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电子通讯都在干什么与中年就业危机原因
电子通讯硬核小知识第四期
PS:尽可能每天一期吧除非太忙了鸽,我发现我写多了没什么人看,还是写少点每次只写一个点吧...

本期先将硬核的电路知识延后,讲讲我们行业内都做什么工作,以及传闻的中年职业危机"35岁或40岁被迫转行或者下岗"的真相与类似现象的应对.
简单说将一个产品从客户需求或市场需求开始,到量产发货之间的所有研发岗位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我们要做的事情.你在电子通讯这行可以是一个领域,可以是一个事物,这取决于你的公司的工作性质与任务分配模式.
从不同公司维度出发,华为分工是业内数一数二细致的,细致的分工优缺点非常显著.
华为细分的优点:每个研发工程师一直在做一件或者一类事,ta会变成这类事的专家,而且不容易出现疏漏和错误
华为细分的缺点:分工过细在出现跨领域问题时更需要沟通协同("线上会议拉他手机"),不利于工程师全面发展,更换公司后很多人不适应找不到这么专的岗位与这么高的工资
当然这并不是华为所有人的窘境,只是特指思想上比较懒惰(不是身体上,没说你不加班的),没有与时俱进不断学习补全的人-----这类人更容易在中年爆发失业危机,且失业后很难找到同行再就业

具体而言,我更崇尚于研发岗位的工程师就要"全面发展"做一个全才方向.因为社会就业原因需要你适应更多的环境.专才当然也不错,但方向太单一而上限又固定在那的今日,你不是科学家你只是使用现有结论的人.
比如一个合格的射频工程师需要会哪些?除了了解项目流程和各个节点的目的以外,
→ta在layout阶段能够画产品框图原理图PCB,链路预算组合能力预算器件选型,参与商讨天线方案与天线设计协同.
→ta能配置海思或联发科平台驱动,能协助软件配置和check高通平台驱动,主流四大平台几乎都能做
→ta能熟练配置至少一个以上平台的校准综测脚本,且熟练bring up
→ta能对测试问题与其他本领域特殊问题分析,组织问题具体实验事项和定位,沟通平台定位,掌握查找3GPP输出结论能力
→ta能跟产线也能跟认证,能焊接调试能自己画图,熟练各类仪表和行业内常用指标.
→ta能处理干扰RSE问题,CSE问题,desense问题
→如果要作为主管或领队,需要有带项目作为射频主设计师或者XPM的经验,没有的话也要有多次从头做到位的经验

有一部分35岁以上行业"退休"失业或者转行的人,我不清楚他们是否有上述能力.上述是作为射频工程师在"射频电路方向产品研发"里几乎所有的大类,这些就是我们的工作内容.包括上述点衍生出来的数据整理与交付件报告等.而我能接触到的硬件同行,就是低频的"基带工程师",天线的"天线工程师",画板和外壳固定应力等方面的"结构工程师",与做测试化工程和夹具的"装备工程师".这些都可以选择

下个问题谈中年失业危机:
首先我明确一点,除了医生律师和高学历专家,我想不到能干一辈子的高薪职业.教师就算了,高薪那一批是私立或者金牌讲师的头部人员,金融的话高学历的类似考精算师的行业那是付出很多的"高学历".其他没有失业危机的行业就是体制内铁饭碗或者保安快递与"自由从业者"了吧
那么电子通讯行业如何避免中年"被退休"呢?那就是有危机感,保持以工代学提高能力不要停下,这是我个人的理解.你能看到的中年失业的人,别说会硬件又会软件了,有几个敢说自己相关领域什么都会???你会的东西应届生给个三五年跟你做的差不多甚至更好,谁要你这个中年人?
私人企业包括华米OV这类,都是以创造价值为主的,有相应的能力相应的价值,才会给你提供岗位.

那么如果是企业优化裁员呢?
你什么都会也不怕优化,年龄大了去其他公司或许会有待遇上的落差,但失业转行肯定不会,因为这个行业你几乎什么都能做,小公司会把你奉为大神,稍微大点的公司没有有经验的人时会让你参与和拍板重要的设计或DEBUG决策,或者他们就像聘请你不断地培养新人或者坐镇这里提高他们公司的竞争力(你的存在能做更难的项目或者把项目做得更快或更好),小公司新人流动性也大,但养养老也不错.
你有跟年龄相匹配的能力,你还怕失业吗?
所以我认为做硬件通讯,要有危机感,不要抱着会什么就吃老本停止学习的想法.相反想要不被优化或者转行,就问自己如果让你独自做这个项目哪些还不会,始终要有一个学习的心.其实学进去挺有意思的.

而所谓软件程序员互联网的中年危机,我理解本质也是成熟的东西太多,你如果是这行,可以问问自己这些东西难学吗复杂吗,如果给个新人三五年能代替你吗?我对程序员互联网不熟悉,但全才方向发展是应对被"青年赶超"增加自身竞争力的最好方法,哪怕你裁也不怕社会上找不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