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管够,彻底解决出行充电问题,AOHI Magcube 65w PD快充头
最近充电器领域非常热闹,各种小体积的大功率PD充电器轮流登场,在追求小的道路上,品牌方从没少下过功夫。
氮化镓技术一直在突破,体积呈直线性下降的充电头和氮化镓技术的突破关系深刻。
对于消费者而言,原先大功率充电器可供选择非常少,现在则是琳琅满目,笔电、手机、各类数码产品,都可以统一为C口进行充电,出行仅需带一个充电头,就可以轮流为各种数码设备充电,无需为笔记本携带笨重的电源适配器了。
大功率充电器中,65W属于一个分水岭,常见的轻薄本和EVO认证办公本,功率基本都是45W,部分笔记本则是突破到65W。
常见iPad充电器功率一般在20-30W,手机,iPhone则是20W,安卓有浮动,但是如果是支持公有快充协议,65W的充电器也是毫无压力的。
如果你的笔电带有C口或者雷电,功率也并不是特别高,那么我建议直接上手65W的充电器,这个充电功率就算是为16寸苹果本或者其他更高功率的笔电充电,充电速度也不是不能接受,当然呐,如果你的笔记本是游戏本,那么还是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老老实实带上电源适配器,等USB协会更新240W PD快充规格,再做打算。
在各行业市场都内卷的场景下,充电器市场接近饱和的大环境下,AOHi这次推出的65W PD快充,竞争力又如何呢?
AOHi这个品牌我之前也介绍过了,是奥海科技旗下的自营品牌,奥海科技则是全球最大的充电器生产企业,主要为B端客户,服务于包括华为、小米、oppo、vivo、LG在内的很多国内外品牌。
在品牌上其实并不是籍籍无名的小品牌,产品质量上也能得到保证。
之前体会过的Magcube 30W PD充电器主打极致小体积,在产品力和设计细节上让人眼前一亮,这次推出的后续65W产品,也是沿袭了这一思路。
AOHI Magcube 65W快充头通体为黑色风格,低调内敛,边缘做了切线设计,充电接口做了微雕钻石纹理设计以及CNC立体微雕金属接口设计,整体感受很精致,同时也起到了加固作用,充电舌口为黄色,单C口,底部有Magcube 65W字样,同时还提供了一个充电电流指示灯,用以提示当前电流大小和充电状态。
微雕钻石设计也算是AOHI Magcube的家族式风格了,能在一众产品中一眼发现它,至于我,还是比较认同这个设计的。
AOHI Magcube 65W的表面材质比较耐指纹,耐剐蹭,不会出现使用一段时间后满身痕迹,整体变旧的场景。
插脚为不可折叠设计,我对比了下市场上在售最小的折叠插脚65W,如果为AOHI Magcube 65W提供折叠设计,两者体积是接近的,在不可折叠插脚的65W PD快充头中,AOHI Magcube 65W则是目前在售最小的充电头。
指示灯三种状态,橙、蓝、绿,代表不同充电电流和状态。
绿色代表无电流或者微电流充电状态,微电流主要是针对耳机、手环、一些小型数码设备充电。
快充状态则是黄色呼吸闪烁,也就是大电流模式,而普通充电状态则是蓝色常亮。
Type-C输出:5V 3A,9V 3A,12V 3A,15V 3A,20V 3.25A,最大65W 输出设计。
输入设计则是宽幅,100V-240V。
快充协议支持非常齐全,涵盖了PD3.0快充协议、QC3.0快充协议、PPS以及3A PPS快充协议、华为的FCP和SCP快充协议、三星的AFC协议以及一些早期充电协议,市面上有的公有和部分常见快充协议基本都涵盖了。
小米、华为和荣耀的用户群体相对比较庞大,另外高通芯片的手机理论上也是支持QC协议的,像是PPS以及3A PPS,魅族和三星部分品牌也支持,当然如果品牌只提供了私有快充协议,而屏蔽公有快充协议,那就没办法了,我个人是非常反感这种做法的,我不反对更高功率的私有快充协议,但是品牌方不能自私到为了自己的配件而彻底屏蔽公有快充协议。
充电头厂家都是诚意满满,谁能想到统一接口后还是有这么多幺蛾子呢?
关于这款65W充电头的体积,我也是对比了一波。
右侧为早期某品牌的65W充电头,虽然是可折叠插脚,但是可以看到没采用氮化镓技术的充电头,体积几乎是AOHI Magcube 65W的两倍了。
有兴趣可以对比下苹果的61W原装充电头,体积超过两倍。
拿捏在手里应该会更加直观一些。
对比AirPods充电收纳盒,后者还要大一圈。
重量方面稳妥控制在了100g以内,刚好少了1g,为99g。
对比小巧的固态移动硬盘和口袋云台。
侧面比一张SDXC的卡大不了太多。
作为可以为笔记本、平板和手机充电的多用途大功率充电头,一个乒乓球大小的体积可以轻松丢进背包、数码收纳包,不到100g的重量也不会增加多少负担。
快充兼容性测试,我测试了支持PD快充的移动电源、笔电、iPhone以及Switch,整体表现良好。
为iPhone 11 Pro充电,低电量场景下峰值功率17W左右,握手9V档位。
从5%充电至95%的充电曲线图,前半段基本维持在9V档位,后半段快满电的时候才降至5V档位,充电过程曲线比较平稳。
为28%左右的iPhone 12充电,握手9V档位,峰值19W,接近20W高功率输出。
为15寸Macbook Pro充电,握手最高20V,充电功率56W。
为16寸EVO 认证LG Gram笔记本充电,握手20V档位,充电功率57W。
为100W移动电源充电,同样握手20V档位,充电功率56W。
为小型快充移动电源充电,因为此刻电量比较满,握手9V档位,输出电流为1.4A,充电功率13W。
为Switch充电,激活15V档位,电流较小,充电功率15W左右。
为不支持快充的小型数码设备充电,激活5V档位,充电功率6W。
最后测试了下Switch的底座模式,AOHI Magcube 65W稳妥妥开启了底座模式,可以放心用电视机或者显示器打体验Switch游戏了。
测试中没有主观测试发热温度,只是单纯用手感受了一下,控温表现还可以,经验感受大概是浮动在40度左右。
AOHI这次还推出了一款20W的家族式设计风格的白色PD快充头,和30W的产品线共用一套模具,体积大小接近。
当初体验30W充电头的时候就觉的外观挺特立独行的,就是没有白色很遗憾,不过这次推出20W的白色充电头,30W和65W产品线依旧是黑色的,还是希望尽快推出白色版本的。
65W和20W同对比,其中30W和65W产品线都采用氮化镓技术,20W并没有采用氮化镓技术,但是体积依旧还是非常小巧的。
充电协议方面支持Apple 2.4A、QC3.0/2.0、三星AFC 9V/12V、华为FCP/SCP,相对少了PPS。
PD快充两档,5V 3A、9V 2.2A。
从奥海现在的发展规划来看,已经覆盖了20W、30W、65W三条产品线,但是目前来看都是单口,后续应该会铺满100W以及多口和移动电源等产品线,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好事,越来越多有竞争力的品牌加入这个市场,选择面会更广。
如何评价AOHI Magcube 65w PD快充头?
小体积和家族辨识度外观,是AOHI的最大特征。
内在方面,支持几乎全部的公有快充协议,不错的控温,充电的稳定性和对数码设备的兼容性表现都不错。
如果只能选一个充电头,那么一个快充协议支持齐全的AOHI Magcube 65w PD充电头,也许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