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不怕地不怕,就怕一个人的脸会“说话”
一个人会说话是好事,但如果一个人的脸也会“说话”,那可就不见得是件好事了。
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乐于将自己的心里话写在脸上,让自己的脸代替自己的嘴,不分场合地“脱口而出”。
这种情况往好了想叫做单纯、坦荡、直率。然而与此同时,却也很可能意味着一个人内心的浮躁与薄弱。通常说来,弊大于利。无论是对自己、对他人、还是对事物本身。
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面上越是“动荡”的人,内心越是缺乏足够的能量。
风起的时候,花草摇摆低伏,树木却可以岿然不动。
水流的时候,小溪辗转奔腾,大海却只是微微轻漾。
大自然中的诸多生物莫不如此。越是强大、越是富有能量,面对外界的波动和冲击之时,越是波澜不惊、处之泰然。反之,内心能量越是薄弱,越是容易在任何风吹草动面前都表现得莫名惊诧、不堪一击。
一个人之所以把什么都写在脸上,正是由于其内心缺乏蓄纳和承载外界信息的能量。他们的心就像是光溜溜的玻璃,遇到一点点的“湿气”,就会凝结成明晃晃的水滴。
一个能“藏事儿”的人却并非如此。他们的心更像是土壤,对于外界的“湿气”,他们可以悄然蓄纳,并转化为洁净的地下水,不断为自身的成长提供持续的滋养。
他们接纳了外界的“刺激”,并在接纳中成功保护和成就了自己。
而另一方面,那些“不能藏事儿”的人,则如同夜晚将自己置身于强光之中,虽然小范围地驱散了黑暗,其实却无异于一种自戕式的自我暴露,令自己深陷危险重重的暗夜之中。
2、无论是敌是友,你的“直白”都只会招来他人的戒备。
成年人的世界少有“可爱”俩字。
当你太过“直白”、太过实事求是的时候,一般不会有人会因为你的天真而觉得可爱。他们只会惊诧,甚至是惊恐。
因为他们从你身上嗅到了危险的气息。或许还有——愚蠢。
毕竟一个真正的成年人、一个足够聪明的人,是不会把自己的心拍在脸上来供人参观、品鉴的。那终究太不得体、太有失个人尊严了。
这倒并不是说所有人都应该拥有极深的城府,而是说人要尽可能地对自我、对他人保持一定的警惕,同时也尽可能地留有一点余地。
因为你的直白并不一定是一种正确的反应,你的实事求是也未必在任何场合都合乎时宜。
此外,你的“暴露”会向你的敌人授之以柄,你的莽撞也可能给自己的队友当头一击。
就像电视剧《少年包青天》里的少年公孙策,纵然学识出众、聪颖过人,却仍旧因自己的沉不住气而多次犯错吃亏,给身边的人带来各种麻烦。
3、急于表态,往往容易弄巧成拙。
世界上的很多事情并不是那么立竿见影、昭然若揭的。倘若立刻做出反应,或是立即采取行动,难免会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其实没必要那么着急表态,而是需要像姜文导演说的那样,“让子弹飞一会儿”,等事实尘埃落定、等心情回归理智的频率,然后再采取相应的行动,方才能够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要知道,真正的高手,从来都不会显山露水、一切形于言表。
生活中,我们常常认为“以貌取人”是一种偏见。但事实上它在很多情况下也是有一定道理和依据的。因为一个人脸上的“语言”,往往比真实的语言更能反映一个人对人对事的真实反应和态度。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个人的脸就如同一个人的风水。唯有悉心“管理”,才可谓是对自我由表及里、由“形”到“心”的最佳呵护。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