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香港问题抵制北京冬奥会,欧洲议会真当自己是权力机构了?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欧洲议会的主要政党起草了一份抵制北京冬奥会的动议,据说理由是香港根据国安法,处理了反华媒体《苹果日报》的部分违法分子。人们预计,这项动议将会以绝对多数票获得通过。
这项动议的通过,会不会让大批欧洲国家拒绝参加北京冬奥会呢?
这种情况是很难出现的。欧洲议会的名字听着非常高大上,其实没有任何实际决策权力。欧洲联盟一共有三大机构,分别是欧洲理事会、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前两个机构都是有实权的,可以决定和执行欧盟的政策。只有欧洲议会没有实权,它的成员是在全欧洲范围内自由选举产生,据说主要职责就是监督欧洲内部的人权问题。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欧洲议会开始掌握一部分实权,特别是能够参与表决欧盟的预算和人事。
现在,这个欧洲议会的成员将近800人,德国人最多占了99个席位,马耳他人最少,只有5个席位。
因为人多嘴杂,平时又不负责具体的国计民生,欧洲议会的日常工作就是打嘴仗。议员直选的机制,也给了美国一个很好的机会,通过一些欧洲小国、仆从国,渗透和操纵党团议员来影响欧洲议会的运行。近些年来,凡是涉及反俄、反华的议题,人们会发现,欧洲议会的决策和美国保持着高度一致。
欧盟主要国家也对欧洲议会这种机制采取一边利用、一边斗争的办法。有利于自己的事情就合作,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就对欧洲议会的决议充耳不闻。特别是在过去几年的欧洲非法移民问题上,欧盟各国自行其是。德国敞开大门迎接移民,匈牙利等国就坚决不接受任何移民。导致欧洲议会的舒尔茨议长破口大骂。
在抵制北京冬奥会这个问题上,欧盟各国其实也有自己的小九九。北欧国家当中有不少冰雪强国,在历届冬奥会上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如果真的按照欧洲议会的决议,不让运动员来北京,这些人可能会错过最好的运动年龄,一方面拿不到名次,另一方面也拿不到赞助。拿不到名次就意味着身价下跌,影响今后的参赛奖金,改行去做教练也拿不到高薪。至于拿不到赞助,那就会立刻影响个人生活质量。而且,芬兰、挪威这样的小国,在夏季奥运会上没有太高竞争力。只有在冬奥会上,才能争取到升国旗、奏国歌、全场肃立的机会。错过了就要等到2026年。
欧盟并不是组团参加奥运会的,而是各个国家独自组队。所以,欧洲议会的决议,对其他国家是不是派团来北京,并不具备强制力。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哪个欧洲国家政府表示,下决心抵制北京冬奥会。根据人们对欧洲政治的认识,可以合理推测,这些国家是在作壁上观,权衡中美关系、美俄关系、国内舆论等多方面的复杂因素,不到冬奥会举行前夕,他们是不会做出正式决定的。
但是欧洲议会的这种做法是非常让人愤慨的,是用政治干涉体育的恶劣行径。中国在香港的政策,都是为了恢复香港的繁荣稳定,确保人民生活安定,欧洲部分政客对此横加指责,本身就是非正义的。欧洲议会甚至以此为借口,试图干扰和破坏北京冬奥会,更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践踏。因此,中国从政府到民间,必须对此作出强烈的谴责,必要的时候,应该考虑制裁发起这项动议的那些个人。
而如果真有欧洲国家政府宣布抵制北京冬奥会的话,那就必须对其采取强力的反击措施,手段多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