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战锤】什么是中古战锤引用的文化背景(三)-吸血鬼们

那么,大家好,我是骷髅,相信大家都还是认识我的。就不自我介绍了。
今天还是要来说说战锤,说说吸血鬼,我最喜欢的一个势力。
要说起战锤的吸血鬼,首先我们却要先提提战锤本身。为什么呢?之后大家就会知道了。
-----------------------------------------------
战锤,或者应该说是特指中古战锤,其实和大家想的不一样,他在种族特色上并不是一个“创新特别多”的系列IP,或者说,他所有的种族都是可以找到源流的。
例如,帝国是神圣罗马帝国,巴托尼亚是法国,诺斯卡是北欧海盗……等等等等,当然这些并不是什么抄袭,而是能够让人一眼看出来是“在历史上像是些什么”的。包括精灵的希腊风范与矮人的北欧风格,古墓王的埃及以及蜥蜴人在NETA阿兹特克与玛雅人。


抛开这些,实际上在中古战锤中的每一个势力,都并不是什么单一文化刻板印象的一路延伸,而是无数有趣的文化现象的大集合。例如,帝国不仅只有神圣罗马帝国的风俗体制,德意志标志的双手大剑以及那浮夸的服装,各个领中更有荷兰的田园风光与斯拉夫人的固执。基斯里夫看似是基辅罗斯,有着那唬逼的射击军,但实则不但有波兰的翼骑兵,游牧民族的骑射手,奇幻俄罗斯的熊骑士,就连神话也要NETA雷神索尔与火神洛基。巴托尼亚则实为中世纪欧洲的缩影,有着英勇的法国骑士,英格兰长弓手,更有亚瑟王传说与两牙优秀的水手,更是发起了著名的“十字军东征”,领头与那个世界的“阿拉伯”大打出手。提利尔更是意大利城邦与罗马城邦的结合,其间又有着不少文艺复兴的梗。


说完人类,或许你就认为人类暂且有着历史风采,但那些奇幻种族怎么会有呢?实则不然。精灵所大量使用的鳞甲和札甲,擅用弓箭方阵和双驾战车,无不指向了欧洲东方——无论是近东还是远东地区。阴阳鱼符号和八卦与大漩涡和魔法八风更是有着惊人的相似。而数个王国分治更有希腊城邦之嫌。矮人本身就是脱胎于北欧神话之中,符文,带角头盔,无不是属于北欧文化的一部分。食人魔的小胡子与他们的体型,加上黄色的皮肤无不让人想起成吉思汗带领下的蒙古人,更让人联想到上个世纪西方鼓吹的“黄祸”论。
同样,这是一个奇幻的世界,而既然提到了奇幻,那么不提DND与魔戒八成就是耍流氓了。所谓精灵,矮人,半身人,无不出自魔戒与DND。就算是霸气威武的K大魔,也与巴洛克和炎魔有七成神似。野兽人的山羊角是敌基督的象征,更是与主流社会为敌的象征,各种怪兽也是神话传说与B级片中的常客。算来算去,在战锤中真正大部分是自己原创出来的种族大概也只有混沌勇士们了。战锤中精灵的形象更是与永恒斗士中的Melnibone族形象有着直接的继承关系,双子泰格里斯与泰瑞昂更是取材于永恒皇帝艾尔瑞克(另一形象来源于此人的经典角色则是阿尔萨斯)。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就没有独到之处,正是帝国的大杂烩,打造出了“钢铁,信仰,火焰”的帝国。赋予了魔戒中的矮人以火枪,工业,再加上莫西干屠夫打造出了真正的“群山王国”,“只要有山的地方,就会有矮人存在”。正是在魔戒的精灵中更加以傲慢与凤凰,让伊露维塔的儿女变成了令人又爱又恨的高等精灵。正是流传着湖中女神,追寻圣杯的骑士们,才能打造真正的骑士之国巴托尼亚。中古战锤并不是一个原创文化的酿造地,坦白来说,相比钢铁国度,魔兽世界之流,能让人一眼看出“这就是中古战锤”的东西很少。现在人们一看见暴风城的卫兵就能说出“这是山口山!”,看见那些奇形怪状的怪物就会觉得八成是钢铁国度。但是看见大剑士,看见王国骑士,看见白狮卫队,看见碎铁战士,他们却往往会犯难。中古战锤的乐趣,绝对不在于“他创造了这个”,而是“他融合了这个与那个,还加上了那个与这个”。
吸血鬼也一样。

战锤的吸血鬼,可是加了很多东西的,而说完了战锤的背景,就得开始说说什么是吸血鬼了。
所谓的吸血鬼,也就是Vampire,这个词的起源位于现今的塞尔维亚北部等东斯拉夫地区,而这一词正式见于可见的文案中则是在1732年,虽说如此但所谓的“吸血鬼”,也就是是吸血怪物的传说却要在为人知上早的多。例如美洲的卓柏卡布拉,罗马尼亚的斯特里戈伊Strigoi,希腊人的维克拉卡斯,德国的尼塔特等等等等呢。为什么会有人认为有吸血鬼这一点,以及各种冷门的吸血怪物我便不在这里复述了,网络上到处都有这些东西,而且我相信他们说的会比我更有条理也更加清晰。
而对于我们来说的吸血鬼,更多来源于三个小说和一个TRPG:《卡蜜拉(Carmilla)》,《德古拉(Dracula)》与《吸血鬼编年史(The Vampire Chronicles)》,还有白狼公司的黑暗世界(World of Darkness)中的吸血鬼:避世血族(Vampire: The Masquerade)。
而我们熟知的战锤吸血鬼,就脱胎于这些故事。

我们现在真正较为熟知的吸血鬼形象,也就是那些苍白皮肤,尖牙,擅长黑魔法,会变形为蝙蝠,狼之类的动物,吸食人血,充满魅力,死后会化为灰烬,惧怕阳光,拥有贵族身份……等等等等的形象实际上都来源于亚伯拉罕·布兰姆·斯托克写于1897年的长篇小说《德古拉(Dracula)》,从那天开始,吸血鬼的经典形象就已经被确立了。连带着世界文学史上都留下了两位拥有赫赫威名的人物:吸血鬼伯爵德古拉和他的宿敌范海辛教授。至今大家提到吸血鬼就会想到德古拉,提到德古拉就会想到吸血鬼,全都拜这本小说所赐。至此以后,吸血鬼,德古拉与德古拉的原型弗拉德三世所在的特兰西瓦尼亚几乎就成为了吸血鬼的代名词。东欧风情的古堡,荒树,蝙蝠等等形象只要一经出现几乎就是明示观众们:吸血鬼要出现了。

德古拉的历史意义一时半会难以说清道明,而这著名的系列当然也就逃不过“著名文化猎手”GW的魔掌。实际上,GW笔下的吸血鬼的大部分氛围就取材于德古拉这一小说。作为Vampire Count,吸血鬼伯爵最为耀眼的门面主角,冯·卡斯坦因家族几乎就是一个个德古拉的复制品。他们所在的Sylvania干脆就是德古拉的故乡Transilvania的删改。其首都德拉肯霍夫更是直接NETA了德古拉这个名字。其下的诸多吸血鬼更是与德古拉的形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在五个已知的吸血鬼家族中,也只有卡斯坦因家族特别擅长变化自身:变成狼,蝙蝠,迷雾等,这都很明显是在NETA德古拉。而弗拉德本人的名字更是毫不避讳的直接使用了弗拉德三世的名字,几乎就是毫不掩饰的在使用。

不仅如此,实际上,Von·Cerstein这一形式便是来源于《卡蜜拉(Carmilla)》中的人物Carmilla Karnstein。这一姓氏后来就被用于一系列名为Karnstein Trilogy的恐怖电影的标题名称,一直到最后在一电影中变成Cerstein被用作另一吸血鬼女士的姓氏。可以说卡家人其实本来就只是女人了。

而在另一方面,这一吸血鬼小说《卡蜜拉(Carmilla)》也影响了另一个吸血鬼家族:拉米亚家族。卡蜜拉一书实际上写于1872年,早于德古拉,但它并没有像德古拉一样成为大势所趋的对象,因为相比起德古拉的惊悚悬疑,卡蜜拉更多在性欲上……太过了。它更是大胆的写进了同性恋内容,主要反派卡蜜拉便是一位女同吸血鬼,可想而知其与当时的社会有多么格格不入。当然,最终他也作为吸血鬼传世名作流传下来,并且Carmilla这个名字至今依旧经常被用于各种作品之中,几乎是和德古拉一样等同于“Vampire”的名字,或许各位之中知名度最高的便是Fate中的那位“大龙娘”了。

但可惜,卡蜜拉最终的知名度比起德古拉来说还是要低许多,毕竟德古拉还有个阿鲁卡多,而卡米拉却从未有过Alimrac这样的女儿或者假名……

卡蜜拉对拉米亚的影响,也是十分深的,可以说和卡斯坦因脱胎于德古拉一样,拉米亚的形象便是脱胎于卡蜜拉。她们潜藏于人类社会之中,用自己的美貌将凡人玩弄与股掌之间,常人只要见她们一眼便会神魂颠倒,成为她们的奴隶。而最终她们往往又会关键时刻掉链子,被她人发现最后死于百姓围攻。

卡蜜拉对拉米亚的另一影响便是……女同。实际上,拉米亚吸血鬼大多算起来都是女同,那些臣服于吸血鬼女王涅夫瑞塔的拉米亚吸血鬼组成了姐妹会,大多觉得比起男性,女性要美丽的多……
剩下的那一本小说,或者严格来说是一系列小说《吸血鬼编年史(The Vampire Chronicles)》。不像写于十九世纪,位于维多利亚时期内的德古拉与卡蜜拉,吸血鬼编年史写于二十世纪,当时经过将近百年的发簪,吸血鬼文化早已有其固定的形态,而吸血鬼编年史的第一部《夜访吸血鬼》一出便一定程度上的打破了这一根深蒂固的文化。这一系列小说在吸血鬼文学上也有很重要的地位,但今天我并不想说这一历史,而是想说一件事:
在吸血鬼编年史中,吸血鬼的起源位于埃及,吸血鬼女王Akasha是第一位吸血鬼。
你们现在知道吸血鬼女王涅夫瑞塔是NETA谁,又为什么起源于尼贺加拉了吗?
吸血鬼女王Akasha更是一个被夫克的失败女性,涅夫瑞塔为什么ry)

而剩下的三个家族:史崔格,尼古拉契与血龙家族与以上的吸血鬼文学实际上无关。史崔格本身即是罗马尼亚的斯特里戈伊Strigoi,甚至连名字都不改,战锤中吸血鬼的战斗形象大多也取自这一传说中的怪物。



而尼古拉契家族的取材则来源于另一吸血鬼:诺斯费拉图(Nosferatu)。相对于从始至终都保留相对英俊外貌的德古拉伯爵来说,拥有欺骗性外表与内在的恐怖形象的诺斯费拉图也是战锤中吸血鬼的形象来源之一。而狡诈阴险,总是躲藏于自己据点的诺斯费拉图更是符合尼古拉契家族老学究的形象。其名取自德国的尼塔特,也意味“瘟疫散播者”,剧中更是通过瘟疫毁灭了城市。相比起德古拉伯爵那种诡异惊悚,诺斯费拉图伯爵的形象则更加的阴暗恐怖,而这也是尼古拉契们的大丑脸的来源,他们的形象如同其他亲属来源于各种文学一样,来自于诺斯费拉图。实际上,提利尔称呼吸血鬼就是称呼为诺斯费拉图。


关于诺斯费拉图,他是世界上第一部吸血鬼电影(制作早于德古拉),实际上该电影为了回避德古拉的庞大版权费,虽然使用了德古拉作为剧本,但将他的名字改为了诺斯费拉图,而故事也从英国搬到了德国。虽然实际上只是“山寨”,但诺斯费拉图在电影史上依旧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形象——或者说,恐怖吸血鬼的形象此后便一直留存,成为了B级片常客,一直到木瓜汁橙把大众认知中的吸血鬼变成了玛丽苏的梦中情人。


而最后,则是血龙,对比起他的同类们,血龙的表现则隐喻而讽刺的多,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以下也完全是我个人的看法,当不得官设()

提起血龙,诸位首先想到的首先便是骑士。没错,无论是埃博拉赫曾今对拉米亚与涅夫瑞塔的忠诚,还是血龙曾今多数作为的骑士,他们的精神中总是残留着骑士精神。忠君爱国,克己自律,勇敢无畏乃是骑士精神的缩影,而看上去血龙往往都能做到——而这实际上便是绝佳的讽刺。大多数血龙在成为吸血鬼之前因为恪守骑士精神而陷入悲惨的人生。埃博拉赫对拉米亚有着绝对的忠诚,而他最终却无法阻止涅夫瑞塔与吸血鬼始祖们将他深爱的城市化作一片灰烬。红公爵的副手黑暗骑士生前用尽半生追寻圣杯,认为自己不够格放弃之后在一处教堂旁驻扎守护附近的村庄,最后为了保护村民战死也不见湖中女神降下她的赐福……他们一生刻苦努力的精诚练习,最后在面对的吸血鬼面前往往毫无建树,而后成为了吸血鬼,却获得了他们一辈子都难以获得的力量。血龙的存在与他们的历史,本身就是对所谓中世纪中期存在的骑士精神的讽刺。忠君爱国往往无法得到好下场,克己自律也未能得到追求的东西。
而提起骑士,就不得不提起宗教,提起基督教。
曾有人说,“不经过基督教熏陶的骑士精神是一种混乱无序的破坏力量”。实际上骑士精神的形成,客观上也有着基督教的参与。提到骑士与骑士精神,我们想到的往往是那些有着忠贞信仰的骑士。换一个下流的说法,小黄本里那些口头禅为“咕……杀了我”的女骑士,大多也会念叨一下神灵保佑。总而言之,骑士精神中有一部分也是有基督教这样的宗教参与的,骑士大放异彩的十字军东征更是基督教文化下进行的一次文化远征。可以说,骑士精神的内核便是基督教。而吸血鬼,则是在十五世纪时基督教宣布存在的敌人。至今我们仍然不明白当时的教宗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宣言,但总而言之,吸血鬼也是天主的敌人,是黑暗生物。拿吸血鬼来玷污骑士,否定骑士精神,谁能说这不是故意的呢?
和其他家族都不同,血龙家族的形象不是来源于哪一部小说或是哪一部电影,而是一个宽泛的概念:骑士。准确来说,是中世纪中骑士展现出来嗜血残暴的那一面。在十字军东征时,十字军骑士们攻克耶路撒冷后对当地居民进行了惨无人道的摧残——大多是因为他们是异教徒。不管用再怎么高尚华丽的语言去掩盖,都改变不了一个事实——他们是战士,他们的工作是杀人。屠城这回事在历史不是很罕见的事情,我们的曹丞相就是一位屠城小能手,大多数时候看见那些暴君我们也只能为当时死去的生命默哀祈祷,但是打着宗教旗号,喊着“为了上帝”来屠杀,就未免太过讽刺了。而血龙则是这些嗜血骑士的写照。在他们面前,生命只能分为两种:有价值的对手和练手用的靶子。他们虽然是骑士,但是那些高尚的骑士精神在他们身上几乎是不存在的。看似光鲜亮丽的骑士精神之下隐藏的则是挥之不去的鲜血,如同血骑士身上的盔甲一般——只不过血骑士把它亮在了表面。血龙也有着自己的追寻:成为究极的战士。为此他们同样自律,同样勇敢无畏,同样刻苦磨炼自己,而他们所做出的屠杀行为却残忍无比。而他们同样有着一个东西为他们背书,那就是始祖埃博拉贺的一道教诲:成为究极的战士。

可以说,血龙代表的就是那些嗜血的骑士,他们喜欢战争,喜欢战斗,在他们眼中所谓的骑士精神根本无关紧要——纵使他们依旧是骑士。但再怎么说,他们也是骑士,在他们身上你偶尔可能会看见骑士精神的光芒,但那也仅限偶尔了。
而其他的一些乱七八糟的家族,比如据说位于震旦和南地的家族,我想大概是NETA的不死太监(中国僵尸)与食人族了。

说完了五大家族,再来说说WOD和避世血族。
所谓的WOD,也就是黑暗世界,是白狼公司制作的一款有关那些不存在的超自然生命的世界观,具体为不同的奇妙种族设计了不同的故事,比如盖亚意志的狼人啥的……
而白狼最突出的贡献,则是贡献了一套系统而且优秀的吸血鬼世界观,也就是吸血鬼:避世血族(Vampire: The Masquerade),如果你比较熟悉这些东西的话,可能会经常捡到有人讽刺性的说他是“万物起源”,一定程度这也证明了他的优秀。
白狼的成功当然也是具有时代特性的,吸血鬼的形象也绝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当时的西方社会(尤其是美国)的青少年之间盛行叛逆,黑暗,重金属摇滚的风潮,而吸血鬼则作为黑暗叛逆的象征之一也广受青少年欢迎,早已不复当年德古拉,卡蜜拉的风采。在这时候,吸血鬼的形象与当时社会上的瘾君子,摇滚歌手结合起来,成为了如今我们更加熟悉的吸血鬼形象(另一个同样遭中的“种族”就是堕天使)。简单来说即是:英俊帅气美丽,皮衣皮裤,犬齿特别尖,也不像传统的吸血鬼那样有着诸多的弱点。如果说传统的吸血鬼是像人的怪物的话,那么这个时期的吸血鬼就是像怪物的人。实际上上述的吸血鬼编年史便是这一时期诞生的作品。白狼的避世血族不断巧妙的融合了传统与当代的吸血鬼形象,巧妙地应用历史事件典故和宗教、哲学典故,导致看上去特别像神秘学材料,更加引发了青少年的热爱,为吸血鬼的流行推波助澜。当然,在之后有出现了像暮光之城一样彻底将吸血鬼人性化变为了偶像剧的作品也确实出现了,更不用说我们亲爱的邻居霓虹人了……

其中,这包括着吸血鬼的十三氏族,吸血鬼起源于圣经中的该隐(这也响应了为什么吸血鬼是基督教的敌人),吸血鬼的戒律,吸血鬼的生长阶级与一个关键的设定:The Beast Whithin,心兽。吸血鬼需与自己内心对鲜血的饥渴作战。这一设定同样也被战锤中的吸血鬼们继承,若是吸血鬼过于放纵自己内心对鲜血的解渴,那么他们最终将被自己的欲望所吞噬,成为非人形的嗜血狂蝠。而若是过于克制,太久不进行吸血,他们同样会发疯陷入嗜血的渴望之中,而当他们最终彻底完全失去理智之后,他们就会自然裂解。与吸血欲望的永恒斗争是吸血鬼文学与吸血鬼电影中的主题之一,而这一主题也多次在战锤的吸血鬼中出现。而中古战锤中的吸血鬼十二家族为什么比十三少一,为什么吸血鬼有饲养血奴,也算是有了一个可以相信的答案。
总而言之,中古战锤中的吸血鬼也是一个大规模NETA,采用大量那些吸血鬼文学梗的种族。实际上也远不止这些。大部分吸血鬼的弱点,比如害怕银金属,害怕光,不能在不被允许的情况下进入他人的房子也确实与圣经故事有关。一说吸血鬼起源于犹大,也就是在最后的晚餐中出卖基督的门徒。一说他因为出卖上帝之子而被诅咒,最后成为了吸血怪物,而为什么他们会惧怕银器正是因为有大是因为十三枚小银币出卖的耶稣。所以在战锤中,吸血鬼也有着惧怕神灵力量的一项弱点——就算是混沌神灵的神力也是一样。更诸如吸血鬼海盗,他的灵感则来源于加勒比海盗的幽灵船……等等等等
但战锤之中的吸血鬼绝对不是只会吸收他人而没有自己的独到之处。卡斯坦因家在继承了德古拉在外人眼中的神秘之后,也染上了人类特有的欲望,更是与死灵大军相结合,带来了与众不同的恐怖感。拉米亚在有了吸血鬼女王的起源与卡蜜拉的特征之后,更得到了极速的特征。尼古拉契在继承了诺斯费拉图的丑陋与隐居之后,更在魔法天赋上无人能及,也是唯一克服了许多吸血鬼弱点的家族。史崔格的肉体更是无与伦比的强大,他们统治下的史崔格帝国所经历的风云与他们之后依然化为史崔格尼(战锤中的犹太人)的守护神也是一段讽刺的历史。吸血鬼成为骑士与战士并非血龙独创,但这群武痴与他们的始祖所追求的道路却的确崇高,这群毫不在意规则的独行侠也是有着自己的风格的。
而吸血鬼伯爵整个族——也就是Undead更是经典恐怖悬疑的大集合。迷雾环绕的墓碑,活动着的白骨骷髅,身上披着腐肉的僵尸,复生的远古大军,尸车,蝙蝠,尸狼,枯树,苍白的食尸鬼,瘦弱的巫师,虚幻的幽灵与冤死的恶鬼,无一不是恐怖悬疑片中常见的组合,而就是它们再加上那些巴洛克风吸血鬼,最终才造就了Vampire Count,也是GW打造出的一个经典势力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