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风流:从不得宠的庶女到首辅,慕灼华到底有多厉害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慕灼华的娘曾经是名动江南的歌姬顾一笑,后来嫁给了江南首富慕荣,成为了他的小妾。慕荣为了她一掷千金,为她争风吃醋,为她殴打权贵家的公子,入狱受到折磨。顾一笑以为自己遇到了真爱,结果慕灼华还没有出生,慕荣又娶了两个妾室。
没有人想到慕荣对顾一笑的喜爱如此短暂,虽然顾一笑是一个绝色倾城的美人。后来顾一笑临终前,想要见慕荣一面,也被拒绝了。生母去世的早,慕灼华在顾家就是不得宠的小透明一枚。

其实以慕灼华的本事,想要得到喜爱并不难,但是如果父亲喜爱她,姨娘姐妹就会嫉妒她。姨娘姐妹喜爱她,就会耽误她读书的功夫,她想要靠自己强大起来,而不是做一个依附他人的凌霄花。慕灼华能够高中,离不开她平时的努力。
脱身
母亲死后,对于慕灼华而言,整个慕家只有丫鬟巨力是她的亲人。所以后来她的美貌被庄县令看上,慕灼华直接逃出这个家。

慕荣有将近三十房的小妾,和无数的儿女。在大夫人告诉她,小七离家出走的时候,慕荣甚至想不起来这个女儿长什么样子。慕家大夫人也是一个厉害的人物,慕荣娶了那么多的小妾,但是慕家在她的收拾下,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中。大夫人那般厉害,却把自己困在后宅之中。
因为耳濡目染,慕灼华一直明白读书才是她唯一的出路。
高中探花
努力终究是有回报的,慕灼华殿试以一甲第三名的成绩成为了探花,从此开启了她不被人所摆布的一生。

考试的时候,慕灼华一篇养蛮策受到定王刘衍的赏识,也因此引得了大皇子刘琛的不满。谁也没有想到多年以后,慕灼华会将她的养蛮策成为现实。延熹二年,刘衍彻底打残了北凉,北凉俯首称臣。
慕灼华嫌弃北凉贫穷,无法赔偿陈国的损失,提出支持北凉贸易,共建边贸市场,援助北疆教育。刚打了败仗的北凉群众只觉得天上掉馅饼了,还以为他们北凉王没少贿赂这个慕大人。

延熹二年九月,北凉彻底的归顺了陈国,改名朔北都护府。定王刘衍成为朔北都护府大都护,慕灼华成为副都护。
延熹三年,慕灼华和刘衍成亲了。延熹十年,慕灼华和刘衍平稳了朔北的局势。延熹十一年,慕灼华成为了礼部尚书,入内阁,最终官至首辅。
慕灼华与延熹帝一世君臣两不疑,执政三十载,大兴文教,推广女学,扶持经济,百业俱兴,共创太平盛世,四海归心。
写在最后
慕灼华有她后来的成就,离不开她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她有一颗悲悯的内心。家中的姐妹对她不善,她也没有怨怼过,觉得她们也不过是一个可怜人罢了。她会给花娘治病,会给小倌疗伤。(这个小倌是刘衍,是慕灼华误会了,不过后来,慕灼华猜出他是谁了)

八妹不喜欢她,但是她还是帮了她,达成了互利双赢的局面。
虽然陈国有女帝,女子也可以参加科举,但是女子依旧是不易的。陈国皇室在没有男子的时候,才会让公主为帝。女子虽然可以科举,但是当初慕灼华进士十七名,已经是历代女子考生中最好的成绩了。
甚至殿试上,定王刘衍也会故意打翻慕灼华的墨汁。虽然并非是想要害她,想要她不引人注目。但是对于慕灼华的影响还是极大的。虽然,最终慕灼华靠着剩下的半张纸,和四句诗,引得皇帝的注意,最终被皇帝点为探花。

皇帝看到慕灼华的那四句诗的时候,是十分震撼的,如果她是男子,状元就是她的了。后来慕灼华知道这件事的时候,没有一丝惋惜,反而觉得庆幸。
慕灼华能够平步青云,从来靠的不是男人的宠爱,后来她虽然成为了定王王妃,但是她还是靠自己的能力。
延熹十年,刘衍与慕灼华彻底平定了朔北的局势,一文治一武功,抚平了朔北所有不安定的因素,架起了东西的桥梁,开通商路,扩建边贸市场,又大兴文教,让朔北子民接受陈国儒教思想,从内而外地征服了这个桀骜的荒蛮之地。在陈国的统治下,朔北人过上了比之前更安定富足的生活,甚至在延熹六年,陈国朝廷下发了一份公文,允许朔北人参与科举,入朝为官,此举更是让朔北百姓大受鼓舞,渐渐地也将自己当成了陈国的一分子。
而定王刘衍为了慕灼华,也自请撤去定王的头衔。因为慕灼华成为定王妃后,陈国的大臣们认为王妃参政有损皇家威严,两派争论不休。但是刘衍不愿意慕灼华的才华被埋没,她不是后院中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