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我都不认识……
以前曾听过这么句话,远亲不如近邻……
可我是独生子女,基本上没啥远亲,也没啥近邻。我对自己身边的这些住户,说实在的,还没有QQ群里一直聊天的网友知道的多。
我大概是2011年才有的自己的QQ,大概接触了互联网后,才了解到“现实被切断”的可怕。
网络实在是个好地方,信息茧房,会让你见到的信息,都是你感兴趣的,而另一部分信息你则永远看不见。一开始,你可能会奋力挣扎一下,但是挣扎过后,你会发现你还会在网里,就像一条鱼。
现实里走出自己住的楼房很简单,网络里,走出这一亩三分地,可能就很难了。
所以,虽然有时也会和网友发生争吵,但是在大多数时候,你遇到的是喜欢的人,听到的是喜欢的话,这导致现实里对真实的人,耐受力就下降了。
莫说是邻居,可能是父母,都会觉得厌烦。
我在网上看到过很多次,一些主播和up对父母进行抱怨,抱怨父母为啥不理解年轻人。
将努力奋斗,患了空心病的群体,和躺下手机刷短视频的群体混为一谈,问,为什么别人不能对他多一点理解。
但其实,都是第一次做人,你得了什么病,又何别人有什么关系?你也不是见到一个人不开心,就要上去安慰吧……
讲一句暴论,我觉得,这可能是由见到的东西太多,行动的太少而引起的反差与不适。
用《咒术回战》的话,叫做无量空处。
用《电锯人》的话,是宇宙恶魔的“万圣节”。
我觉得这是病,但是我也没药可医。
在我仍在工作的那个一阶段,时间被排的很满,我与同事接触的时间特别长。我觉得同事比家人有趣的多,有时候觉得公司某些地方更像“家”。
话虽这么说,但一起工作,很多时候都是利益导向的,常常会因为十几二十块的提成钱搞得很不愉快。
但当后来在家休息,许多亚健康状态(当时因为五年昼夜颠倒的上班,身上有很多不好的征兆,例如常年黑眼圈,皮屑,肾有问题,记忆力严重减退,玩游戏时能睡着,说话的时候,上句说完经常忘了下句)自然恢复,与父母接触的时间长了。
我发现他们身上其实有很多我不知道的优点。
但如果想要了解更多其它人身上的优点,那却很难了。
我记得原来坐公交时,还有人拿出自己的录音机,公放歌曲,还有人跟着一起唱歌。这是真实存在的事,影视资料你可以参考《人在囧途》,若不是看了这部电影,我甚至忘了年轻时还有这一码事。
我记得我们那时念大学,虽然互相不喜欢,但是一个班级27人,一个学院同年级100多人,大多数人是能互相叫出姓名的。
我还记得毕业时,一群70多个青年人,在农村工作,同吃同住,吃得很差,但在一起的时间很愉快。空荡的大厅里,坐着二十几个人,一起看《中国好声音第一季》,有人喜欢金志文,而我喜欢关喆。
有时,感觉随着年龄增长,我永远失去了他们。
那时情感脆弱,删除了一些人的好友。
但始终留着的几个,也再也说不出什么言语。
可能他们很多时候也和我一样,一个人看着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发呆。
但是见到突然见到弹出的对话框,却会觉得很麻烦,不知道这个人时隔这许多年,为啥还要找上自己。
那天在知乎回答问题,倒是收获了两条评论,大概意思是,我连我班级同学的名字都叫不全。
而我现在还能把二十七人的名字背下来……
而知乎上还有一位妈妈,在我的评论下和我说,如果小时候不给孩子智能手机,他会落伍被歧视的。所以,我也搞不懂,现在的小学究竟成了什么样子。
时代可能是在变,但挺不希望朝着这个方向走得。
我知道我文章写得很散碎,没啥立意没啥主题。
但可能大概也就是这水准,有些什么,大概也就写些什么了。
我们都处在历史的洪流中,不过是被裹挟着前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