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生态福地引来百鸟齐聚,这帮人功不可没!

闽江河口湿地是福建省最大的原生态河口湿地,近期也正式成为我国世界自然遗产预备项目。最近,保护区的总工程师杨文秀准备退休了,说起二十多年来和同事保护“地球之肾”的故事,他说就是一个个“进”与“退”的故事。
杨文秀总工程师告诉记者,二十多年前并没有什么湿地保护专业,也是没有湿地保护机构,他是从林业系统转过来的。
总工程师 杨文秀
真正这两个生态从地球层面来讲,一个是肺,一个是肾,我保护了肺,又保护了肾。
杨总工程师介绍,闽江河口湿地是非常完整的生态系统,生物具有多样性,同时又是一个很原始的天然地块。中华凤头燕鸥当时在全球不足100只,杨总工程师和他的同事在这片湿地同步调查了16只。另外还有东方白鹳、勺嘴鹬、黑脸琵鹭这些比较珍贵的鸟类。








回忆起当年,杨总工程师说很多老百姓都不大理解:为什么要留几万亩的地给鸟?当地的村民就在湿地周边围垦、造地、搞养殖。杨总工程师和同事们本着严格管理保护区的原则,对这些村民进行劝阻,但收效甚微。
在劝说这些渔民、养殖户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件事,让杨总工程师更加坚定了“退养还湿”的决心。
总工程师 杨文秀
当时有一个专家在现场,看到湿地被当地群众围垦,就求他们,当地群众不肯让步,把他推哭了,他不是被推了哭,而是看到这个湿地被破坏哭了。我也很感动,很受教育,我们后来都以他为榜样,给当地群众做了一年多的思想工作。
杨总工程师还承诺:如果没有地方就业,可以到保护区来当管护员、海漂垃圾的保洁员。最终这些养殖户的思想工作被做通了。
管护员 林宝凎
我们也想通了,这是一件好事,以后子孙可以看到更好的湿地。
管护员 刘庆美
鸟一定要看好、管理好;滩上有人,要把他们劝走,不能太近了,太近的话鸟看见人就都飞走了。


养殖户身份转变为管护员之后,大家发现了很多欣喜的变化。
管护员 林宝凎
我们对湿地每一年都有不一样的感觉,每年的变化都很大,像以前我们这里根本看不到水鸟,现在我们都会看到很多的水鸟在这里。
保护区还不时邀请专业观鸟协会的成员协同科研。
福建省观鸟协会常务副会长 杨金
我20年看过来,杨总工他的肤色没有变白过,非常像一个勤勤恳恳耕地的老农民,在一线做这些保护的工作。我相信,这个退休只是他本职工作的结束,但是保护生态的事情是不会结束的。
杨金副会长告诉记者,他第一年来闽江河口湿地时,记录下的鸟种类只有100多种,过了20多年,如今种类的数量已经超过了300种。有这样的成绩,保护区的改造功不可没。
福建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总工程师 杨文秀
我们改造的理念是根据不同水鸟的习性,然后改造不同的生存环境,中间有做鸟岛的,旁边有岸边的,各种形状的生态栖息地。



2013年,闽江河口湿地晋升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15年通过国家林业局试点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
保护区从无到有,从有到好,再到强,现在已经成为清新福建的一个生态名片。2022年,闽江河口湿地申报国际重要湿地,并列入世界遗产预备清单。
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 郑航
我们还希望通过生态研学,通过旅游,通过康养,能够带动周边这块,与生态友好型的产业发展,老百姓真正有一个获得感。
湿地被喻为淡水之源、地球之肾、物种基因库,福建境内河流水系发达,湿地面积超过18万公顷。除闽江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外,福建长汀汀江国家湿地公园也成功晋级国家4A旅游景区。福州、南平、三明、宁德、泉州、龙岩、莆田七个闽江流域城市还联手协同立法,加强闽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协同保护。
共饮一江水
致敬福建“湿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