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转载:美军打击链发展全解析,战场管理能力升级之路

2022-07-01 20:08 作者:核平的鹰  | 我要投稿

摘 要:打击链形成与运用过程是武器系统与综合电子信息系统深度融合、密切配合的协同过程,美军一直致力于完善空基预警探测与打击体系,不断优化打击链流程,缩短打击链闭环时间,以提高体系作战的整体响应时间。本文通过对美军打击链基本概念、阶段划分与作战任务,以及典型战例进行深入剖析,系统性总结归纳打击链设计和运用特点,对我军形成与运用打击链体系、作战任务与资源的动态调度机理,以及牵引预警机、无人机等特种机装备和空基体系产品设计,形成空基网络信息体系等具有重要鉴定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关键词:打击链;闭环时间;预警机;作战任务;作战资源



引 言

“打击链”作战概念起始于海湾战争中 “飞毛腿大规模狩猎”行动,也称为“杀伤链”(Kill Chain),是指探测目标、瞄准目标、与敌方交战,并评估交战结果闭环过程[1][2][3] [4]。美空军将这一闭环过程分为六个阶段,分别为发现Find、定位Fix、跟踪Track、瞄准Target、交战Engage和评估Assess,也就是F2T2EA,见图1[5]。

海湾战争前,美军依靠地面战区指挥中心制订空中任务指令(Air Tasking Order,ATO)任务,任务周期为24小时至72小时,主要内容包括目标、武器型号、攻击机群的组成,空域的安全区域、加油机的航线、识别应答机的发送信号及具体作战指令等。海湾战争期间,通过多次实施“飞毛腿大规模狩猎”行动,最终演变成对重要目标采取全新的打击方式,也就是按时间敏感目标(Time Sensitive Target,TST)或时间关键目标(Time Critical Target,TCT)进行打击,这种方式就是“杀伤链”的开始。


图1 美军将打击链分为六个阶段


(F2T2EA:Find-Fix-Track-Target-Engage-Assess)

本文通过对美军打击链基本概念、阶段划分与作战任务、典型作战案例进行深入剖析,系统性总结开展和关注打击链设计、研发的三点启示,对我军形成与运用打击链体系、作战任务与资源的动态调度机理,以及牵引预警机、无人机等特种机装备体系化设计等具有重要鉴定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1 打击链阶段划分与作战任务

打击链是通过实施“发现-定位-跟踪- 瞄准-交战-评估”一整套作战行动序列,以达到挫败敌方对手的目标,表1为打击链行动序列和作战任务。缩短打击链闭环时间是速战速决的关键[6],从打击群形成到任务计划编制以及战场情报准备,贯穿于F2T2EA全过程。

表1 打击链行动序列和作战任务标表

表1

2 美军打击链案例分析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军发动了五次战争,美军一直致力于完善空基预警探测体系,从而优化打击链流程,缩短打击链闭环时间,以提高体系作战的响应能力。

从1991年海湾战争100分钟(小时级)到2011年利比亚战争5分钟(分钟级)[7][8],打击链闭环时间提高了近20倍。目前,美军仍在从打击链结构、作战信息系统基础能力环境等方面对打击链进行流程优化,以进一步缩短打击链响应时间。2015年,又提出基于全新的分布式“云杀伤链”概念[9],通过对战场资源的高效管控、目标数据的实时处理与分发共享,从而实现对超视距目标的先敌发现、先敌攻击、先敌摧毁的先天优势。美军打击链时间演进见表2。

表2美军打击链闭环时间对照表

表2

2.1 海湾战争打击链形成与运用

海湾战争实施平台中心战,电子设备依附于武器平台,服务于本平台完成作战任务。针对飞毛腿导弹、装甲车队等时间敏感目标实施打击。作战方式主要是部署在沙特地面的联合部队空中部队司令部(利雅得TACC)拟制空中任务指令(ATO)和飞行巡逻计划,分发至各空中信息系统,预警机等空中机群没有独立作战能力和动态战场管理能力,完全依托地面指挥。计划、侦察、控制、打击各环节串行开展,缺乏并发打击能力,发现目标后再引导战斗机起飞,难以满足时敏目标打击时间要求。

2.2 科索沃战争打击链形成与运用

北约利用预警机,形成“初期联合空战中心能力系统”,将预警机等空中平台和法国、意大利等国家地面雷达收集的数据,组合成覆盖广域的战场态势图,为北约各级指挥官提供了实时、高质量情报。一是预警机主导战场空间,预警机的空中管理和规划调度能力增强,战斗机直接在空中接收规划,缩短了战斗机到防区的飞行距离和飞行时间,二是大量使用精确制导和超视距外攻击武器(典型为中程空空导弹),有效缩短了打击时间。

2.3 阿富汗战争打击链构建

一是广泛应用“地平线”预警直升机和“全球鹰”、“捕食者”等无人机,在战场区域长时间滞空飞行,获取时敏目标信息,初步实现了反恐战争的侦察打击一体。二是精确制导武器大量运用,使得打击链路的缩短。三是数据链的运用,使得打击链时间进一步缩短。

2.4 伊拉克战争打击链形成与运用

伊拉克战争实施网络中心战(全球信息栅格Global Information Grid,GIG)形成信息化作战体系,各平台是网络体系中的一个节点,各节点协同完成作战任务。

一是情报获取和态势感知容量大、密度高、重叠多、数据详细卫星、预警机、无人机、特种侦察分队获得大量情报,针对时间敏感目标(Time Sensitive Target,TST)或时间关键目标(Time Critical Target,TCT)产生的态势感知和详细数据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次空中战争。

二是预警机动态战场管理能力持续增强,预警机的动态战场管理能力持续增强,大部分指挥引导是在战机起飞后为适应战场变化情况临时调整的,实现了对目标的快速打击。

三是大量使用精确制导弹药,无人机实现了侦察打击一体化,精确制导弹药使用占比90%;对时间关键目标“发现即杀伤”。

四是加强毁伤效果评估,每2.6~6分钟刷新一次通用态势图,为毁伤评估奠定了良好基础。

2.5 利比亚战争打击链形成与运用

一是预警机扮演了空中网络节点和指挥控制的角色,也是ISR和战场管理的枢纽。预警机获取战场的目标信息,发现、识别、融合ISR,分发情报信息和数据,并实施平台间的交叉指示,引导战斗机打击目标,完成F2T2EA打击任务。二是预警机与无人机协同作战,预警机控制无人机和传感器,获取目标信息,发现、识别、应对并引导打击目标。可在1分钟内完成过去需要1小时乃至1天才能完成的作战任务。

3.对我军打击链形成与运用的启示

3.1 打击链形成与运用的本质是战场动态管理能力

美军作战信息系统经历了C2C3C3IC4IC4ISRC4ISR+K信息技术和战争形态演进过程,并通过战场管理系统的构建和不断迭代更新,打破妨碍信息高速流动、实时共享和资源优化的各种壁垒,使得信息主导下的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和运用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等诸多环节“零时间”互耦合,让各个作战平台、各类武器系统实现实时互联互通互操作,促进作战体系真正达到“如心使臂、如臂使指”的一体化程度,保障发现、定位、跟踪、瞄准、交战、评估等打击链行动序列和作战任务快速闭环,实现了“发现即摧毁”的作战目标。

美空军上个世纪90年代初提出战场管理(Battle Management,国内也译为“作战管理、战斗管理”)的概念,目标是对战区空战进行计划、执行和监控所需的所有功能和资源的管理,以满足美空军对敌实施多样化军事行动的需要。

1995年底开始研发空军战区战场管理系统(TBMS),其中E-3预警机是美空军实施战场管理系统的核心节点。

近年来,美空军E-3预警机新增对无人机、E-8和RC-135飞机等侦察监视平台、电子战平台、火力平台等的管理和调度。

美海军将E-2D预警机作为协同交战能力(CEC)和海军一体化综合火控系统(NIFC-CA)的关键节点,预警机可提供远程精确目标指示信息,适时执行火控解算、接力制导等交战控制任务,重点解决武器系统“打得远,但看不远”问题,并缩短打击链时间。

可见,打击链形成与运用的本质是战场动态管理能力,其内涵是通过传感器网络化实现情报收集的大范围和准确化,同时对ISR、空中作战、对面作战等提供支援和保障作用。战场管理可以理解为在战术层级上C2的子功能,可以将战术和战役层级的功能进行有效融合,同时位于空军和联合作战的战术层和作战层,如同在战术和战役层之间的一座桥梁,是在传统指挥控制内涵基础上有了明显拓展,实现了从空中指挥控制向战场管理中心(Battle Management Center,BMC)的跨越。

3.2 打击链形成与运用的关键是作战任务与资源调度优化

打击链作战任务复杂时变,具有突发性、并发性和多样性等特点,作战资源能力各异,科学合理地选择合适的作战资源、资源组或资源集高效协同、动态调配完成作战任务,是提高作战资源的有效使用性和完成打击链作战任务成功准确性的唯一途径,这实质上是一个作战任务与作战资源动态调度优化问题,未来打击链生成与应用需要重视体系对抗环境下的单任务与单资源、单任务与多资源、多任务与多资源等资源动态最优调度算法研究。

图4 作战任务与资源动态映射关系图

3.3 打击链形成与运用的核心是预警机作战运用

美军打击链的构建重点是以E-2、E-3系列预警机为核心节点,构成多平台导弹武器打击链体系,将各种打击要素嵌入作战信息系统,实现决策者、传感器到射手须有匹配和高效闭环。

表3 预警机在美军打击链中的重要作用

表3

网络化情报传输与指挥控制,预警机成为空中战术管理中心,无人机形成“察打一体”打击链。

预警机在作战体系的横向维上连接更多作战单元,在纵向维上涉及打击链更多作战环节。预警机能够负责战场内所有空中作战资源/要素的调配,特别是管理或调度如对地监视与指挥平台、无人机探测平台和电子侦察机等其他情报获取平台,形成战场完整的、统一的态势图。简而言之,预警机调度多个ISR平台,负责完成情报与武器平台的铰链,直接引导导弹打击目标,负责调度相关作战单元进行打击效果评估,从而完成打击链闭环,实现“空基体系大管控”。

结 语

打击链形成与运用的过程是武器系统与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生物信息系统(人)深度融合、密切配合的协同过程,需要各种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融合集成为整体作战能力,是复杂C4ISR+K体系作战,具有节点众多、信息广泛、任务多样、过程不确定性等特点。本文通过对美军打击链基本概念、阶段划分与内涵、典型战例进行深入剖析,系统性总结打击链设计和共性特点,对我军形成与运用打击链体系、作战任务与资源的动态调度机理,以及牵引预警机、无人机等特种机装备和体系产品设计等具有重要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


转载自:https://xw.qq.com/amphtml/20210430A0BU8500 侵权删



转载:美军打击链发展全解析,战场管理能力升级之路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