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真心喜欢国漫亦或是叶公好龙?——国产漫画真的“彩绘不可逆”?`下篇

【题图为前著名国内黑白漫画刊登杂志——龙漫少年星期天的头号作品——神契幻奇谭的男主=华炼,而这部漫画在结束了长期的奔波之后终于因为中国漫画的业内生态无疾而终】
、漫画平台的评论区中,最多的意见便是——
作者是偷懒吗为什么不上色?
以及——
黑白的?不是彩色不看

我在上篇中已经提到过,随着传统的纸媒刊登方式的式微,默认传统日式商业模式的黑白漫画已经在时代的浪潮冲击之中所剩无几,即使这样现今很多的黑白漫画仍然要在自己的墓冢之中忍耐着年轻一代的无头诘责,比如【为什么不上色,是不是懒啊】
在如今的市场环境下
现在的主流载体是网络或者互联网框架下的工作制式,更加自媒体性质的工作方式最终与【直播求打赏】这种行为类似的收付制不谋而合
这就是现今语境下的——“国漫”一词释义的由来
国漫,本身这个词语并没有倾向性,他就是指国产漫画,是文化生活应用实践过程中民众自然无意识产生的常规缩略语
但是现在在观众群体中有了一定的倾向性,指的是——【地摊/网文风气】【彩色--上色】
【弱化分镜和漫画语言】【基本功无法保障】【国产草根青年作者】作品集群
以此为基础的日常探讨之中也自然诞生出两种意识形态


1古典派(但其实世界范围内,黑白漫画才是少数)
黑白漫画并不是低配版的彩色漫画,黑白漫画有自己的体系和思维模式
并且,许多彩色漫画滥竽充数,没有黑白漫画的张力

2新生派(特指现今的新生观众,并不是指彩色漫画集群)
彩色漫画是大势所趋,是中国观众的自我选择
为什么一定要按日本人的来?日本人怎么做和我们有啥关系;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们应该发展属于自己的漫画风格;现在的中国市场,已经不需要日本人那一套了
漫画看着开心就行了,不一定就要拘泥于具体形式,现在的漫画更加自我更加自由

有关这两种态度,我相信大家平常就已经看得差不多了
但是我并不想讨论孰优孰劣,有关彩色漫画的张力问题我在上篇也已经探讨过——
∵彩色比黑白好看∴水彩比素描好看(笑)——国产漫画真的“彩绘不可逆”?`上篇
并且——
我并不相信能够在简单而又虚拟的平台上能够轻易说服别人
所以:
我想讲的是一个现象,这个现象可能不会出现,也可能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发生
这个现象就是——
彩绘边缘化
而这种现象会不会真正发生,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劳动者和群众们是否是真的热爱漫画而不是叶公好龙自我愉悦。


彩绘边缘化
彩绘边缘化,我想表述的是——从漫画本身的形制、不同体裁在工业生产上的不同(制作、生产、项目工程等等方面)和商业运作这几个方面来讲,如今的国产彩漫是有可能会被边缘化的
为什么国产彩漫会被边缘化?或者说——为什么现今的国产彩漫容易被边缘化?
原因是因为——
彩色漫画自己的性质和制作形制
与现今的制造和生产制度以及IP集群化变现全家桶
并不相适应甚至相互冲突
(当然前提是从制作适应体裁的角度上来讲,如果涉及到市场环境等等其他外在因素,并不能得出这个条件)

那么为了解释这个看法,我们先来了解一下——
国产彩色漫画和传统的黑白漫画主要有那几点不同?(由于篇幅原因,简述)

一
分镜的制式选择与理解差距
漫画语言的应用差距
二
多色彩上色这种制作方法和黑白
在漫画本身的视觉传达过程中的区别
三
工作制度和商业模式
四
(在这里可以暂时忽略不谈)
表达与叙述能力,大多数情况下表现为剧情、节奏的控制力

什么是分镜?
分镜在日本其实叫ネーム(读作ne-mu),之所以中文叫做分镜是因为他和电影手段中的分镜头类似。但是ネーム被称作分镜很可能只是我们的习惯和意译,分镜应该只是ネーム的其中一种形式内容。
在漫画里叫单元画格也许更好理解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971219/answer/58603651
(知乎关于分镜的详细介绍和解释)
如果你看过一些日本传统的黑白漫画(四格漫画等等特殊制式的除外),会发现日本的漫画大多是有条条框框的,而这些条条框框就将一页纸分割成了不同的部分,通过分镜的详细处理,可以起到引导读者观看的目的

(不过日本漫画的阅读顺序很多时候和我们现在的习惯相反)

分镜和电影中的镜头、摄像中的构图一样都是具体艺术体裁的重要手段与技法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107626/answer/20458591(关于——为什么会诞生构图?)
良好的分镜可以起到引导读者观看漫画的目的,分镜的设计体现的是作者的个人风格与漫画倾向,一个出色的漫画家分镜都是过关而且有非常浓郁的个人表达的

虽然98的战力膨胀常常让人无语,但是他的b格和构图很到位;
虽然鸟山明有时候打斗也是互相飚战力,但是他对于动作运动格斗分镜-可以说是炉火纯青
而国内的大多数作者,由于并没有良好的分镜能力与漫画语言理解,因此被迫选择分镜更加自定义的条漫等等形式下的弱分镜表达方式——也就是不画完全的分镜,或者避而不谈规避掉自己的分镜使用缺陷

——这和有些作者因为喜好和个人能力去主动选择画条漫等等弱分镜的做法是有本质不同的

简述几个因为分镜而出众的日本漫画家——
1
鸟山明(七龙珠)——
战斗时的打斗运动趋势和轨迹引导,也就是动作和武打风格的分镜

你可以理解为成龙或者李连杰他们的电影镜头与动作表现

(虽然这个是动画分镜,但是也能体现镜头对于动作体现的重要性)
2
富坚义博(猎人)——
他的分镜也是典型的“分镜最终是为了作品表达”这种理念下的,因此富坚后来即使交草稿,有时候反而让人的阅读体验更加良好
你可以理解为制造零件或者三维建模的时候,透视图或者三维概念图是最适合预览和理解的。这种时候就不应该把现实社会中的具体照片拿出来然后追求纯粹的像





3
久保带人(bleach)——画面切入和构图,也就是可以以又酷又时髦的pose打出很抓眼球的动作和架势



出色的摄像摄影师,并且很适合剪辑短片,构图非常出色
4
岸本齐史(火影忍者)——美术功底例如透视、运动动态、空间关系、参照物与场景
只要不开挂或者嘴炮就很精彩




日本漫画对于分镜的理解积累,是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而延续下来的

什么是漫画语言?
漫画语言类似于上语文课时老师和你说的修辞手法,是表达时的一些技巧和手法等等
出色的漫画语言对于读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分镜其实也是漫画语言的其中一种
例如——小畑健作画和堀田由美原作的《棋魂》
这部作品,从题材上来讲不是讨巧或者吸引人的故事——
没有多少人会对下围棋的故事感兴趣

小畑健终于用这部作品证明他是合格的漫画家而不是插画家

因此漫画语言就是“如何把故事很好的讲述出来”或者“如何良好的表达原作的思想感情”
而现今的大多数中国彩色漫画作者,美术功底和漫画技法,都是不扎实的

上色的漫画和不上色的漫画
观赏习惯会对读者的观赏心理起一定影响,这是很多观众对色彩的选取态度差异的根源
举个例子,
对于朴素而挣扎在温饱线的那个年代,所谓的好看——就是色彩艳丽(比如花棉袄)
你想嘛色彩多视觉冲击就大啊,这是最原始最直接的视觉冲击了


对于观众来讲色彩的视角冲击不需要满足任何条件或者筛选门槛(别和我说你色盲啊)
而黑白漫画需要读者通用黑白漫画的漫画语言,这就需要适配
以现在的国产彩色漫画制作方式来讲,
黑白漫画的确是要比彩色漫画更考验基本功
大多数创作者选用彩色的原因,并不是出于自然原生的创作心理——如果做的不咋地,那我们就搞得花花绿绿一点
市面上的大多数作者
是经过功利性目的择取彩漫这个方式
他们并不能画出优秀而本真的彩色漫画
不要说黑白、彩色孰优孰劣;
就是从彩漫的角度去看,
主流国漫也是充斥着劣作的

产品制式与工艺形制
制式和形制是我认为国产彩漫会被边缘化的主要原因
我一开始是这么叙述的——

彩色漫画自己的性质和形制
与现今的制造、产品制式和生产制度以及商业模式发展趋向
并不相适应甚至相互冲突
(当然前提是从制作适应体裁的角度上来讲,如果涉及到市场等等其他外在因素,并不能得出这个条件)

理论上如果不考虑对画面的具体处理方式和思路价值观导向
(比如说人为的在制作之中根据具体情况和性质去应用各种处理手段,而中国现今的创作者在这一块并不成熟)
——彩色漫画相对于黑白漫画,观众更加容易将注意力放在画本身的内容上(比如色彩、全彩性质下的画面信息)

色彩艳丽而完全的画面质地对观众观赏视角来讲更加的近似于真实的现实照片(注意是质地感,因为题材和内容全彩也可以画非现实主义的东西,但质地还是更加的真实)



色彩完全完备的情况下人们对于画面的潜在认知判断甚至会更加倾向于画面自身的具象感受
而这一点和漫画本身的性质相互冲突——
你是要强调这个画在语境下的自有内容然后再将各个单位个体串联起来给大家看,还是要强调漫画周刊一话20页左右连贯的整套内容?
漫画本身是有动态向前的性质的——这和画本身的信息表达是有区别的,好比把分镜头集群画的再精致照样不是电影



而黑白画面就更加适合漫画的自有形制,有谁会在做模型和数学图表的时候关注上色问题?
(例如胶片、黑白照片、素描速写、黑白报纸或者木刻等等、甚至以前没有声音的默片时代)
对于观众来讲,黑白相对于彩漫更加【抽象=符号示意】观众不容易将精力分心到色彩信息上
只有黑和白两种色彩更加的凸显相互关系(素描、速写之于表达的效应),这对于漫画来说是更加顺畅的表达
当然这都是建立在——还没有适合彩色漫画的制作流程和思维体系前提上
(和2进制计数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2进制是因为机器识别【开 or 关】的原因)
——这就像新学生学美术刚开始要让你学很长时间的素描和速写,因为这是这一类事物的基础通用表达/解读语言
对于大多数观众而言,画可以容忍少色,叙事表达可不能容忍冲突
注:黑白和彩色的问题和特写或者定格画面问题不同,特写本身是作为其中一种手段服从于整体应用的,要用特写的时候才会出现,而画面的色彩是漫画本身的自然属性

这里会诞生第一个边缘化现象——
选择彩漫而又没有相应通用语,
会导致作为全色画这个独立个体而边缘化
如果你要强调全彩环境下画面的完备信息,那么插画(例如游戏瞬间的画面、轻小说的插画)、连环画(或者画的单元个体规制比较自由的准连环画)以及幻灯片、甚至动态漫画都要在形制和工业制式上更加适合彩色画面的自由应用与生产制造









如果是继续按照传统的研究去应用现今完备的漫画机制,那么很容易陷入全彩画面大量而具像的信息与作为漫画作品自有表达规制的冲突(个体与整体——您的作品与选拔要求不符!),而现在的大多数国产作者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个问题
自然而然的,对于完备的彩色画面,如何去处理信息并形成自有的一套分镜//漫画语言体系——这又是极其庞大的一个问题

(你让漫画家按照日本的规制然后还要他周刊,真的会死人的;
一般彩漫都是月刊,但是月刊又容易没热度没曝光率)

如果我全都要呢?
如果你既要保证全彩画面的具象而庞杂的信息内容,又要保证作为整体作品的表达和叙述,不想为此而委曲求全阉割分镜漫画在诸多体裁中极富特色的艺术性和功能功用以适配彩色画面的性质,最后做一个妥协(只有小孩子才会做妥协——我全都要!)
那么,各种性质和制作方式的动画甚至是动画相关——例如大型游戏非常精美的cg场面,有更加广阔宽敞的结构与形制,更加适合信息量具象而充杂的全彩画面
(连续剧式的番剧公司制作动画、近似于电影的大投资工业动画、甚至还有更加奇特的实验动画/定格动画、多个实物照片处理后构成的动画等等)
这又是第二个边缘化现象——
彩绘本身的信息量—导致框架上必须扩充以满足充分表达的需求
全彩之于漫画这种制作形式的边缘化扩充








而这个就不是普通漫画创作者的思考范畴了,这是艺术理论的范畴

既然谈到这里,我不妨简述漫改动画这一形式导致的漫画在现在IP开发运动中所处的位置和今后的隐患
如今的漫画制作,是有可能在整个业界投资实践过程——也就是IP开发全家桶诸多套餐=商业性工程实践中——变成动画后面的跟屁虫附庸的

很有可能对于投资方和工业制作群体来说,漫画和其他分门别类没有很大的区别——都是下金蛋的鸡鹅,这就导致很可能整个大IP集团中的各个不同体裁都没有独立的创作能力
由于篇幅原因,此内容放在另外一篇文章中进行讲述(让我先歇一段日子)

那么,彩色画面就真的不适合用来画漫画吗?
或者说彩色漫画就无法在中国继续独立而自立发展吗?
那肯定是不可能的,否则我不用写这篇文章了
我一开头也说了——
彩色漫画能否在中国发展成熟出彩并拥有自己的东西,
就看创作者和观众是否真正热爱彩色漫画而不是叶公好龙自我愉悦
实际上,如果真的想要国产的彩色漫画有长足的发展,就只能试着去解决彩色漫画作为一种体裁的本身性质上的应用问题,以及形成有效高质量的观众群体(也就是有足够的群众基础作为支柱)
看足球比赛的会探讨足球,看篮球比赛的会讨论篮球,而大多数看彩漫的首先关心如何【文明观球】——这样的群众,就像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一样——留不住东西也长不出好庄稼
如果真的想要国产彩色漫画发展出色
要么,形成一套符合彩漫这个波段节奏频率的表述系统
要么,让国内有高质量的受众群体支撑整个产业的前行

题外话——为什么美漫没有在中国像日漫一样兴起而广泛传播?
可能有很多观众会下意识的认为是——1文化因素造成的倾向 2漫画体裁上的挖掘
但实际上,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另一个因素——市场(商业与生产)
美漫作为彩色漫画,为了减少盗版,采取了拉高印刷门槛的方式——比如纸张的质量价格、彩色绘画的质量和精细程度等等
各种在成本和价格方面的手段使得盗版的难度越来越大,同时使得为了满足绘画质量需求的作者们选择组织化集体创作(有点类似于私企内分部门协作或者生产链的流水线交接作坊)
或者是改成月刊更新的形式和频率,就为了能够有更加适合彩漫的节奏空间
盗版印刷为了盈利成本选择盗版日漫远比盗版美漫多就是这个原因,
这也是为什么基本上国内很难广泛接触到整套成形、商业与产品范畴上的美漫书刊原因之一
那么日漫呢?难道日漫就不管他们的利益吗?
实际上,有关于盗版就像日本主机游戏在中国的混乱形式一样,漫画盗版实际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日漫对此的态度非常暧昧模糊,甚至可能都没有官方态度
(你联系一下混乱晦涩的汉化组问题,是不是就能理解了)
因为盗版也带来了另外一个影响——知名度和传播效率,盗版虽然和日方的利益冲突但也带来了瘟疫般的传播普及速度,这个东西可是用钱买不来的自来水军
因此,从这个方面也可以变相的说明——实际上对于漫画本身性质的挖掘并不一定是漫画产业一开始就有意识的去实行的,也有可能是无意识的自然积累和潜移默化
无论是什么形式的漫画发展,都要先建立在自然产生的原生土壤和环境上;就算刚开始没有这样的土壤,今后也需要因地制宜的自然培养,而不能脱离现实和客观环境空谈理想
群众基础、自有形制也会对漫画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美漫在他们国家的群众基础,以及他们自己业内认可并群众认同的制作工序(美漫业界惯例)
如果想要中国国产彩色漫画和美漫一样能够自己独立的发展,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自然的挖掘而不是人为的功利态度驱使,那么就要靠高效的群众基础和自有形制的形成来弥补

哦,对了
神契作者L大在b站有号的,可以去看一下,我关注他之后没几天就看见他动态把自己竖中指女装照晒出来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