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塔列朗生平考索 序
Talleyrand: A Biographical Study
by Joseph McCabe (1867-1955)
破站也发一下(,
PREFACE 序
在一番很难称之为成功的尝试后,圣伯夫断言,“叙写塔列朗先生的生平几乎是不可能的。”弗雷德里克·马松(Frédéric Masson)留意到这位伟大外交家的身影,时隐时现的面容上唯见斯芬克司式的倨傲莫测的神情。卡莱尔有那么一瞬间也将他的教条主义抛诸脑后,宣称塔列朗是“所有已知或将知的事物中最奇特的存在之一,一个留待后世探索的谜”。即便是德·斯塔埃尔夫人这般有洞察力的,且熟知他的女性,也向我们保证,他是“世上最难看透、最难诠释的人”。
有些人认为亲王所著的回忆录会揭露一切隐秘,这部已被封存许多年月的作品仅在几年前才公开发表。他们忘了,这部回忆录出自一个持“人有语言即是为了掩盖思想”观点(这一观点据伏尔泰改进而来)的人之手——这个人从世界的舞台上退场时所用的技巧、艺术和他在维也纳会议上采用的别无二致。然而,如果说回忆录并未为揭示塔列朗生涯中那些更加不为人知的篇章提供任何线索,或只是提供了欺骗性的线索,它们至少让我们得以一窥他的个性,拨开这层久已有之的迷雾。时至今日,针对塔列朗生活的年代(许多个年代)的长期研究仍在极尽缜密地展开:旧政权,大革命,执政府,复辟王朝,以及第二次革命。他的同时代人的回忆录绝大部分已经重见天日,相关地域的官方文件也都已进行考察。而在审慎地运用迄今为止的所有这些研究成果之后,我发现,我或许可以提炼出一幅能够自圆的、易于理解的人格图景。
布伦纳哈塞特女士(Lady Blennerhassett)在她十年前所著的塔列朗传记中即选用了回忆录的片段。然而,他更早期的生涯近年逐渐开始为人所知,就这一方面而言,我对我从德·拉孔布先生(M. de Lacombe)的考察中获得的帮助感激不尽。兼之,布伦纳哈塞特女士着重落笔的是亲王的外交活动,而在这样一块各色人等层出不穷的画布上,他的个性很难表现得十分鲜明。这是在叙写一位伟大外交家的生平时必须面对的障碍之一。但无论如何,无论塔列朗的生命轨迹途经的历史中还有怎样迷人的人物,我都尽量试着让他们安安分分地待在背景里,尽可能充分地展现这一个人神秘莫测的形象——这个曾经宣誓效忠又背誓总共有十二回的男人。
J. M.
伦敦,19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