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是怎么打理钱的
最近领养了只小猫咪。
玩具、罐头、零食都安排上了。
不过没有免费的午餐,所以停更的锅,甩给它一半吧。
上周末我准备更新的,可刚坐在电脑前,这货直接跳腿上睡觉,还用脑袋蹭蹭手,啊这,谁能招架得住?
虽然是流浪猫,但是嗲得很,绝育之后还越来越嗲了。
让我沉迷吸猫无法自拔。
也感叹自己挺幸运,遇到了一只好脾气的猫。
一
话说,我们的遇见也是缘分。
本职是国家理财规划师,因为仗义执言,误打误撞进了保险的圈子。
在B站也是偶然的开始。
不过相比视频,文字更适合交流和思考,以后我更多的精力也会放在公众号上。
这几天我也思考了更新方向,还是在自己擅长的财商、保险、房产上多聊聊。
以后也会聊聊生活里的事,比如买房、体检的经历,如何忽悠父母去体检,甚至早期租房的避坑经验。
蛋壳出的问题,几年前就有迹象了。
我在北京租房的时候,也遇到过类似的套路。
好在当时仔细看协议,发现了端倪——押一付一实际上要做一笔租房贷,果断拒绝了。
当时蛋壳已经沉迷这个资本游戏了,没想到几年之后,该来的还是来了。
关于长租公寓的资本玩法,想要看的话,文章里留言,人多的话,专门出一期聊聊。
二
最近天气冷了,出险案件增加,倒是和保险公司接触挺多的。
想想自己也做了三年多的保险科普。
估计你们很多人还不知道我这点,今天顺带说一下。
之前本职工作是国家理财规划师,于是身边总有朋友问我保险。
一次次给大伙分析保险里的问题,造就了我爱分享的性格。
加上朋友的建议,当年索性录个小视频上传到抖音。
结果视频上了热门,很多父母才发现给孩子买错了保险。
但是也不知道该买啥,怎么买最划算?怎么才能不被坑?
这些问题充斥在评论和私信里,每天至少有上百条。
上万块给孩子买保险,还只是买了一份重疾险,我看不下去了。
就发了一个个视频揭露保险里的乱象,戳穿一个个套路。
后面还被业务员频频问候,索性辞掉工作,发挥所长,产出保险测评和视频类知识。
这期间里更新了200多篇公众号保险科普文章、上千条保险短视频。
全网各平台累计700万多粉丝,播放量全平台突破10亿次。
也在行业里泛起了点水花,得到了认可:

今年负责了多起理赔案件的对接,最近深刻体会到,这是我目前做的最有价值的事情。
因为一份保单可以改变一个家庭的命运。
三
再分享一下我是怎么打理钱的。
平时虽然忙,但也把它们安排的明明白白,没怎么占用精力。
想要靠赚被动收入,从来不是把希望寄托在某个理财产品上。
就像吃饭一样,不是天天大馒头,而是要有荤有素,营养均衡。
个人和家庭的资产规划也是一个逻辑,都是做个整体规划。
个人的命运和历史进程息息相关。
我们先认清两个真相。
1、去杠杆
最近工行代销的理财产品逾期,更印证了我之前的说法——不要轻易去买银行理财。
随着银行理财陆续到期,以后逾期的会更多。
不止银行理财,所有非标的理财产品都建议避开。
因为非标的产品更容易存在资金拆借、短债长投的嫌疑。
比如最近出现问题的3A级信用债,还有门槛更高的资管和信托产品。
国企、央企违约,银行理财不保本,也给我们提示了风险,不要再迷信大机构。
我们从2018年出台了资管新规,到现在的定点爆破,从上游限制金融机构加杠杆。
也从下游限制房企融资,还有限制房贷个贷的苗头,都是为了降杠杆。
2、负利率
负利率在日本和欧洲已经很常见了。
究竟为什么会有负利率呢?
它代表的是有没有投资机会。
如果社会经济发展放缓,没有什么投资机会。
虽然银行也愿意放贷,但是企业借贷后没有什么赚钱的机会,于是没意愿借钱扩大产能。
借钱的企业少了,于是借贷的利率就变降下来了。
相对应的,银行愿意兑付给我们的存款利率,也就随之走低了。
所以我们会看到,日本的老百姓把钱存银行,利率居然是负的。
100元存进去,还要倒贴给银行。
那些负利率存款的人傻吗?
并不是傻。
而是他们认为未来利率还会下行。
11月18日,我们的财政部发行了40亿欧元主权债券。
5年期7.5亿欧元,发行收益率为-0.152%;
10年期20亿欧元,发行收益率为0.318%;
15年期12.5亿欧元,发行收益率为0.664%。
首次出现了负利率,但是国际投资者认购踊跃,订单规模达到发行量的4.5倍。
收益是负的,为什么还抢着买呢?
一个是对我们未来经济发展的认可。
二是市场认为利率还会继续下行。
那么我们会进入负利率社会吗?
也会的。
四
考虑到这两点,资产规划就简单清晰了。
按照未来人生剩余的几十年来看,保值才是刚需,需要排在最前面。
股票、基金赚超额收益是第二位,这个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而且我们的资本市场能否保持十几年的繁荣,这个没有人可以预测。
比如我自己,就把钱分为四个账户打理:
第一个是现金账户,就是精打细算过日子。
把生活费放进货基里,优点是可以随存随取,比较灵活。
余额宝每日快速转出有限额,我平时用的是余利宝。
它也是一款货基,优点是每日快速转出是10万,比较方便。
第二个是保障账户,就是基本的风险防范。
也是我的老本行,分享怎么给自己和家人做保险方案,转移疾病、意外和身故风险。
篇幅原因,这次就不细说了,以后我也会多在这个号上唠唠。
多扒一下保险里的套路,争取这个号以后能日更起来,传播更多实用的保险知识。
前面2个账户是基础,相当于盖房子的地基。
这些都安排好了,我们才能考虑钱怎么保值增值。
如果基础的大病保障都没有,万一家里有人生病了,之前的一切投入都是打水漂。
做的方案再完备,也要被中断,拿出家里的积蓄治病,有时候可能还不够。
想要避免贫穷,转移风险是个必修课。
第三个是理财账户,给家庭财务兜底,重点追求本金保值。
我之前说过,如果是长期投资,第一位从来不是收益率,而是要看确定性。
几十年以后,或许我们会经历几次股灾、全球金融危机,甚至房产也局部暴跌了...
究竟什么样的资产可以穿越各个周期呢?
横向对比各类资产,基本只有商业储蓄险才能做到。
比如年金险,增长终身寿险,可以在未来几十年、上百年的时间里刚性兑付。
其他的都不行。
年金险的确定性非常强。
但是它可以在未来几十年、上百年给家庭提供长期的现金流。
就我自己来说,虽然定投基金,也炒股,但始终和风险博弈。
持仓的股票里,有疫情期间买入的白马股,截止今天,盈利70%以上了。
也有周期股,现在还在亏损的。
而且基金也是波动剧烈,有时一天是3到5个点的波动。
普通投资者认知不足,也没有时间研究,还不善于管理情绪,并不适合直接冲进去。
冲进去只是做了韭菜,股市里真正赚钱的是机构。
有数据显示,有70%的股民和基民都是不赚钱的。
就我自己来说,虽然能够赚到钱,但也有很多担心。
十年以后股市会怎么样?自己能够一直保持这样的投资收益吗?
未来万一投资失误了,或者踩雷了,甚至生活里被人骗了怎么办?
未来五六十年的时间里,怎么保证自己的资金安全?
哪怕外面地动山摇、经济危机或者股灾,也能保证自己有稳定的现金流吗?是存银行吗?
肯定不行。
一年期银行存款的收益是不断在降的,
长期来看,负利率是必然会来的。
银行理财也不安全,不能保本。
经济增速放缓,在利率下行期,现在3%的收益,十年后很难维持3%...
年金险和增额寿险最大的特点,就是按照固定的利率,比如年化利率3.5%,锁定超长期的收益。
合同上约定每年给多少钱,未来就能拿到多少钱,几十年上百年都不会变,而且是复利计息。
这一块也是时间关系,先不多说,以后有空慢慢聊。
第四个是投资账户,用来承担高风险,博取超额收益。
这里可以看作是家庭财务的进攻,比如各类投资,股票、期货合约、大宗商品、房产、基金......
这里我做了优化,把机构风险评级往往较低的债券也放了进去。
因为它真实的风险并不低。
很多债券有挂羊头卖狗肉的风险,参考最近的信用债爆雷。
哪怕找你借钱的是国企,没有抵押品、抵押品不足额的话,风险都是不确定的。
至于基金,新手也很容易上错车。
这四个账户都安排上,对于钱我就不怎么焦虑了。
忙的时候没有后顾之忧,闲的时候还能撸撸猫。
话说,这个点胖橘还趴在脚边陪我码字,真好。
关注【二姐聊保障】回复:万字科普,领取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