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读后感】书的名字叫《万物简史》

2022-07-01 20:06 作者:Tronos_xyz  | 我要投稿

地球培养了人类

地球看上去似乎奇迹般地给人方便,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已经渐渐适应了它的条件。也许,我们之所以对它的许多情况(大小合适的太阳、温柔体贴的月球等)感到满意,仅仅是因为我们生来就依赖这些条件,所以才似乎感到满意。

 

关于细胞

细胞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它们总是以一种疯狂的速度处于漫无目的的运动和无休无止的撞击状态中,而驱使它们这么做的无非是吸引和排斥的基本法则。细胞的任何运动都无理性可言。所有的运动都平静地、重复地、可靠地发生着,因此我们甚至很少意识到。然而,这一切不仅很好地维持着细胞内的秩序,而且使得有机体保持在一种完美的和谐状态中。

 

关于基因

把你的基因和别的任何一个人对比,它们平均有大约99.9%是相同的,就是它们使得我们都属人类。这千分之一的小小基因差异──用英国遗传学家约翰·萨尔斯顿的话说,“每1000个核苷酸基中的约1个”就是赋予我们个性的基础。

 

关于DNA

你的DNA中的绝大多数并不为你服务,而是服务DNA自己:你是为DNA效力的机器,而不是相反。生命只想活着,而根本就在DNA身上。

生命的运作方式说到底都是一样的。所有赋予细胞生命的化学过程在整个自然界只演变过一次,而且至今保持得十分完好。正如法国遗传学家雅奎斯·莫诺半开玩笑地所指出的那样:“大肠杆菌如此,大象也是如此,只是更加如此。”

一切生物都是从原先同一蓝图发展起来的产物。作为人类我们不过是发展得更加充分而已——我们每1个人都是一本保存38亿年之久的发霉记录本,涵盖了反反复复的调整、改造、变更和修补。令人惊讶的是,我们甚至与水果、蔬菜十分接近。发生在一根香蕉里的化学反应,和发生在你身上的化学反应约有50%在本质上是一样的。

所有生命都是一家。

 

关于脑袋

巨大的脑子是高耗能的器官。它只占人类身体总质量的2%,却消耗了20%的能量。它对用做能量的东西还有些挑剔。如果你从不吃油腻的东西,你的大脑不会产生怨言,因为它对此不感兴趣。相反,它对葡萄糖却喜爱有加,而且是多多益善,即使这意味着克扣其他器官。正如盖伊·布朗所描述的那样:“贪食的大脑经常使身体处于枯竭的危险之中,但它也不敢让大脑挨饿,因为那样会迅速走向死亡。”你大脑越大,吃得就越多;吃得越多,危险性就越大。

 

关于地球命运共同体

1979年,诺曼·迈尔斯认为人类活动每周导致地球上的2种物种的灭绝。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他将这个数字提高到每周近600种。(这种灭绝包括各种生物植物、昆虫等等,还有其他动物。)别的人将这个数字估计得更高──每周达1000多种。另一方面,联合国发表于1995年的一个报告中指出,在过去400年中,已知的动物灭绝种数将近500种,植物650多种──并且指出这个统计“几乎可以肯定是低估了”。

实际情况是,我们不知道我们已经做的许多事是什么时候开始做的。我们不知道我们目前在做什么,也不知道我们目前的行动对将来有什么影响。我们知道的是,我们只拥有1个地球。正如爱德华·O.威尔逊所说“一个星球,一次实验。”

在这个宇宙中,获得任何一种生命都是一个奇迹。当然,作为人类,我们更是双倍的运气。我们不仅享有存在的恩典,而且还享有独一无二的欣赏这种存在的能力,甚至还可以使用多种多样的方式使其变得更加美好。

现代人类存在的时间只占地球历史的万分之一,我们已经达到了一个优越的位置——能够说话,从事艺术,组织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活动。但是,即便是存在如此短暂的时间,也需要运气。


【读后感】书的名字叫《万物简史》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