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索拉里斯星

2022-11-03 19:56 作者:让我歌颂为无名之人  | 我要投稿

细致入微的场景和情境描绘,充分的理论和想象支撑,带来无与伦比的真实感和想象的快感。原生质海洋真是奇妙至极的想象,一种类似人类社会和上帝的复合体,既是兴衰迭起、愚昧懵懂、善于模仿,也是改造世界、创造万物、神秘莫测,其根源于自然世界内生的永无止境的变幻。

时代限制科幻的想象力,科技水平的不同可能影像剧情就会往其他方向发展,如果小型数字摄影机存在,那索拉里斯星的真实情况能通过影像资料而传播到外界,将会引发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的影响,局限于研究站的故事将不再成立。

书中存在大量的冗长的琐碎对话,而且过多的情感关系描写让人感到疲倦。科幻作品总有着反乌托邦的气质,借助幻想建造科技的外壳来表现对人的思考,关于生命和情感是永恒的命题。科幻中人的回归,或者说是人文关怀,作为作品的核心意义,也就是能被称为高级感的东西,某种程度上牺牲了科学幻想,也就是为了自我表达而减弱了合理性和压制了形象力。

书中的“复制人”,类似人类的“克隆人”,因此故事关于“复制人”的部分可以看成是对克隆人自我意识觉醒和克隆人与人类关系变化的探讨,一种温和的呈现。克隆人的二重性,即主体性(自主性)和客体性(工具性),也就是作为同人类没有生理差别的存在和作为人类有目的性的造物的存在,这使得其自我认知和与人类关系变得复杂和矛盾。

另外,科幻也总能营造出一种恐怖感,这来源于对不可名状的、未知的恐惧,外星生物、地外文明、未知科技总是向克苏鲁一样,给人带来一种处于黑暗森林的感觉,一种未知其全貌便能顷刻遭到彻底摧毁的感觉,即便这是一种错觉,也会歇斯底里地消除危机。人会因恐惧而去毁灭,也会因好奇而不顾一切。探索和研究便是人类浪漫的好奇心驱使的,观看和记录,大多数的知识都是对客观世界的直观反映,当现有哲学难以支持解释时,便产生了敬畏,当深入了解其运转机理时,便会祛魅,人类是造神者也是弑神者,新神从旧神的灰烬中诞生。

文本体现出了作者的西方中心主义,特别是殖民主义的思想,殖民地女性(书中的“复制人”)依恋宗主国男性(书中的研究者们,特别是主角),以此来表现殖民地和“文化附庸国”的从属地位,而面对不受控的殖民地采取思想同化(洗脑)和种族灭绝两条路径,殖民地土著(书中的原生质海洋)不具有不属于人类(书中的科学家们)因之不具有人权。意识形态批评对于科幻作品似乎有些过分,因为其中的设置某种程度是超脱现实世界的,在其内部形成了自我闭环的高度受控的架空世界。

索拉里斯星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