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根本不懂!为什么明明自己的懂得很多,但临场时却一碰就碎?这不只是伪知识...

通篇下来,除去UP的个人行为和经历问题,主要讲述的,一句话也就能高度概括了——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更偏向把UP所说的“二手知识”理解为“二手信息”,从信息的定义来解释这个“二手信息”再合适不过——相比于用知识,因为知识不存在一手还是二手的概念,但信息可以有。
人脑获取信息,可以通过亲身实践,或者靠感官接受,视听嗅探等等,来消除对某一事物的不确定性。粗糙的获取信息的方式——或者说不科学的学习方法,会让自己得到的信息出现种类杂乱、质量参差的情况,自然就会出现所谓“二手信息”,它们虽然能消除一部分的不确定性,但并没有经过验证,或者没有准确地找到合适的语境或话语体系,在很多场合它并不是一个有效信息,而将这些“二手信息”不做处理不顾具体情况就拿出来用,也不管是不是自己的知识,其实就是拾人牙慧和自以为是罢了,我想这也就是视频主要想要批判的。
学,当然要有系统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否则及信息吸收为知识的效率大打折扣;而思,则要摒弃单一获取信息而不加以分析处理,应将各种信息的适用范围进行区分归纳,变为符合知识体系的有效信息。即便是没有经过严谨验证的信息,也可以归为“有这个可能性”的猜想区,以便之后有机会了去验证。
如果完全不做区分归类和验证,也就是所谓的“假性思考”了吧。要“确定一个信息是有效的”很累,而要“‘似乎’这个信息是有效的”则很轻松,假性思考就是过的这个“似乎”的瘾。
好了说回UP的行为和经历。我粗略地了解了UP组建的“圆桌会”的由来,我想如果是在这个圆桌会的背景下,那同学A活该被骂,起码骂得不冤,既然加入了这个圆桌会自然要承认自己不知为知之的错误,做好被UP用知识和逻辑吊打的心理准备,这是同学A自己需要应对和消化的问题。
而UP的行为我则相当不认可,有个评论的用词得非常好——知识霸凌,不管同学A不懂装懂偷换概念反复狡辩,或者UP是所谓“新手村boss”,在我看来同学A就是被狠狠地知识霸凌了三个小时。可能UP在那三个小时里有指出同学A的错误并试图为同学A做正向引导,不过大部分时间是骂所以承认自己骂了三个小时,也可能UP仍然受当初自己被霸凌的影响,选择了这么做,认为这样做能很好地改变同学A的轨迹,也可能做了相比自己所经历的更轻度化的处理,这或许真的能对同学A的心灵产生影响而不至于受到太大伤害吧。但是从同学A的“听到没有”,我可看不出他有做出什么改变,而且很大可能往后他也会把这次经历转接给他人,从而也成为一个用自己懂碾压别人不懂而获取快感的自负者。
至于其他问题,我想评论区已经指出了不少了,不必再多指明,就从一些以可能性为前提的角度去谈谈这件行为本身——就算UP对同学A再了解不过,认定了经过多次引导他往后会做出改变,既使用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又扩充了一手知识,还不会成为用知识去碾压无知的自负者,我也不提倡UP这种行为,更不提倡将其广而传之,因为这个行为本质上就是欺负人,会产生不好的流弊。难道别人看到了不会学着去做吗?学富五车之后挖坑给别人跳,谁能保证这个人只是想满足一下优越感还是真的想坑害下一个同学A?当然问题可能没有我说的这么严重,但改变,应当于此做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