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25号简历
月球25号”任务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末的俄罗斯探月计划,那时的“月球25号”任务的代号还叫“月球-球体”任务(为避免产生歧义,本文接下来将只用“月球25号”任务来指代),并与当时所提出的“月球-资源”和“月球-土壤”任务并列作为俄罗斯未来三大月球探索任务。但是受限于当时的各种条件,这些探月计划的进展在千禧年的第一个10年中近乎停滞。 真正的实质性进展开始于第二个10年初。在印度的参与下,“月球25号”和“月球-资源”任务,这两个在当时属于并行推进的任务。2010年时的“月球-球体”任务中还计划包含有一个轨道器来对月球表面进行探测,不过在2011年11月7日,俄罗斯科学院太空委员会确认“月球25号”任务将会只有一个着陆器,轨道器将会分开发射。2012年,“月球25号”任务的着陆器开始进行原型机组装。 在这里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如今我们看见的这个“月球25号”着陆器其实是当时为了俄印合作的“月球-资源”任务而研制的,当时准备计划在该着陆器上安置由印度研制的小型月球车,但是由于在建造过程中发现其重量已经超过了印度当时拥有的最强的运载火箭——GSLV II型火箭的运载能力,只好将该着陆器另做他用,改为“月球25号”任务所用的着陆器原型,而使用的火箭也从印度火箭改为了联盟-2.1b型火箭。不过,由于2011年中俄联合火星探测任务的发射失败,印度在之后逐渐对俄罗斯失去了信心,悄然终止了与俄罗斯的探月合作,转而走向自主。 研制“月球25号”的拉沃契金公司也因为此次发射任务的失败受到了不小的冲击。除了经费问题外,为了能让未来的“月球25号”能可靠地工作,拉沃契金公司还废弃了当时为了“福布斯-土壤”探测器而研制的飞控计算机,这意味着“月球25号”所使用的飞控计算机将几乎得从头开始重新研制。而在当时,人才紧缺和工期紧张两个问题让拉沃契金公司忙得焦头烂额,公司只能让一小部分人继续推进探测器的研制工作,导致探测器的研制进度一直十分缓慢。但拉沃契金公司从未放弃过研制工作。2013年10月,拉沃契金公司宣布“月球25号”的初步设计论证已经完成,认为其在2016年就可以具备发射条件。 工程师们的乐观并不能取代现实中的悲观。2013年,美国宇航局退出了欧空局的火星探测项目“ExoMars”,取而代之的是,俄罗斯开始正式加入到该项目中。参与到这一项目中对于俄罗斯航天工业来说是福也是祸:一方面他们能参与到这一大项目中去,有机会让俄罗斯的设备在火星的表面上运作,弥补苏联未能有效探测火星的遗憾;而另一方面,俄罗斯航天工业面临的压力也陡然增加,当时的拉沃契金公司把为“ExoMars”项目中的“罗莎琳德·富兰克林”号火星车配套的“哥萨克”着陆器作为重点项目优先考虑,而导致的结果就是“月球25号”的发射日期又将被推迟至少3到4年。 在2013年到2023年这10年中,“月球25号”便不停地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走走停停,不断摇摆。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爆发,俄罗斯受到西方的严厉制裁,使得部分仪器供应出现了困难,而当时为探测器配备的导航仪器和软件也尚未研发完成。这些因素导致探测器的发射时间不可避免的推迟到了2018年之后,随之带来的后果之一便是原计划搭载于“月球25号”来自瑞典的中性原子分析仪被移除。这些年“月球25号”还有许多仪器和方案的变更。 除了制裁等外部因素,“月球25号”的硬件软件始终无法达到要求也是一大因素。2022年1月,“月球25号”的首席设计师帕威尔·卡兹梅尔丘克曾表示,探测器的软件开发预计于2022年4月完成,而在当时,“月球25号”的发射日期仍然定在2022年。在预计当年发射的情况下却连最重要的软件在年初都还未能完成,可想而知进度之缓慢。 对于“月球25号”来说,最大的变化发生在2022年2月俄乌冲突爆发之后,俄罗斯与美国和欧洲的关系急速恶化。在这种背景下,欧空局和俄罗斯在ExoMars项目上迅速分道扬镳,原先安装在“月球25号”上由欧空局研制的“领航员-D”导航相机也被拆除。因为俄罗斯不再需要考虑为“ExoMars”配套着陆器的问题,拉沃契金公司开始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月球25号”的研制中。在走过了十多年的岁月后,“月球25号”终于迎来了自己履行使命的时刻。 然后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