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印钞速度减慢,存款潮袭来,谁愿意买房

2023-07-13 22:25 作者:谢晖说房  | 我要投稿

大家都知道房价的上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货币的贬值,以前的万元户放到现在就是穷光蛋的代名词,而是谁让货币在贬值的呢,其实就是咱们印钞太多了,咱们这二十多年房价的狂奔,就是见证广义货币(M2)不断增加的过程,而现在呢,咱们的印钞速度有所放缓了,但是存款潮还在席卷而来,一边是央妈的放水,一边的居民的集体洒水,银行现在变成蓄水池了,愿意买房的还有多少了,投资买房还有多少人能赚钱呢,今天咱们好好聊聊。


大家好,我是谢晖。就在7月11日,央妈发布了上半年的经济数据,整体来看是点踩刹车,其中6月末,M2余额287.3万亿元,同比增长11.3%,而M2基本可以等同于印钞速度,虽然现在还是两位数的增长,但是已经出现连续4个月下滑了,说明了央妈已经在控制印钞的速度了;而狭义货币(M1)余额是69.56万亿元,同比增长3.1%,这表明的是企业活期存款的多寡,增速高的话,说明企业手上都是活钱,有比较强烈的扩张欲望,而下降的话,说明活期都转成定期了,企业留钱过冬。

咱们看一下M2和M1的同比增速的差值,5月份两者之间的剪刀差是6.9,6月份扩大至8.2,从这两个差值中也可以看出,市场印钞在增加,但是企业的活期投资却越来越跟不上印钞速度了,实体经济中愿意投资的企业没有达到预期,咱们现在的经济活力还是偏弱的,钱都回流到金融市场了,国企央企还好,像民营企业去贷款接水的确实还不够多。

就拿房企拿地来说,从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来看,央企国企仍是主力。华润置地、保利发展等全国性龙头企业仍在多个重点城市广泛布局,央国企参与热度较高,重点城市拿地金额TOP10房企中有半数以上为央企国企,而上市民营房企投资拿地的企业数量严重萎缩。2021年-2023年1-5月,上市民营房企拿地企业数量逐年大幅减少,从58家减少到当前的8家,为滨江集团、龙湖集团、碧桂园、新城控股等,当然,前几天央妈延长了金融十六条的时间,给了民营房企更多喘息的时间,但是市场信心没有恢复的前提下,房企还是不敢轻举妄动,因为有这么多退市的房企打了一个样,高价拿地的后果就是消化不良,蓝光发展已经退市了,接下来还有第二家、第三家,过去的种子现在结果了。而对于居民而言,现在要想不出问题,也就只剩下加快存款和提前还贷款了。

拿央妈上半年数据来说,咱们人民币存款增加20.1万亿元,同比多增1.3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1.91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4.96万亿元。咱们住户半年存款新增10多万亿是什么概念,堪比2020年全年的居民存款增量了,而这还是要得益于咱们第一季度的业绩,因为1-3月咱们居民新增贷款就多了9.9万亿,所以4-6月存款增量是有所下滑的。


这里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银行一直在降息,逼着大家不要存款,因为银行现在很多钱都在空转,一边要付利息,一边又没人找银行贷款了,赚不到利息差,银行很难受;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房价的下跌,越来越多人亏掉了20%甚至30%的首付,这也导致了大量的居民在提前还款或者0首付卖房。总结下来,现在工薪族拿到工资,第一件事就是还贷款,如果还有钱多了,直接存银行,像一些大V在股市赚钱,想吸引居民去股市的,不过很多人现在拿到钱后还是冷静,不敢轻举妄动,胡乱投资。

不仅如此,从最新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来看,同比已经持平了,而去年6月的时候,还是同比上涨2.5%的,在居民端,大家已经释放了很明显的一个信号了,就是几乎从上到下都在进行一切降级消费的措施,包括不生孩子是属于养娃降级、不结婚属于婚姻降级、经常逛拼多多属于购物降级,甚至像体制内的降薪也是属于收入降级了,大家收入都下滑了,赚钱变得越来越难,所以才有如此多的大学生跑去体制,但是如果一旦打破了铁饭碗,那会发生什么呢。

靠国家养的话,恐怕不能一辈子,就像90年代之前的国企下岗潮,那时候是属于工人的黄金时代,进入国企工厂就等捧上了铁饭碗,谁也不会想到时代的力量如此强大,光是1995年到2002年,国有企业和集体企业就精简了6000多万名职工。而现在,从教师这个层面来看,未来编制这个东西也要会慢慢淡化,因为一考就定终生的做法,激发不了活力;而如果大家都想去分蛋糕没人想做蛋糕的话,那最后就是大家都没得蛋糕吃了。而在当前楼市预期还不够明朗的情况下,面对阴跌潮,多数人都只会选择观望和等待,毕竟,多等一个月就少花一平米的钱,换做谁,谁也愿意了,毕竟,大家的钱都是辛辛苦苦赚来的,肯定不想打水漂了,看看现在送房的业主,又有谁能体会他们心中的苦呢。



印钞速度减慢,存款潮袭来,谁愿意买房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