈关系的核心在于“他人认同”,久美子和丽奈之所以会结成如此亲密的关系就在于她们之间的互相认同:久美子虽然看起来是一个乖巧的学生,但是她却常常不经意间说出坏心眼的话语,久美子也因此一直不敢暴露自己的本性。随着时间的流逝,久美子却开始忘记自己的本性,不过丽奈却认同了久美子的这份本性,并丝毫不介意地表示自己喜欢久美子这糟糕却真实的性格。正因为丽奈认同了久美子的本性,久美子才得以彻底与丽奈建立其“我—你”的关系,在丽奈退缩的时候全力支持她担任小号的独奏:“如果我背叛你,你可以杀了我”。而我们能在京吹中还有许多类似的人物关系:例如希美和霙、明日香和香织、泷和他的妻子,这些都是通过互相认同而组成了爱情关系的他人认同。另外一方面也有通过他人认同组成亲情、友情的关系,例如久美子和麻美子、久美子与明日香、香织和晴香。

    京吹中如此多的关系都建立在他人认同之上,这向我们昭示着京吹的一个内在逻辑:对自我的了解不是通过笛卡尔式的自我意识获得的,而是通过主体间的交往、理解所获。

    “跟着人一起也孤独。”这是《小王子》中狐狸的一句台词,它准确地道出了人类生存的一个本质——孤独,不管如何是谁,也不论他的经历是什么,人总是会感到孤独。人是社会的人,我们始终都会与他人产生交际。但是从西方传统的主客体思想来看,人作为一个主体,总要维护自己的主体性,所以人与人之间一定会为了争夺主体性而进行斗争,这就是萨特的“他人即地狱”。在京吹中,我们也能看到体现这种思想的场景:久美子和久石奏等人在初中因为替代学姐成为了社团中上场演奏的人,而遭受了来到学姐的校园暴力;优子为了让香织获得在吹奏部最后一次独奏的机会,而强烈反对让丽奈进行独奏的决定。

    面对这种主题矛盾,京吹的剧情产生了一个内在的逻辑:即构建他人认同,让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关系模式变成主体与主体之间通过沟通而形成共在。我们人生来便是社会的人,可以说我们的自我主体无时无刻都收到来自社会的制约,同时社会也不断塑造着我们的自我主体。而社会是由无数的他人所组成,这意味着我们的自我主义构建是无法离开他人的认同,我们需要通过他人的认同来达到自我认同。京吹中便是通过这种方式建构起了久美子、丽奈、香织、明日香等一众人的主体形象。


四、三年也就一眨眼而已

    还是如同前文所言,对于我来说,久美子和丽奈的关系无论是什么都不是特别的重要。究其原因,我更喜欢她们两人彼此缔结了深厚的关系这一既定事实。

    我们能肯定的是,丽奈从初中三年级的废金事件开始,就对久美子有着特殊的意义。在动画的一开头,每当久美子陷入了迷茫的漩涡之中时,她总是会想到丽奈那不甘心的哭泣。久美子在高中开学的那段时间里,总是不愿意去面对丽奈,但是又总觉得想要和丽奈说些什么,至于究竟是道歉还是反驳丽奈,她自己也完全没有头绪。久美子想要对丽奈说的话,其实就是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确证,向丽奈道歉就意味着久美子想要演奏得更好、她将坚持演奏这一热爱,反之也就意味着久美子不再坚持演奏,而会走上姐姐麻美子的道路。

    在久美子最纠结和迷茫的时候,作为青梅竹马的葵推了久美子一下:“久美子你也多多注意,三年也就一眨眼而已。”正是葵的提醒,让久美子在心中产生了危机感、心中对于吹奏的热爱开始反抗随波逐流的想法。不久,久美子第一次主动、独自地向高坂搭话,虽然她只有尴尬且大叔味浓郁的尬笑,但是久美子却在内心松了一口气,因为:

    “你高中也吹上低音号啊?”

    “是......的呢。”

    是啊,久美子真正踏出了前进的一步,走向热爱的吹奏,走向高坂的身边。

    无论久美子和高坂的关系究竟是什么,久美子和高坂两人都在剧情中走出了缔结关系的那一步,两人在这一份关系中互相确立了自我,这才是我真正喜爱她们两人的地方。“三年也就一眨眼而已。”时间过于残酷,就连我们的思维也总是呈现出回忆的形状,但是,她们两人把握住了自己的现在。


 

    有一场火,一场充满着人性恶的火,将曾经给予他感动和温暖的地方烧毁,践踏了所有人的记忆和情感。这是一场背叛,背叛了他所热爱的意识。

    我在这谈论久美子与丽奈的关系,想要尽可能让大家回忆起京吹和京阿尼带给大家的感动与热爱,愿她们两人的关系能如冬日中的暖阳给予我们每个人前进的勇气和善良。愿清风携着月光吹向京阿尼。

(我不喜欢过多地润色阐释,又标红了一些观点,因此影响到大家的阅读体验表示很抱歉,也感谢能看到这里的朋友。)

想努力爱上倒映在电铃上的那个自己——浅谈《吹响吧!上低音号》中久美子与丽奈的关系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