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小语种毕业生深情表白:中传,我爱你!

2019-06-24 16:33 作者:中国传媒大学  | 我要投稿


编者按:毕业季来临,外国语言文化学院门口的石榴花在假山喷泉池的掩映下开得格外鲜艳,正如即将离开的毕业生,他们带着憧憬和不舍,踏上新的征程。你是否好奇这些小语种毕业生在中传四年的经历呢?接下来跟传传一起去看看吧~

👇👇👇

速戳小语种表白中传视频




姓名:黄喆

专业:15级斯瓦希里语

在校期间所获荣誉:

2016年校中央三台奖学⾦

2016、2018年校三好学⽣

2016年校一等奖学⾦

2017年中国传媒大学科技创新大赛 一等奖

2018年国家奖学金

中非合作论坛优秀志愿者

2019年市级优秀毕业生

毕业去向:留学伦敦大学学院


黄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黄喆享受学习语言的过程,她总在课下积极向老师请教,多掌握一分知识就多一分欣喜。为了发好大舌音,她利用每一个空闲时机反复练习,最终竟然在洗衣房里成功发出了大舌音。黄喆学习语言的方法十分多样,她利用非洲乐队的斯语歌曲、斯语新闻广播练习听力。此外,她结交了许多热情友善的非洲朋友,在日常沟通交流中提升自己的斯语能力。谈起在坦桑尼亚的那一年,她充满怀念:“我见到的非洲不同于人们的刻板印象,神秘而美丽。大学最不后悔的事情就是去交换,到达了别人口中的‘旅行最终目的地’。”大学期间,黄喆作为志愿者参加了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丰富了自己的经历,也更加意识到自己所学语言的独特性,学习小语种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姓名:陈彦铮

专业:15级俄语

在校期间所获荣誉:

2016年中传电视台优秀学生记者

2017年教育部留基委中俄政府互换奖学金

2018年莫斯科市立师范大学

“国际大中学生英俄双语研究成果展示比赛”优胜者

2018年俄罗斯国立普希金俄语学院

“俄语——心灵乐章”朗诵比赛二等奖

2019年市级优秀毕业生

毕业去向:已完成外交部入部考试


陈彦铮——男儿立志在少年

提起俄语学习,陈彦铮说这没有什么捷径,就是下苦功夫,只能不断重复,但这个重复不能是完全机械的,必须要倾注心力。“当时我的班主任陆香老师说他在朝阳大悦城看到了我,‘两眼无神地靠在扶梯上仰起头’,我说那个时候我应该是在想如何发大舌音,他又说几天前他在北苑食堂门口也看到了我,我好像在那里苦练弹舌却没有弹出来,我说那个时候我也在想如何发大舌音。”

▲2018春节假期间在贝加尔湖畔采“钻石”

在毕业之际陈彦铮回忆起这四年,做得最不后悔的决定就是好好学习。除此之外,中传还教会了陈彦铮两样最重要的品质—自信包容,“中传让我一如既往地坚定自信,也让我学会打开怀抱,接纳包容和我不一样的人和事。”



姓名刘宇轩

专业15级葡萄牙语

在校期间所获荣誉

留学基金委奖学金

第二届中葡翻译大赛冠军

毕业去向已完成外交部入部考试


刘宇轩——回忆如帆,逐浪前行

虽然对外语感兴趣,但刘宇轩并不擅长在人前讲话,初学时总是纠结于发音是否正确、语法是否规范,开口之前总是很紧张。后来,在巴西留学的经历让他发现,要把“让对方理解自己的意思”作为第一目的,如果能成功传达意思,表达就是成功的。


▲本科论文答辩 刘宇轩所在小组与老师的合照

刘宇轩说他特别感谢2015葡萄牙语班的全体同学和所有的老师,感谢他们对他这个班长的包容与帮助。刘宇轩怀念在课堂上的点滴,上课上到一半老师突然讲起自己的翻译经历,冬天早晨第一个到教室打开灯、打开投影等着老师和同学来上课……“这些都不是什么很重大的事情但以后再也不会有了



姓名:丁妍妍

专业:15级日语

在校期间所获荣誉:

2015-2018年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

2016-2017年校优秀学生干部

2017-2019年校三好学生

2019年市级优秀毕业生

毕业去向:语言培训机构任日语讲师


丁妍妍——传递友好,感恩母校

初到中传,丁妍妍抱着将语言与传媒结合的决心。学习日语时,庞大的词汇量让丁妍妍不得不反反复复机械性记忆。很快她发现,想学好一门语言就要在这个语言的相关领域有自己的兴趣点,于是她利用日剧、日本综艺来帮助自己的日语学习。

丁妍妍四年中最难忘的记忆是大三那年去日本交流学习。刚下飞机就有热情的日本同学接机,学校给每人都安排了语伴。班上不仅有中国留学生,还有来自泰国、巴西、美国的留学生,大家互相品尝对方国家的美食,互相帮助。留学过程中也会遇到老师速过快听不懂的问题,日本同学就会在课下主动帮助她解决课上的问题。“在那里,各个国家的留学生都很友好、很热情。”在日本得到了许多老师、学生的帮助和关怀,丁妍妍回国之后也加入了亚洲大学生电影节志愿者团队,作为日语翻译接待日本导演,主动帮助了国际友人。

▲留学欢送会

回忆起在中传的四年,她由衷地感叹,一定要抓住学校提供的各种机会,“不要犹豫,因为你一定会有所收获。”同时,她也怀念着学校的图书馆,在那里,每一段光阴都没有被虚度。

▲日语演讲比赛



姓名:解黄媛

专业:15级孟加拉语

在校期所获荣誉:

2015-2016年校二等奖学金

2015-2016年校三好学生

2017-2018年优秀班干部

2017-2018年国家奖学金

2019年校级优秀毕业生

毕业去向:保研到中国传媒大学


解黄媛——不忘初心,坚定不移

中国传媒大学是全国最早开办孟加拉语专业的高校,而中传也是解黄媛一直以来的梦想。初学孟加拉语,解黄媛遇到的最大的困难是要重新学习字母,每天都在学着画着五十多个字母。当问起是否有动摇、想放弃的时候,她坚定地说从来没有过:“我的班主任张潇予老师教导我们要坚定目标,而动摇一般是因为目标不明确,对未来不确定。

▲参加泰戈尔诞辰纪念

她在中传学习的四年中,印象最深的还是钢琴湖早读。冬天寒风刺骨,还要爬起来去钢琴湖背书,这是属于每一个外院人的独家记忆,“钢琴湖见证了我的早读,见证了我的青春,见证了我对语言的热爱与执着。”对于解黄媛来说,毕业后最怀念地方一定还有图书馆,她常常在那里一待就待到闭馆,不知听了多少次闭馆音乐。

▲于印度使馆参加庆祝泰戈尔诞辰纪念


姓名:汤信雅

专业:15级意大利语

在校期间所获荣誉:

2016年校一等奖学金

2017年国家奖学金

2017年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奖学金

2018年校一等奖学金

2019年市级优秀毕业生

毕业去向:保研到北京外国语大学


汤信雅——脚踏实地 保持热情

汤信雅与意大利语结缘于填报志愿时的一次美丽的“意外”。她说:“大概是冥冥之中的缘分吧,我就这样被中传录取了。”大三,她获得国家公派留学的机会到意大利交换,一年的游学时光让她开拓了眼界,感受到世界的复杂多元,也亲身经历了一次反对种族歧视的和平游行活动。这些经历让她对国际时事的认识更加深刻,也在之后的保研面试上赢得了面试官的好感,帮助她顺利拿下保研资格。

对于和意大利语的缘分,汤信雅非常珍惜。平时学习之余,她热爱欣赏歌剧和电影,既舒缓了压力,也有助于保持对语言的热情。此外她积极参与中意两国文化交流活动的翻译工作,国家大剧院、中国美术馆等地都留下过她的身影。意大利语是她的朋友,更成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拍摄于罗马

如今,即将要去北京外国语大学读商科的汤信雅对未来充满期待,“我不会放弃意大利语,语言仍然是我的一种工具,有了它,才能为中意经贸展开更广泛的合作做一点点贡献。”最后,她由衷地感谢母校教会了她包容与多元,也教会了她如何探寻人生的不同边界。



姓名:刘勇亮

专业:15级荷兰语

在校期间所获荣誉:

2016年校优秀学生干部

2017年校优秀学生团干部

2017年中视广信卓越奖学金

2018年北京市优秀学生干部

2019年校级优秀毕业生

毕业去向:保研到清华大学


刘勇亮——理性计划是为历练出更好自己

刘勇亮保研清华的过程并不顺遂,最初报考新闻专业被刷,刘勇亮停了下来,仔细分析自己报考新闻专业的劣势,以及自己身为外院学生的外语优势,最终改变方向,报考清华国际新闻专业并顺利通过了保研。

▲右一位刘勇亮于2016.4负责接待荷兰驻华大使访问

大学四年里,刘勇亮最常去的地方是图书馆七楼,那里有他最怀念的个人空间。在一平米的格子桌里,他每周都用固定时间总结自己已学知识。谈及学习技巧,刘勇亮坚称:“不真正去学的话,再多的方法也是没用的”为此,他每天都会在手机上设定屏幕使用时间,强迫自己更加专注。

毕业季 是离别 是不舍

毕业后的我们 对未来是憧憬 是希望

当夏日的阳光再次染上外院的红墙

让这群优秀的小语种毕业生的身影再次被纪念

四年 从青涩懵懂成熟稳重

从初次见面到挥手告别

又逢一年毕业季 传传祝每一位毕业生

毕业快乐!


—END—

转载自中国传媒大学官方微信平台

指 导 老 师  |  尚新英  郭妍

文      案  |   林溥萱 李叙瑾

编      辑  |   林溥萱 郭会

责      编  |   尚新英

编      审 丨  王维家

小语种毕业生深情表白:中传,我爱你!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