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5个有毒的思维陷阱,你中了几个?比你年轻还比你优秀的人,只不过避开了这5个坑!

2021-12-05 18:07 作者:镜树和  | 我要投稿

1. 认知偏见:理性思考的局限

认知偏见有几种典型的表现

a. 基本归因偏差

就是解释自己和别人行为的时候表现出双标的态度

b. 锚定效应

先接触的信息影响后续判断和决策

c. 后见之明偏见

典型的事后诸葛亮

d. 错误共识效应

人们会高估自己的信念、判断和行为的普遍性

就是你愿意干什么,就会觉得别人也愿意干

e. 消极偏见

就是人们对负面情绪和信息更加敏感

几十年的心理学研究证明了一个观点,

人类的理性是有限的,

再牛的大神也不可能保持绝对理性,哪怕一个小时。

一方面是大脑进化的结果:

i. 大脑习惯用简单程序应对复杂环境。

ii. 跟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有关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中,提到了关注圈和影响圈

关注圈就是我们日常关注的事情。

影响圈是我们通过努力能改变的事情。

认知偏见会习惯性的让我们把重心放在关注圈,否定影响圈的作用,

2. 证实悖论:推到了才能重建

《潜意识·控制你行为的秘密》一书中提到

人做判断的时候有两种机制,

一种是科学家机制,先有证据再下结论

一种是律师机制,有了结论再去找证据

其实大部分人都是律师机制,

人们都喜欢证实自己已有观念的东西。即便错了,也会想办法证明不是自己的问题。

科学家机制就不会维护自己的正确性,他们会用事实和数据来验证,这是一个敢于证伪的过程。

人生是个不断试错的过程,每一次成长都是打破自己推到了再重建,

这个过程会让你痛苦,也可能会让你丢人,

但没办法,

承认自己的错误往往是走向正确的第一步。

所以放下心理包袱,把不断证实变成不断证伪,才能从舒适区走出来,把学习区变成舒适区,把恐慌区变成学习区

3. 线性思维:有因不一定有果

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很难理解非线性的关系

非线性的结果往往很模糊

指向不明的结果,容易让人迷茫、焦虑、拖延,这个时候就不能再用线性思维去看待问题了,因为它会给我们带来三种困境:

a. 通过复制经验预测未来

经验只代表过去,未来的变化考验的是你提高经验的能力。

b. 习惯把因果关系简单化

把导致结果的某一个原因说成是单一原因,纯粹是聋子拉二胡——胡扯

c. 认为事物匀速发展变化

谁还没有个高峰低谷了,就算学习也是刚开始觉得难,进步缓慢,过了新人墙之后,开始骤然上升,最后再到达一个高位平稳期。

事物之间的关系都是复杂多样的,结果D可能有ABC三个原因,然后ABC之间又互相影响,彼此联系,盘根错节。

线性思维只能通过原因看到单一结果,或者通过结果看到单一原因,看不到底层的逻辑,

另外,成长也是S型曲线,前期的沉淀一定是付出大于收获,这个阶段可能延续很长时间,你只能笃信自己,但过了拐点,就像开挂一样,量变引起质变,飞速成长,你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时来运转了,其实都是之前努力的结果。

4. 单一价值:视野狭窄的危害

工作确实是个价值交换的过程,拿钱办事各取所需

但工作并不是只能带来薪水这个单一价值。

如果我们换个思路会发现,有些东西比薪水更重要。

用时间思维来看这个问题,工作就是把自己的时间卖给老板换取金钱,时间卖了一次,但有些人把时间卖了两次,

一次是卖给老板,另外一次卖给自己,换来能力和经验的增长,

这样一来,工作的目的就是投资自己的未来,挣钱只是其中的一个结果,

毕竟投资老板这个事不可控也不靠谱

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投资自己的未来

毕竟投资老板这个事不可控也不靠谱

单一价值会把人的视野变得短浅和狭窄,做事的目的必须当下就有反馈,必须可见,可量化,看不到长期收益和复利价值,这就掉入了时间贴现的陷阱。

时间贴现是心理学的一个概念,

是指人们对未来的收益和风险的感知不断下降,呈双曲线趋势。

所以我们要用复合价值来衡量一件事儿值不值得做,尽可能看的全面和长远。

既要看到隐藏收益,也要看到隐藏风险。

5. 资源陷阱:看牌面更看打法

认为结局在开局就注定了,这就是资源陷阱,

优势资源可能导致失败,劣势资源也可能反败为胜。

资源就是咱们手里的牌,输赢不全看牌面,而是看跟谁打,怎么打

避开上面五个陷阱,至少我们可以走得更顺更稳

来自视频5个有毒的思维陷阱,你中了几个?比你年轻还比你优秀的人,只不过避开了这5个坑!_哔哩哔哩_bilibili




5个有毒的思维陷阱,你中了几个?比你年轻还比你优秀的人,只不过避开了这5个坑!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