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出现清退的现象,想要读博的你怕了吗?
22年,一条“浙大博士送外卖”引起无数人讨论,时间跨度甚至超过半年,从4月新闻报道到9月当事人回应,热度始终不退。
原来是故事的主人公读博8年未能毕业,按规定将于6月办理结业并离校。一石激起千层浪,“博士生延期毕业”话题再次跃入公众视野。
一般来说,博士通常是3-4年毕业。对于延期毕业的时间,各高校标准不同。按照规定,延期毕业后依旧无法拿到博士学位的,将被学校“清退”。并且该现象十分常见~

2020年,东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发布清退公告,共有52名博士生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被清退。无独有偶,沈阳农业大学对236名超期在籍硕士及博士研究生予以清退,其中博士研究生117名。
2021年,河海大学125名博士研究生被予以退学处理。同年,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院发布的《关于拟对超过最长学习年限研究生退学处理的公示》称,20名研究生被列入拟清退名单,其中博士生14名。

2021年1月1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决定对6位博士研究生进行退学处理。
其实2020年12月以来,北航已经发布多则决定,共有404名博士、硕士和专业学位研究生遭退学处理或不再保留学籍,主要原因是超过了最长学习年限。
这种情况,在国内博士群体占比很大,截止2020年,有数据显示,我国博士研究生的整体延毕率达到了惊人的68%,也就是说,每年有一多半人不能顺利毕业。
除了直博,一般就读博士的时间范围为3-8年,国内高校大部分是4年,如有延期毕业的情况时间会更长,8年一般为时间上限。博士生就读往往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如果长时间无法毕业或无法完成科研成果就很难坚持下来。
像上文开头延毕的浙大博士,在他延毕的读博期间,孟伟没有发表博士毕业认可的科研成果论文,按照相关规定,直博生到第8年还未拿到学位,只能获得结业证书。
孟伟觉得“导师指点不足、横向课题负担过重”。
学校觉得“他精力分散、没能落实目标等自身因素有关”。
不管哪方说法,都是国内现存博士群体会遇到的“普遍现象”~每年也都有大量的博士生因为科研成果没有达标而选择延期毕业,博士研究生延期答辩的现象则更加普遍。
一番折腾下来,沦落到被清退的下场,国内博士,真的难!

但是话说回来,博士延毕难道就是一道不可破解的死题?是大多数的宿命?
其实不是,与其在国内苦苦挣扎,越来越多的博士们已经主动跳出了宿命圈,选择了出国留学——去韩国读博。
韩国学术科研水平始终位列世界前五,留学韩国既可以收获学历,更是能够发展学术科研,在其领域内更进一步。
三分之一的韩国教授们都有留学背景,留学地点也都是教育大国,例如中国、法国、美国等。

学术发展离不开科研经费,随着韩国教育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其经常性拨款也在逐年递增,2020年高校研究课题数增长7.3%,研究经费增长25.9%,总研究经费为71346亿韩元,可谓是在教育上下了“血本”。
国际高水平期刊的论文刊登不断拔高也意味着韩国大学在教育领域依然保持着绝对的优势。
且通过韩腾教育申报的博士项目,可以定期参加博士论文指导讲座和学术期刊发表能力专项特训营,每一期学术训练营都由不同学术教授进行讲座,且都是国内多个学术期刊的委员和编辑,自身拥有丰富的审核、撰稿、学术研究能力~
旨在帮助博士生们顺利通过论文答辩,提高学术水平。

最关键的是,申请制度能够更大希望拿到世界名校offer、无前置语言要求、中韩英多语授课、无硬性期刊发表、通过论文答辩即可毕业等等优势,都大大降低了读博延毕风险。
毕业后还能享受海归博士人才补贴政策,公务员、高校都能轻松“拿捏”,甚至各地发文承诺:博士来,就打钱!可见海归博士的吃香程度!
如果你也想“更进一步”又不想承担“延毕风险”,那么来韩国留学绝对是你读博不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