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金城瑰宝:万里机电厂

2023-04-20 19:23 作者:如意甘肃  | 我要投稿

厚植家国情怀,传承黄河文化。让文物说话,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走进大众,让大众感知历史文化!

兰州古称金城,是“控扼冲要、道通西域”的丝路要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进程的见证地,历史文化厚重,文物遗存丰富。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保护工作指示、批示精神和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兰州市文物保护中心编辑《金城瑰宝》系列图文,力图将承载文明、见证历史的文物更好呈现给大家,让文物走进大众,让文物“活起来”,宣传推介兰州文物资源,传播文物蕴含的科学思想文化价值,传承弘扬优秀黄河传统文化。我们期待借此培育公众文化内涵,厚植家国情怀,增强文化自信,并对兰州市文旅深入融合和全面现代化建设有所促进。

万里机电厂

原国营万里机电厂大门

万里机电厂位于兰州市安宁区,是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直属企业,建于1956年,是苏联第二批援华项目之一,是专门从事航空电机、电器、电动机构及机载计算机的开发研究和制造的大型企业。万里机电厂历史悠久,与“长风厂”“兰飞厂”并称“河(黄河)北三厂”,和其他的兵工老厂一样,除了“万里厂”名称以外,他还有一个神秘的代号“135”,因此也称为国营“一三五”厂。2019年,万里机电厂旧址被甘肃省文物局公布为甘肃省革命文物。

国营万里机电总厂现遗留有一批20世纪工业遗产,见证了那个历史时代的辉煌。遗产核心物件主要包括:毛泽东巨型雕像、建厂处(苏式宿舍楼46、47栋)、时代代表性机器设备、中国第一代机载产品(部分)设计图纸等,历史档案、历史照片等也保存完整。目前,企业已利用时代代表性机器设备在厂内主干道两侧建成“万里记忆”文化长廊进行展览式保护,其他部分设备陈列于“万里记忆”纪念馆。

“万里记忆”纪念馆

国营万里机电厂工业遗产核心物件是兰州万里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60余年艰苦创业、自力更生、开拓创新、航空报国的见证,更是我国航空工业发展历程的重要见证者,也是兰州作为西北重工业基地的历史见证。遗产核心物件是共和国航空工业“发展史”和大国重器“铸成记”最直接参与者,历史功勋后人不能遗忘,现实精神催促后浪奔涌。 

  毛泽东巨型雕像

毛泽东巨型雕像建于1968年,是当时对领袖的崇拜和全国兴建毛泽东雕像风潮下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19周年的献礼工程。雕像为钢筋水泥结构,高7.10m,基座高5.16m,总高12.26m。20世纪80年代,全国对雕像进行了大规模拆除,但国营万里机电总厂的毛泽东雕像有幸保存,为兰州市唯一的毛泽东巨型雕像,是一个时代的烙印,为“万里厂”一个标志性建筑物。

毛泽东巨型雕像按照复旦大学红卫兵修建雕像时独创的“三数”模式修建,是缅怀伟人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国营万里机电总厂以毛泽东巨型雕像为中心,建设了毛主席像广场。1977年翻新厂北大门时,更新了雕像基座大理石。2008年9月,为迎接建厂投产50周年,对雕像进行了打磨修补,对基座进行了加固并贴挂红色大理石,用青色大理石重新铺装了基座周围的花坛和台阶,增添环形喷泉。目前也成为了企业及周边党政机关、学校等开展红色教育的基地。 

  建厂处(苏式宿舍楼46、47栋)

国营万里机电总厂建设初期,白手起家,工作生活条件十分困难。首批筹建人员住在安宁堡东面一所破庙中,后迁到十里店桥附近(后来的省委党校)。为避寒过冬,在吴家湾马公馆借住了一段时间,1957年第四季度,“建厂处”两栋楼落成后才有了正式住处。

“建厂处”两栋楼采用苏式风格,是政治化的时代产物,承载了当时中苏友好的历史文化信息,也为当时苏联专家来厂开展援建工作提供了符合苏联人生活方式的居住环境。后期国营万里机电总厂家属区住宅楼基本都采用苏式风格,满足了职工住房的需求。

20世纪60年代厂矿企业修建的苏式建筑大多数已拆除,但国营万里机电总厂“建厂处”作为建厂最早的建筑,被妥善保留下来,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建厂处(苏式宿舍楼46、47栋)自建成以来,未进行大的维修改造,每年按计划开展屋顶防水处理,2019年福利区改造时对墙体进行了加固,同时按照保持原有风貌特色的要求,进行了墙体粉刷。

时代代表性机器设备 

莫杜尔伞齿刨床

该设备转场时间为1945年4-5月,设备制造商为德国莫杜尔公司。该设备原为德国制造,国营万里机电总厂建厂初期为提高工厂齿轮加工能力,通过前苏联从德国转到工厂。用于伞形齿轮的加工制造,主要为DG-9、DG-91等产品加工齿轮,为国营万里机电总厂的齿轮加工能力奠定了基础。

该设备见证了中国航空工业的艰难起步,也见证了万里砥砺奋进的峥嵘岁月,时刻提醒航空人、万里人航空报国、航空强国的初心和使命。 

C616型车床

该设备1959年9月投入使用,设备制造商为国营济南第一机床厂,该设备为多用途普通车床,适用于机械、工具车间进行中小轴套类零件及公制、英制、模数螺纹类零件加工。为航空工业的早期轴类零件生产立下汗马功劳。

该设备记录了航空工业和国营万里机电总厂从“筚路蓝缕”到“凤凰涅槃”直至“阔步新时代”的发展历程,展现了航空人矢志不渝的航空报国初心。 

400毫米卧轴矩平面磨床

该设备1965年4月投入使用,设备制造商为上海机床厂,该设备主要用砂轮的周边磨削工件的平面,适宜于磨削各种精密件和工模具,可为机械加工车间、机修车间和工具车间的精密加工使用。该设备为我国航空工业和万里早期产品的设计试制以及零件批量生产发挥了重大功效。

随着航空工业的不断发展,该设备早已退出历史舞台,它在中国航空工业发展和中国装备制造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2A430坐标镗床(图片右侧)

该设备由前苏联基洛夫机床厂1959年6月制造,原为部管设备,具有精密坐标定位装置,用于加工高精度孔系的镗床,是用于加工机载设备产品所需导动器、精密工装的专用量具,是万里公司建厂初期精密加工领域的功勋设备。

此设备见证了万里产品从引进仿制到自主研发再到创新超越的奋进历程。彰显了万里人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 

X8119万能工具铣床(图片左侧)

该设备由国营昆明机床厂1958年7月制造并投入使用。该型万能工具铣床可搭载多种加工附件,用途广泛。由于工厂早期珩齿机缺乏,万里人发挥聪明才智将该机床改造为珩齿机,为工厂保障齿轮类零件加工质量打下了坚实基础。

此设备记录了万里人自力更生、迎难而上、艰苦创业的不屈精神,是践行航空报国誓言的重要象征。(文/图 兰州市文物保护中心 安宁区文化体育和旅游局)

金城瑰宝:万里机电厂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