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典籍之舜- 《尚书》里的舜-益稷
评析典籍之舜- 《尚书》里的舜-益稷
王照伦
『原文』
益稷
帝曰:“来,禹!汝亦昌言。”
禹拜曰:“都!帝,予何言?予思日孜孜。”
皋陶曰:“吁!如何?”
禹曰:“洪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昏垫。予乘四载,随山刊木,暨益奏庶鲜食。予决九川,距四海,浚畎浍距川。暨稷播,奏庶艰食鲜食。懋迁有无,化居。烝民乃粒,万邦作乂。”
皋陶曰:“俞!师汝昌言。”
禹曰:“都!帝,慎乃在位。”
帝曰:“俞!”
禹曰:“安汝止,惟几惟康。其弼直,惟动丕应。徯志以昭受上帝,天其申命用休。”
帝曰:“吁!臣哉邻哉!邻哉臣哉!”
禹曰:“俞!”
帝曰:“臣作朕股肱耳目。予欲左右有民,汝翼。予欲宣力四方,汝为。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火、粉米、黼、黻,絺绣,以五采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予欲闻六律五声八音,在治忽,以出纳五言,汝听。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有后言。钦四邻!庶顽谗说,若不在时,侯以明之,挞以记之,书用识哉,欲并生哉!工以纳言,时而颺之,格则承之庸之,否则威之。”
禹曰:“俞哉!帝光天之下,至于海隅苍生,万邦黎献,共惟帝臣,惟帝时举。敷纳以言,明庶以功,车服以庸。谁敢不让,敢不敬应?帝不时敷,同,日奏,罔功。
“无若丹朱傲,惟慢游是好,傲虐是作。罔昼夜頟頟,罔水行舟。朋淫于家,用殄厥世。予创若时,娶于涂山,辛壬癸甲。启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弼成五服,至于五千。州十有二师,外薄四海,咸建五长,各迪有功,苗顽弗即工,帝其念哉!“
帝曰:“迪朕德,时乃功,惟叙。皋陶方祗厥叙,方施象刑,惟明。”
夔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虞宾在位,群后德让。下管鼗鼓,合止柷敔。笙镛以间,鸟兽跄跄。《箫韶》九成,凤皇来仪。
夔曰:“于!予击石拊石,百兽率舞。”
庶尹允谐,帝庸作歌。曰:“敕天之命,惟时惟几。”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
皋陶拜手稽首颺言曰:“念哉!率作兴事、慎乃宪,钦哉!屡省乃成,钦哉!”乃赓载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
帝拜曰:“俞!往,钦哉!”(《易经 尚书》第239~240页)
『译文』
益稷
舜帝说:“来吧,禹!你也发表一下高见吧。”
禹拜谢说:“啊!帝王,你让我说什么好呢?我只不过是个每天想着怎么努力工作的人罢了。”
皋陶说:“啊!那你就说说究竟是怎么工作的吧。”
禹说:“当年,大水弥漫,水天相接,浩浩荡荡,包围了山顶,淹没了丘陵,吞噬了平原,老百姓沉没陷落在洪水之中,苦不堪言。我乘坐4种运载工具,带领民众沿着山路砍削树木作为路标,我同伯益一起把新杀的鸟、兽肉送到老百姓手里以解他们的燃眉之急,使得因为水灾而流离失所的灾民不至于饿肚子。我领导民众疏通了九州境内的河流,使洪水流进四海里面,使得洪水灾害得以消除;我带领民众挖深疏通了田间的排水沟,使田间的积水流进了大河之中,使得内涝得以解除田间的农作物能够正常生长。我同后稷一起指导民众播种粮食,把百谷、鸟兽肉送给老百姓吃,黎民百姓的衣食之忧得以解除。同时,我引导民众开展贸易活动,让他们互通有无、调剂馀缺,民众的收入得以提高,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改善。于是,黎民百姓安居乐业,各个诸侯国内部的治理也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天下太平。”
皋陶说:“好啊!你的这番话说得真好啊。”
禹说:“啊!舜帝。你可要诚实地对待你的现任的大臣呀。”
舜帝回答道:“你放心,这是必须的!”
禹说:“你应该尽职尽责,充分顾及你的大臣的荣辱和安危。你应该使用有仁德的正直的人做官,这样才能达到一呼百应的目的,普天之下都会响应你的号召。你应该依靠有仁德的人接受上帝的命令,那么上天就会再三地赞叹你的所作所为。”
舜帝说:“唉!实际情况是这样的:我的大臣就是我最亲近的人啊!我最亲近的人就是我的大臣啊!”
禹说:“一点不假,千真万确!”
舜帝说:“各位大臣就是我的得力助手,就是我的左膀右臂,就是我的思想和能力的延伸。我想帮助百姓过上好日子,是你们这些大臣把我的恩泽传递给了普天之下所有的黎民百姓。我想使用仁德治理好四方,是你们这些大臣把我的治国思想传递到了天下的各个角落。我想显示古人衣服上的图象,使用日、月、星辰、山、龙、雉6种田形绘在上衣上;使用虎、水草、火、白米、黑白相间的斧形花纹、黑青相间的‘己’字花纹绣在下裳上。我想使用5种颜料明显地做成5种色彩的不同的衣服,你们这些大臣要把我的以上这些设想变成现实。我要听6种乐律、5种声音、8类乐器的演奏,从声音的喜怒哀乐里考察判定治乱,你们这些大臣要听清楚,帮助我取舍各方的意见。如果我有缺点、过失、失误、错误等等有违仁德的言行,你们应该及时地当面告诉我,帮助我纠正缺点和错误。你们千万不要当着我的面讨好顺从,甚至是文过饰非,而在背后又议论纷纷、指责谩骂我的种种言行。我敬重在我的左右辅弼我的近臣,希望你们也对我开诚布公、直言相谏!至于那些愚蠢而又喜欢谗毁、谄媚的人,如果他们不知道做臣子的道理,你们就要用射侯之礼明确地教训他们,你们就要用鞭打警戒他们,你们就要用刑书记录他们的罪过,我们这样做最终的目的是要让那些官员痛改前非、重新做人!官吏要注意听取黎民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好的意见和建议就要称颂、宣扬,正确的意见和建议就要上报给我以便推广到全天下。如果官员不能做到体察民情、采纳民意,就应该受到惩罚。”
禹说:“好啊!舜帝,普天之下,包括海内的众民,各国的众贤,都是您的臣子,您要善于举用他们之中的贤良之才担任领导职务。依据民众的言论广泛地接纳他们意见和建议,依据民众的工作明确地考察他们业绩,对于做得好的人用车马衣服进行酬劳。这样,谁敢不让贤,谁敢不恭敬地接受您的命令呢?如果帝善恶不分、好坏不分、优劣不分、是非不分,即便是天天招聘、引进新的官员,其结果也只能是劳而无功。
“像丹朱那样傲慢无理,只是喜欢懒惰逸乐,只知道兴起戏谑,不论白天还是晚上都不停止,无休无止,没有尽头。洪水已经退了,他还要乘船游玩,又成群地在家里无休止地聚众淫乱,因此导致不能继承尧的帝位这样可怜的结局出现。我为他的这些行为感到悲伤。我娶了涂山氏的女儿,结婚4天之后就治水去了。后来,儿子启生下来呱呱地啼哭,我也顾不上养育他,更没有时间关心他,因为治理水土的工作必须日以继夜,是我放在议事日程上的头等大事。我按照帝王的要求重新划定了5种服役地带,一直延伸到2500千米远的地方。我在每一个州设置12个师的兵力,征集三万余人,把中央政府的治理范围从九州延伸到了四海的边境。我又在每5个诸侯国里设立1个首长,统一领导协调这5个诸侯国的治水工作。十分遗憾,最后只有三苗顽抗到底,不肯接受中央政府的集中统一领导,致使治水的工作任务没有办法在他们控制的区域之内完成,帝君您一定要把三苗的事情放在心上,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舜帝说:“关于三苗问题,我是这样考虑的:广泛地传播我的德教,这是你们这些大臣让三苗臣服的最有力的武器。我认为,在我的仁德的感召之下,三苗应该是会顺从的。皋陶的职责就是让那些顺从我的部落在名誉上得到足够的敬重、在物质上得到足够的优待,而对于那些违抗天子命令的部落让他们遭受刑杀等足够的惩罚,我相信三苗他们都是明白人,应该知道怎么办对他们有好处。因此,三苗的归顺只是时间问题,不必过虑。”
夔说:“敲起玉磬,打起搏拊,弹起琴瑟,大家一起唱起歌来吧。”
先祖、先父的灵魂降临了,我们舜帝的宾客就座了,各个诸侯国君登上了庙堂互相揖让。庙堂下吹起管乐,打着小鼓,合乐敲着柷,止乐敲着敔,笙和大钟交替演奏,扮演飞禽走兽的舞队踏着节奏跳舞,《韶乐》演奏了9次以后,扮演凤凰的舞队出来表演了。
夔说:“唉!我轻敲重击着石磬,扮演百兽的舞队都会跳起舞来,各位官长也合着乐曲一同跳起来吧!”
舜帝因此作歌。唱道:“按照上帝的命令办事,时时刻刻都要小心谨慎。”
接着又唱道:“大臣欢悦啊,君王奋发啊,百事发达啊!”
皋陶跪拜叩头,接着舜的歌唱道:“要念念不忘啊!统率起兴办的事业,慎守你的法度,要认真啊!经常反思你自己,事业就会成功,要认真啊!”
皋陶余兴未尽,于是继续唱道:“君王英明啊!大臣贤良啊!诸事安康啊!”
他再接再厉,又继续作歌唱道:“君王琐碎啊!大臣懈怠啊!诸事荒废啊!”
舜帝拜谢说:“唱得好!说得好!让我们君臣齐心协力、同心同德、携手共进,去认认真真地把天下的事情做好吧!”
『评析』这段文字讲述了舜与众大臣共商国是的融洽局面,他们君臣亲密无间、畅所欲言。把舜的仁德、宽容表现得淋漓尽致,君臣一心,其乐融融。画面感人至深。