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日本海军大型战舰介绍-扶桑级

扶桑级战列舰是旧日本海军自行建造的第一种超无畏级战列舰,也是继金刚级之后联合舰队装备的第二种搭载14英寸主炮的战舰。

作为二十世纪初旧日本海军八八舰队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扶桑级战列舰原计划建造4艘,实际完成2艘:扶桑、山城,另外2艘成为了新的伊势级战列舰。

首舰扶桑号于1912年3月11日在吴县海军造船厂开工,1914年3月28日下水,1915年11月18日竣工,是旧日本海军史上第二艘以扶桑为名的战舰;

二号舰山城于1913年11月20日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1915年11月3日下水,1917年3月31日完工,是当时世界上排水量最大的战列舰。

在将近三十年的服役历程中,扶桑级2艘战列舰经历了2次大规模改造。第1次改装发生在《华盛顿海军条约签订后》,主要提高了主炮仰角以增加射击距离、加强了炮塔顶部装甲、舰桥扩建增加大量观察指挥部门,违章建筑之名自此而始;

第2次改装发生在30年代前期,这次主要更新了动力系统提升了主机出力使得航速增加,此外还更新了对空火力,增添了新的水上侦察机。其中,山城号在完成大改后成为了联合舰队新的旗舰。

基本数据(以山城为例)
舰员:1193人(二改后1396人)
标准排水量:32720t(二改后39400t)
满载排水量:33800t(二改后43580t)
舰艇尺寸:
215.8m×28.96m×9.08m
(二改后224.94m×34.6m×9.49m)
装甲防护(改后):侧舷主装甲带最大装甲厚度305mm,防雷隔舱64mm;甲板装甲100mm;主炮塔正面装甲280mm,炮座203mm;司令塔正面装甲305mm;装甲总重量由8588吨增至12199吨
动力:24座煤油混烧锅炉,2台蒸汽轮机;主机最大输出功率:46500马力;四轴
(二改后:6座重油锅炉,4台蒸汽轮机;主机输出功率75000马力;四轴)
续航力:
8000海里/14节(二改后11800海里/16节)
最大航速:
22.5节(二改后24.5节)

武备:
6x座双联装 四一式356mm/45倍径主炮
12座单装 四一式152mm/50倍径副炮
4座单装 76mm/40倍径高射炮
6座单装 533mm鱼雷发射管
最终版:
6座双联装 四一式356mm/45倍径主炮
14座单装 四一式152mm/50倍径副炮
4座双联装 八九式127mm/40倍径高射炮
8座三连装+17座双联装+34座单管25mm机关炮
3座三联装+10挺单管13mm高射机枪
3架水上飞机

由于建造扶桑级对于当时的日本造舰业技术跨度太大,直接在该级舰完工后毛病不断,其在服役后不断的改造工程既是为了跟上时代发展,同时也是为了修复原有的BUG。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扶桑号曾参与对德国远东殖民地的封锁,但其他大部分时间都是作为练习舰使用。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由于航速限制无法跟上航母机动舰队,为节省宝贵的石油储备,两艘扶桑级战列舰少有外出执行任务的机会,直到1944年10月莱特湾海战时,两艘扶桑级终于得以奔赴一线作战。

1944年10月25日,西村祥治带着扶桑、山城两艘战列舰、最上号重巡洋舰、满潮、朝云、山云、时雨4艘驱逐舰想乘夜通过苏里高海峡。


但挡在西村舰队前面的是由美军第七舰队杰西·奥尔登多夫少将的6艘已经摆好T头的战列舰宾夕法尼亚、加利福尼亚、田纳西、密西西比、马里兰、西弗吉尼亚,8艘巡洋舰什罗普郡、博伊西、菲尼克斯、哥伦比亚、丹佛、明尼阿波利斯、波特兰、路易斯维尔,此外还有29艘驱逐舰和39艘鱼雷艇。

在到达美军主力舰队的死亡阵列前,扶桑号已连中三枚鱼雷率先沉没。


之后不久,西村舰队的剩余舰只就遭到了美军战列舰及重巡洋舰的炮击和鱼雷艇及驱逐舰的雷击,山城号与山云号当场沉没,最上、满潮、朝云重伤,最上后被己方雷击处分,唯有时雨逃出生天。

注:苏里高海战中的部分美军舰只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